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机票盲盒刚上线就秒光,你会买吗(中消协提示理性看待机票盲盒)

中消协提醒理性看待机票盲盒(机票盲盒一上线就亮了,你会买吗)

4月20日,朱非推出66元机票盲盒;21号,去哪里?88元旅行盲盒上线;22日,携程99元“藏钱”票盲盒也开始发售...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门票盲盒”。

中经微客户端注意到,在上述平台产品的规定时间内,用户不到100元就可以买到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机票。

在线旅游平台照片中的新张经伟阎正

票盲盒在线“秒光”

22日,中新经纬客户端在平台体验活动时发现,几乎所有新上线的机票盲盒产品都被秒掉了。

在线旅游平台机票盲盒销售来源:飞猪、同程、去哪儿、携程APP截图

中经微客户端体验后发现,携程、飞猪、去哪儿需要邀请三位好友帮助参与上述在线旅游平台的机票盲箱抽取。此外,用户可以在各平台指定起点,平台随机推送目的地机票,出行日期为购买成功后的下一个3-30天。如果用户对选择的目的地机票不满意,可以申请全额退款。如果他点击赎回机票,不能退款。

其实早在去年,在线旅游平台就针对美联航推出了“春运抢票盲盒”、“学生票盲盒”等产品。真正的“盲盒”热潮是在今年清明节前夕。4月3日,同程旅行发起的“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吸引了一千多万用户抢购,成为清明节热门话题。看到如此巨大的流量关注后,其他在线旅游平台也纷纷推出类似的门票盲盒产品。

民航专家李晓津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一些航空公司空公司通过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了机票盲箱活动,可以说这种营销方式吸引了不少眼球。“过去一些航空公司空公司,尤其是中小航空公司,无论怎么做广告都选择知名航空公司,而低票价盲箱可以有效提高中小航空公司的上座率。”

“想去的得不到,得到了也不想去。”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北京的黄女士在看到最近各平台推出的机票盲盒活动后,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我在22号订了5个闹钟,去抢不同平台的机票盲盒。可是,我不想去我画的地方,也画不出我想去的地方。”

黄女士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她在4个在线旅游平台上抢到了3个票箱。“拿到去锡林浩特的票,我愣了一下。这是去内蒙古放羊吗?第二张票是去银川的,但是我2018年去过宁夏。第三个目的地,安庆,以前没听说过。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安徽西南某市。”

“我像老虎一样凶猛。回头看看,没什么!”黄女士笑着说,查了票盲箱的去向后,把钱退了。“本来想去三亚和杭州这两个旅游城市,跟着网上的旅游指南走。现在,如果我直接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我可能需要制定新的计划。”黄女士说。

在热门旅游城市能顺利旅游吗?“我争取到了4月26日去三亚的机票,但那天我还有工作。我真的没有假期旅行,所以我必须退款。”北京的金女士感叹,作为一名“工作者”,虽然有幸打开了机票盲盒,但由于时间紧迫,98元飞三亚的机会只能错过。

去三亚的机票盲盒来源:受访者供图

此外,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了机票盲盒的结果。去成、厦、Xi安等热门旅游城市的网友表示“跟领导请假”,去通辽、济宁、淮安等地的网友表示“退票!换个APP再抽。”

@药硬:其他盲箱也可以考虑,但是票盲箱可以忽略。

@你在干什么?这等于清除冷门航班+赚取你的返程票。

@QiLucifer:这个便宜的夜场票不用抢。直接买很便宜。

@于小鱼的鱼:如果你看到我抽的票盲盒,出山东省是可以的...

@井井有条-:十线票盲盒去哪里比较好,银川,鄂尔多斯还是义乌?求指教。

在李晓津看来,票盲盒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比如对于上班族或者大学生来说,即使抢到了机票,也很难安排时间去旅游。对于退休人员或者自由职业者来说,票盲盒是一个不错的出行选择。“目前航空公司空公司和代理平台都在积极推广机票盲盒。但需要注意的是,各方要从之前的‘随心飞’事件中吸取教训。第一,控制机票盲箱数量。第二,善意地按照自己公布的相关规则,帮助旅客顺利出行或退票,而不是增加其他规则中没有提到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抽取了机票盲盒里的“藏钱”。网友“-乌龙面小面”在微博中曝光的机票盲盒截图显示,她花98元拿下了5月3日广州至大连的深航航班空ZH9685。更让人羡慕的是座位是商务舱。

23日,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深航空官网发现,5月3日,深航广州至大连的公务舱机票售价为5480元。也就是说,如果该网友这次能顺利去大连,将节省5000多元。

多退少换?

盲箱票用户是否愿意换票,能否实际出行,才是核心问题。

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门票盲盒背后的主要运营模式是,用户锁定门票后,平台会按照市场价为用户购买门票,门票价格高于98元的部分由同程旅行承担。从第一期的数据来看,已经锁定机票的用户中,出行率还是很高的,达到98%以上。”

去哪儿网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表示,从2020年开始,线上已经有6款机票盲盒产品,之前的盲盒都卖得不错,其中汇率最高的一款出票率超过50%。然而,4月21日,五一出行盲盒销售的第一天,盲盒从购买到出票最快只需要一分钟,换来的产品就是5月3日上海到大连的车票。

郭纯分析,第一天参与五一盲盒活动的用户,70%以上是“90后”。从之前盲盒的销售来看,盲盒产品吸引了很多从未在平台注册过,甚至没有买过机票的人购买。“今年机票价格普遍恢复到疫情前,盲盒产品更适合航空公司空公司和平台。”郭纯说。

年轻人热衷盲盒产品,在线旅游平台借势营销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种靠补贴和购买飞机票的营销方式能持续多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从购票方式来看,有的第三方平台是从航空公司空公司购买末班车车票,有的则是用补贴的方式购买车票。总体来说,各方都在积极推动整个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机票比火车票贵很多。”吴丽云指出,其实国外的廉价航空空也不少,比如中国西南航空空、英国易捷航空空。虽然运营成本高,但通过合适的营销方式可以保证高利润率。国内方面,春秋航空空和华夏航空空是比较好的廉价航空公司,但在与大型航空公司争夺热门航线和航班时刻时,可能不太具有竞争力。如果这些航空公司与平台合作,可以通过机票盲箱的形式互相竞争,增加营销维度,可以刺激潜在消费市场,普及大众旅游,让更多三四线城市的人飞过来看看。"

不过,在吴丽云看来,新推出的机票盲盒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平台从节假日开始避开了退票时间,“打工者”无法在节假日出行,或将失去这笔盲盒费;二是机票多为“冷门”航班,目的地不一定是消费者更喜欢的地方;第三,一些年轻人盲目跟风,最后可能不会消费,造成资源浪费。

未来,票盲盒产品会成为常态化产品吗?京智库创始人周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这需要航空公司和第三方平台协商。但可以预期的是,如果以后成为常态,门票盲箱的单价可能还得提高。“目前旅行社行业的消费主力已经被‘90后’和‘90后’取代。这个在线旅游平台陆续推出机票盲盒产品,其实就是为了抢占未来年轻人的市场。”

此外,网络经济社会理事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方以智表示,旅行盲盒是一种应用“盲盒经济”的营销工具。由于法律法规普遍滞后,监管还没有完全到位。要保证“旅游盲箱”的公平公正,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管理。而且类似于“盲盒”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很难维权。"

23日,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醒: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机票盲盒,“说走就走”的出行方式并不可取,一定要综合考虑出行时间、餐饮住宿、目的地情况、退货安排、售后退货限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