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药品(高风险药品管理系统)
高风险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以下简称“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明显、迅速,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药品。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高危药物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松药和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等。
2.甲类高危药品应配备专用药品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放。
3.存放高危药品的药架标识醒目,设置红色预警板,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对含有高风险药品的处方应认真审查其合理性,调配和发放应由两人复合,确保正确发放。
5.定期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加强对高风险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定期总结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务人员。
6.加强对高风险药品的有效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药品存储系统
1.仓库的药品保管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如初中学历必须有5年以上药事管理经验,必须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保管员凭检验员签字的验收单入库,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入库。
3.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和贮存要求,药品应分为贮存员,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应分开贮存,易闻气味的药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开贮存。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的药品应放在符合其特性要求的区域。
4.存放药品时,与仓库的墙壁、屋顶、暖气片、暖气管保持30cm的距离,离地面10cm。
5.药品的堆放应严格按照药品包装图纸的标签标识要求,做到合理、整齐、牢固,严禁摔、撞、倒。怕压的药物堆放高度要控制。
6.仓库内的药品应实行色标管理。药品检验和退货区域为黄色,合格药品区域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域为红色。
7.保管员应按月填写近期药品月报表,并于每月5日前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和销售部。
8.严格执行复式出入库,确保药品库存与货物相符。
9.库管员应配合维修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如药物异常或温湿度超过规定范围等。应及时协助维护人员采取措施改善情况。
10.仓库保管员应搞好仓库的环境卫生,保持仓库区域的整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