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空调维修知识(空调维修必须要懂的基础技术知识)

空调整维修知识(空调整维修必须知道的基础技术知识)

1.压缩机正常运转20-30分钟后,触摸吸气管、排气管、压缩机、蒸发器出风口、冷凝器等部件的温度,凭手感即可判断制冷效果。压缩机温度一般为90-100℃。

2.蒸发器表面工作正常空调制器蒸发器各部分温度应一致,其表面凉爽,一般在15度左右,外露铜管弯头处有冷凝水。冷凝器的表面温度,空调节器启动后,冷凝器会很快升温。加热越快,制冷越快。正常使用下,冷凝器的温度可达80度左右,冷凝管的温度一般为45-55℃。

3.低压回油管的表面温度,正常时吸气管是冷的,排气管是热的,用手摸应该会有冷的感觉。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低压回水管表面会有冷凝水。如果回油管不结露,高压排气管很热,压缩机外壳也很热,很可能是制冷剂不足。如果压缩机回油管上的冷凝液全部达到压缩机外壳的一半或全部,则说明制冷剂过多。

4.高压排气管的温度用手摸应该感觉很热,夏天还是热的。干燥滤网表面温度,一般情况下,通过触摸干燥滤网表面,感觉高于环境温度。如果有冷的感觉或者有冷凝,说明干燥过滤器轻微堵塞。出风口温度下,手应该会感觉到风有点凉,呆久了手会觉得有点凉。R22制冷剂的低压值约为0.49~0.54Mpa,R410A和R32比R22高1.6倍。

5.空压缩机电机绝缘击穿、匝间短路或绕组堵塞烧毁后,电机烧毁后产生的大量酸性氧化物污染制冷系统。因此,除了更换压缩机、毛细管和干燥过滤器之外,还要彻底清洗整个制冷系统。

6.空调节中残留的含有水分的气体将导致冷凝压力、运行电流和冷却效率的增加,或发生堵塞(冰堵)和腐蚀,从而导致压缩机气缸和钢板磨损等故障,因此必须排除管道中的空气体。

7.制冷量(GB7725规定允许标称制冷量偏离实际制冷量,但实测制冷量不小于标称制冷量的92%)、热泵制热能力、制冷功耗、制热功耗、除湿能力、制冷剂(制冷工质)、循环风量。

8.干、湿球温度:根据GB7725,测试制冷量的工况(工况参数)如下:室内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室外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4℃。

9.露点温度:潮湿的空气体开始凝结成水的温度。与空气体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相对湿度越高,露点越高,物质表面更容易凝结。

10.蒸发温度: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的温度,也是蒸发压力对应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对制冷效率影响很大。每降低1度,需要增加4%的功率才能产生同样的制冷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蒸发温度有利于提高空调制器的制冷效率。家用空空调的蒸发温度一般比空出风口低5~10度。正常运行时,蒸发温度为5~12度,出风温度为10~20度。

11.吸气温度:指压缩机吸气入口处的气体温度,也称为回风温度。如果制冷剂不能在蒸发器中充分蒸发,吸入温度就会过低,从而导致吸入口附近结露或结霜。制冷剂充注量不足时,通过节流阀的制冷剂循环量过小,或者回气管过长,管径过小,都会造成吸入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吸入温度不应超过35度。吸气温度过高会造成压缩机功耗增加、制冷量降低、排气温度升高等问题。在家用空空调制冷系统中,回风温度一般略高于蒸发温度,温差在5~12度左右。

12.排气温度:指压缩机排气口的气体温度。排气温度与吸气温度、压缩机压缩比等有关。恒定压缩比,高吸气温度和高排气温度。当吸气温度不变时,压缩比越高,排气温度越高。家用空空调的排气温度不能超过115度,否则会影响空空调的制冷效果。

13.性能系数:制热时称为性能系数(COP),制冷时称为能效比(EER)。指制热(制冷)量与消耗功率的比值,与空调节器的工作参数、制冷剂等因素有关。

14.单位重量制冷量:又称能重比,是指空调制器每消耗1kg原料所能产生的制冷量,单位为W/kg。能量重量比高的空调节器,说明同样制冷量空的调节器,原材料消耗少,成本低,也体现了产品制造工艺的水平。

15.一匹马是非法的计量单位。所谓一马,是指由输出功率为750W的压缩机供电的空调制器,由于压缩机的效率约为0.8~0.85,所以其性能系数一般为2.8~3.0W/W,即2200 ~ 2500。作为员工,马不应该作为计量单位。

16.往复式压缩机:其优点是运行可靠性高,振动小;缺点是结构复杂,运动部件多,机械损耗大,体积大。其性能系数低于旋转式压缩机和涡旋式压缩机。小型机的使用量在逐渐减少,70以上的机型仍然广泛使用。

17.旋转式压缩机: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体积小,机械损失小。缺点是振动大。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振动程度得到了改善。

18.涡旋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低频效率不如转子压缩机,高频效率优于转子压缩机。

19.转子压缩机:转子压缩机无吸入阀,可靠性高,适合变速运行,零部件少,对系统洁净度要求高。当单转子压缩机低速运行时,速度不均匀性增加。但是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压缩机采用双转子,双转子压缩机的效率、稳定性、安全性都要高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