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体验敦煌艺术之美(敦煌艺术)

敦煌艺术(感受敦煌艺术之美)

“丝路美丽敦煌”展厅展示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

展出的乐器

舞蹈《丝路花雨》节选

文创产品雨伞

开幕舞蹈表演

金鹿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缓缓开启。从那时起,多种文化在敦煌相互借鉴,展示了跨越千年的奇迹和辉煌。

在近期开幕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中,“爱敦煌”系列展以“守望、传承、创新”为策展主线,推出“爱敦煌”书画展、“丝路美丽敦煌”数字成果展、“敦煌崛起”主题文化创作展、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成果展等系列展览,再次邀请世界走近敦煌。

爱是敦煌的守望和创新

如果说敦煌是一幅历史长卷,那么守望的人也是长卷中的美丽风景。

走进“情系敦煌”书画展大厅,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创作的充满生活质感、形象生动、色彩绚丽的临摹真迹依然映入参观者眼帘。除了莫高窟壁画的优秀临摹作品,还有吸收莫高窟壁画艺术精华和中国古代艺术元素创作的作品。

“情系敦煌”书画展共展出段文杰、段建山的128幅作品。其中,段文杰先生有敦煌壁画35幅,素描20幅,书法作品22幅,段文杰与段建山合作作品6幅,段建山作品45幅,并展示了大量历史图片。

在段文杰临摹的作品中,第165窟条幅卷轴壁画《张义超大军行旅图》长达6米多,描绘了唐末河西起义军使者张义超的行旅场景,展现了军队行旅的壮丽景象。画作表现了丰富的现实生活意象和细节,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段文杰的20幅素描涉及莫高窟的真实场景和社会各界的相关人物。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段文杰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造型能力,也再现了50年代敦煌的风土人情。

展览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时间节点,展现了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丝绸之路的美丽传统与现代

“丝路美丽敦煌”数字成果展展区包括敦煌石窟艺术展区、数字创意衍生品销售区、文创互动体验区三大板块。大型高保真复制壁画、3D打印彩色雕塑、复制洞穴、艺术摄影作品、出版物、数字文化衍生品等六大类数千件展品。

敦煌石窟艺术展区、数字创意衍生品展区、文创互动体验区将壁画从洞窟中“搬”出来,让观众领略敦煌壁画的精致与细腻,多维度体验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创意衍生品销售区介绍了8个品种的文化衍生品,包括1676本书籍,349件文具,10多个高保真相框,10多个丝绸,让游客进一步体验敦煌艺术之美。

敦煌研究院积极搭建敦煌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推进敦煌遗书等流散海外文物数字化返还工程,调研完成《敦煌佛经洞窟图文献目录》,拓展“国际敦煌项目”协议。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先后与海外收藏敦煌文物的相关机构合作“数字敦煌”项目。2016年,“数字敦煌”正式上线,向人们展示了点击鼠标即可免费在线观看莫高窟30个经典洞窟的研究成果。

潮敦煌学的传承与时尚

孩子们用攒下的零花钱在敦煌捐胡杨苗。“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如期完成;“敦煌数字支持者”计划吸引了许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加入守护敦煌的队伍...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曾说,“敦煌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什么都有。它很古老,但很现代。只有年轻人的真正了解敦煌,你才会看到敦煌有非常时尚的东西。”

敦煌的时尚真的让世界惊叹。华表奖颁奖晚会上,佟丽娅的敦煌歌舞《启航》让观众对敦煌着迷;一封敦煌丝绸之路博物馆的亲笔信送给了潮流男孩一博,一款带有敦煌元素的滑板,一度上了热搜...

“崛起在敦煌”主题文化创作展主要由“瑞图盛达敦煌”、“瑞京自古不羁”、“曲睿千年潮”三大板块组成。通过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展示、敦煌博物馆与多个品牌的丝路联合产品展示、敦煌郭超文创产品展示,结合“敦煌手势舞”跳舞机、无尽镜、敦煌穹顶艺术打卡点等互动体验,是“传统+潮流”“潮流”

文化交流、开放与包容

在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成果展厅,用图片和画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的成果。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建设“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深入研究敦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敦煌文化艺术不同层面的内容。

敦煌研究院通过举办敦煌论坛、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等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研究班,邀请包括东亚国家在内的敦煌文化艺术和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探讨合作,促进各国学者的互动。在日本、印度、新加坡、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举办了近三十次敦煌艺术展览。除了实体敦煌艺术展,还利用数字资源面向全球推出中英文版“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全球共享,让敦煌更贴近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