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路径)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专业化是核心。行政部门尤其是教研部门在设计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时,应避免单向思维和统一模式。山东省临朐县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角度,为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了三条路径。
路径一:让老师走个性化教学之路。近年来,“你会唱,我上台”的各种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在一轮又一轮的培训和推广中,被老师们创新、合格、发展。统一和急行军忽视了专业化的内在特征,违背了教师的个人意愿和教学实践,背离了人的发展规律。
临朐县鼓励每一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树立了一个理念:每个老师都是一座山,都有自己的亮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是要发现和点亮教师的闪光点,让他们走特色发展之路。有什么特点?特色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实现人格张扬和自我超越;做最好的自己。
路径二:让老师走学术研究的教研之路。没有研究就没有专业成长。确定研究的起点是教师开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意识是教师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基础。
一切都有教学的问题。研究课题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的而设置的。按照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指导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五大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找出最突出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和方向。比如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设定、成绩与评价不一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使教师能够形成研究项目。通过课题项目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让研究不再是“一纸空空谈”。
研究的本质是学习和成长。做研究离不开读书;没有广泛的数据收集,研究是做不出来的;没有理性的分析和总结,研究是做不出来的。通过这个过程,不断促进教师阅读、思考、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就是教师专业的自主学习。
路径三:让教师走小组发展互助之路。教师的成长只靠个人自觉,往往难以持续。要建立教师群体成长的组织,制定相应的机制,使教师在相互支持中共同发展。
我们在全县所有学校成立教师成长工作室,由教学骨干担任主持人。通过双向选择,实行版主引导,成员共同成长的模式。工作室有两大特点:首先,工作室是“草根”工作室,不是名师工作室。不受名师数量的限制,一个学校可以有一个房间甚至更多,从而避免名师工作室的短缺,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众组织。第二,工作室是“特色教学研究室”,学校利用工作室定期开展主题活动,避免教师成长的“单枪匹马”。每一位老师在版主的带领下反思教学,构建特色教学方法,开发特色课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避免同质化,实现大家的“错位发展”。
教师成长工作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同学和老师组成的单科工作室;一个是综合工作坊,由不同学科的老师组成。两类工作室的中心任务是由主持人引领,引导工作室成员在课程和课堂上探索自主成长模式。教师成长工作室确立了三个理念。一是秉持“个性张扬”的理念,尊重成员的个性,在教学中坚持成员的独立性和多样性,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走个性发展的道路。第二,坚持平等自主的理念,主持人和成员在个体发展上是平等的。成员借助这个平台加入工作室,实现自我发展。第三,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创新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主持人要求带领成员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个人专业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教育发展的本质:教育不仅要改变和发展学生,也要改变和发展教师。教师不发展,教育发展不起来,学生发展不起来。如果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那就是没有成长的迹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