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让人哭笑不得的守财奴(四大守财奴)

四个吝啬鬼(让人哭笑不得的吝啬鬼)

泸州这个地方,和抠门的人脱不了干系。泸州人虽然憨厚中带憨厚,但是那个地方到处都是抠门的人。我们泸州人称之为“娇娇”,所谓两个五——娇娇。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其实古今中外小气的人也被很多作家写进了小说,比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守财奴》中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仁·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尼古拉·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中的保罗·希金,可以算是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

在中国,冯梦龙的三言两语的白话小说也写出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吝啬形象。民间故事更是无语爆笑。今天卖酒的就给大家讲一个泸州民间一个守财奴的故事,让人哭笑不得。

换句话说,清朝中期,泸州南城外有个老头,是个典型的守财奴。他生了重病,舍不得花钱求医。他的病越来越重,快要死了。这个守财奴不是穷人。他家里有地有田,但是一件衣服可以穿到可以缝补的地步,还会继续当桌布用。

他不仅对自己刻薄,对家人朋友也刻薄,所以老人根本没有朋友,也不相信任何人。他攒下的钱其实可以在过上好日子,只是平时对自己太刻薄,让他身心俱疲。但他怕三个儿子守不住他的财产,一时放心不下,合不上眼。他想让妻子把孩子叫上床问话,打个招呼。

于是妻子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要死了。告诉我该怎么处理我的事情。哪一个是对的,全部家庭财产就由哪一个继承。”

大儿子想讨好他老人家(泸州话就是爸爸的意思),说:“老人家,你给我们挣了这么多财产。当然,人死后,葬礼会很大。我请了十几个道士给爸爸斋戒49天。而且……”

大儿子话还没说完,老财主气得浑身发抖,骂道:“你这个没本事的东西,你这样干,我的家当(财产)几下就完了!”

二儿子见大哥没说什么好笑的话(正确的意思),马上转了话锋说:“老人一生节俭,死后丧事要从简。我不要泥土,不买丧葬材料(棺材),只用烂席子把床包好,叫两个人埋了。”

老人听了,更是不高兴地摇摇头,骂道:“你这个砍脑壳的,我死了怎么不叫人埋了,叫人不要钱?”!不能自己埋吗?我很生气。"

三儿子见了大哥和二哥,也不揣测。老人的心思很明白,所以他说:“老人一生都把金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死后,我把父亲当钱卖,把头发卖给刷店做刷子,把皮革卖给鞋匠做鞋子,把骨头卖给新钮扣店(即钮扣),把肉卖给汤锅店做汤锅。”

老财主们高兴得晕了过去,回过神来,称赞道:“我还是个好孩子,对得起我平时的言行,我的财产就由我们来继承,死不瞑目。”

老人说完话,四条腿伸了出来。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据说这位勾魂无常的师傅和鸡脚神把老人的鬼魂锁到了地府大厅。颜问起法官的秘书,这个人家里烧了多少纸钱以示孝敬,法官把他生前的情况告诉了他,发现他一无所有,这让颜很痛苦。他想,葛老子,这是阎在地府这么多年第一次想我,而且是正常死亡,不是鬼降临,不抽烟,不喝茶,没有区别,没有利益。他立刻愤怒地对王冠喊道:“大胆的老守财奴,你正在不择手段地掠夺全世界的金钱。说到罪,你应该去煎锅。来,跟我拉倒!”

老财主赶紧给王艳磕头求饶。王艳认为他害怕了,所以他看看他是否后悔说了些什么。结果老人说:“你求王艳开恩,把油锅里的油钱给我,我就烧了。”

就是这样:你为钱而生为钱而死,不想改变什么。我不怕地狱里的食用油,我只想在植物油上省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