知乐空间

大仲马:我最得意的作品是小仲马(大仲马小仲马)

小仲马小仲马(小仲马:小仲马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大仲马和他的父亲大仲马都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这对著名的父子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两人都留下了传世的名作。另一方面,作为一对父子,他们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委屈,从遗弃,仇恨,隔阂,到过去的仇恨,最后到血脉相连。这场漫长的“父子大战”能完美谢幕,离不开大仲马对家庭的包容。

快乐的父亲,无辜的孩子变成私生子。

大仲马背景复杂,祖父是法国血统,祖母是奴隶。我父亲是共和政府的一名将军,特殊的家庭结构和经历让他慷慨而深情。大仲马一生只结过一次婚,但情妇众多。对此,大仲马不仅感到羞愧,还辩解道:“出于人道主义原因,我有多个情妇。如果我只有一个女人,她不到一周就会死去。”

1823年,大仲马在巴黎的奥尔良公爵府当公务员。这期间,他和住在一楼的女裁缝卡特琳娜·拉贝住在一起。一年后,拉贝生下一个儿子,大仲马。但由于拉贝地位卑微,大仲马嫌弃她,拒绝正式娶她。后来,大仲马闪电般勾搭上了一个戏剧编辑的女秘书,抛弃了拉贝。就这样,大仲马成了私生子。

在当时的法国,私生子受到歧视。大仲马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艰难,有时甚至吃完最后一顿饭。为了抚养大仲马,拉贝吃了很多苦。她日以继夜地帮助人们做一些修补和零工。也许身体的疲惫和物质资源的匮乏都不算什么,但最伤人心的是那些可怕的话语,那些无处不在的嘲讽和指责,让这位单亲妈妈精神崩溃。大仲马感受到了之母所承受的痛苦,因为他也逃脱不了被人嘲笑的厄运。在他纯真的童年里,没有快乐,只有愤怒和不公。因为他是私生子,没有孩子愿意和他玩。每个人都把他当成怪物。有些调皮的小家伙甚至向他扔石头,骂他是没人要的混蛋。都深深地伤害了大仲马年轻而孤独的心。

所以,童年的大仲马对父亲恨之入骨。他痛恨父亲轻浮的生活作风,也无法原谅父亲出轨抛弃母亲。他经常安慰妈妈说:“妈妈,不要难过!那个可恶的男人不值得你流泪。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他必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每次提到自己陌生的父亲,大仲马都攥紧拳头,一脸愤慨。这一幕让拉贝既感到欣慰,又隐隐有些担忧。好在儿子很懂事,知道怎么保护脆弱的母亲。担心的是大仲马毕竟是孩子的父亲,这种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如果将来他们闹翻了,后果会很糟糕。

7年后,当大仲马成为巴黎著名的剧作家,收入大增时,他认可了大仲马,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开始抚养大仲马,并为拉贝提供生活费,但他始终不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依然过着放荡的生活。

为了让母亲的生活更加稳定,大仲马突如其来的认父,表面上并没有做出明显的反抗,但内心始终怨恨大仲马。父子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关系非常冷淡。

父子开战,家庭分崩离析,渐行渐远。

受大仲马文采的影响,大仲马逐渐表现出杰出的写作才能。因为大仲马是个母亲,长期受到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所以专门写了一部戏叫《混蛋》,来泄愤。该剧内容大致是一个有钱人勾引一个女工,并生下一个孩子。富人很快就抛弃了女工。后来私生子出名了,有钱人想认他儿子,他拒绝了。剧末有这样一句台词——父亲:我们独处的时候,你一定会允许我叫你“儿子”。儿子:是,叔叔!剧本即将首映,剧场老板要求大仲马修改这段对话,把它变成父子间热烈的拥抱。大仲马严词拒绝。他说:“我只是为这两句台词写了这个剧本。”

于是,私生子的身份在大仲马心中成了一个死扣。他不能真正接受他的父亲。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本来就脆弱的父子关系崩溃了。

正是在1844年9月,大仲马遇见了玛丽·杜·普莱西,并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寒,住在巴黎。大仲马同情她的不幸,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命运,于是怜悯玛丽,发誓要娶她。然而,当大仲马得知这一消息后,却粗暴地进行了干预。他极力阻止儿子和他谈恋爱,至于结婚,想都别想。他警告儿子说:“如果你一意孤行,执意要娶玛丽,那么我将立即发表声明,与你断绝父子关系,并索赔我为你和你母亲支付的所有费用!”大仲马对父亲的无礼很无奈。

在那个年代,父亲的权威,或者说来自舆论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不孝的儿子会被口水淹死。除此之外,大仲马还是很尊敬父亲的,虽然对他有些反感。当大仲马左右为难的时候,玛丽得知了情况,为了不让心上人难堪,打算和有钱人保持关系。这一招果然奏效。大仲马非常生气,认为玛丽污染了他们的爱情,一怒之下写了一封绝交信,然后出国旅行。从这些细节来看,《茶花女》的内容与大仲马的生活有些重合。

再次回到法国,已经是1847年了。大仲马还念念不忘玛丽,多方打听,却得知年仅23岁的玛丽已经去世,而且死得很惨。在她病重的时候,曾经的追求者都一个个抛弃了她,她死后葬礼上只有两个人!她的遗物被拍卖后,她还清了债务,剩下的给了一个穷侄女,条件是继承人永远不要来巴黎!大仲马被现实的悲剧深深震撼了。满怀悔恨和思念,他把自己囚禁在郊外,闭门谢客,开始了创作之旅。一年后,以玛丽为原型、体现永恒爱情的代表作《茶花女》问世。此时,大仲马才24岁。

玛丽的死对大仲马打击很大,使他更加怨恨父亲。他相信是他的父亲逼死了他心爱的玛丽,是他的父亲用自私虚伪的借口夺走了他心爱的人。大仲马指着大仲马说:“我不会原谅你的。你不配做我的父亲!”然后,我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再次离家出走,心里又难过又难过。

突然间,我父亲值得原谅。

小说《茶花女》的出版使大仲马一举成名。后来,大仲马再接再厉,用了近四年时间将《茶花女》改编成戏剧,于1852年成功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从那以后,大仲马无可争议地成了巴黎的名人。

戏剧《茶花女》首演时,大仲马因反对拿破仑第三次政变,正在布鲁塞尔遭受短期流放。晚上,大仲马躺在小木屋里,看着窗外的明月。他不禁感慨万千。白天的鲜花和掌声还历历在目,他的思绪却不自觉地飞到了父亲的身边——时光匆匆,他已经离开父亲好几年了。他怎么样?他也变老了。你在远方过流亡生活,一定很痛苦。大仲马很奇怪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起他那可恨的父亲,他深深地牵挂着他。

突然,大仲马从床上翻了个身,冲到楼下,给父亲发了一封电报:“爸爸,你没事吧?”我成功了!你儿子成功了!就像你的作品第一次上演时的成功一样——样本...”远处的大仲马收到儿子的喜讯后,真是又嫉妒又自豪。他回答大仲马:“我亲爱的孩子,爸爸最好的作品是你!”听到父亲温暖的话语,大仲马不禁流下了眼泪...是的,虽然父亲做了很多错事,但他后来也确实为自己和母亲付出了很多,而且其实他一直都很爱自己。当初他阻止自己爱上玛丽,出发点是无伤大雅的,只是方式不合适。那么,面对血浓于水,他为什么不去原谅父亲呢?

后来有人拿大仲马父子的作品做比较,然后对大仲马说,你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你儿子的一部《茶花女》。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很有煽动性,但大仲马还是表现出了一种父爱和幽默。他说:“我从梦里学科目,我儿子从现实里学科目;我闭着眼睛写字,儿子睁着眼睛写字。我画画,他拍照。”几句俏皮话,既不贬低自己,又能很好地保护儿子。

因为年轻时追女人,挥金如土,大仲马晚年很穷,只好靠大仲马保护他的“大男孩”。68岁时,大仲马因为爱上了美丽的美国女演员阿达门肯而停止了写作。恋爱了一辈子的大仲马立刻认定阿达门肯是他此生的归宿,他决定在自己有限的余生里享受真爱。不幸的是,阿达门肯从奔马上摔下来,死于一场表演。埋完心上人,大仲马喝得酩酊大醉,来到儿子大仲马家。他一坐下就大声说:“我的孩子,我是来找你寻死的……”半个月后,大仲马死了,倒在大仲马怀里,心满意足,安详无比。

有人说大仲马所有的作品加起来都比不上大仲马的《茶花女》,但大仲马幽默地说,“大仲马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