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装饰(中国青铜器:最恐怖的图案和最幼稚的美)
什么是暴食?
《山海经》中,饕餮是一种羊身羊脸,腋下有眼,虎牙虎爪,叫声如婴儿的妖兽。
变成纹饰的时候只有兽首,所以饕餮纹也叫兽脸纹。这是我们的祖先想象出来的不自然的东西。从天而降、身披林月泽的神兽,以一对炫目的牙齿和两个尖角横跨青铜器皿而立,成为恐惧和敬畏的象征。
第一次看到饕餮图案,就让我想起了山鬼,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专门用来吓唬小孩子的。当时似乎这样的图案只会让人产生恐惧,没有审美体验。
但随着认知变化,逐渐从中感受到美。饕餮,神秘恐怖的背后,是中国童年最幼稚最诡异的想象和吉祥的祝福。
饕餮恐怖,如凶猛残酷的火。
第一句饕餮台词真的很吓人。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用来铭记帝王的强大武力,记录征服的胜利。所以上面的线条一定有令人敬畏的权威和天授神权的神秘,饕餮之徒就是为此而生,刻在器物上的。
帝王们认为吞噬天地的怪物就是自己的化身,可以征服一切异族,恐吓自己统治的人民。
被王武征服的牧野之战,在中国西周时期的青铜碑上就有记载。公元前11世纪甲子日,星宿成空,武王亲精英一夜之间就把商周的一网打尽。为了炫耀自己的力量,他下令铸造了一根青铜芦苇,琴身和方座上刻有饕餮图案,送给有功的士兵。我是非人种,其心必异。用青铜礼器祭祀时,多伴有杀害战俘。
据史书记载,牧野之战是“血流千里”,意思是士兵俘虏的鲜血成了一条河,足以浮起参天大树,鲜红染红了千里之外的大地。
了解了这个背景后,再看看这个装置上的饕餮纹,皇帝眼中是权威,而在百姓眼中,是对战争的恐惧和权威的威胁。
李泽厚说:“饕餮纹的美,不在于如何有装饰味,而在于那种看似可怕的神秘恐吓,积淀着一种深厚的历史力量。”
历史从来都不是温暖的,充满了奴役和压迫,杀戮,血流成河才是真理。她是文明的暴力助产士,在历史上留下了饕餮的印记,记载着中国在进入文明之前,经历了血与火的童年。
暴食,通灵
后来饕餮纹又添了好运。
在古代,祖先们对未知的现象充满了恐惧,对不可征服的自然充满了崇拜,面对疾病和死亡,面对天灾人祸,大多数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祖先身上,想象出与神灵世界沟通的饕餮之人。
古人用青铜器祭祀,并在上面雕刻饕餮,青铜器有沟通天地、保吉祥的作用。
学者艾伦的《海龟之谜》中提到:“通过暴食,你可以跨越生者和死者的界限。”
3000多年前,为了祭祀母亲,商代两兄弟之一的祖庚或祖甲,用1000多公斤的原料铸造了一个青铜鼎,上面刻有龙纹、雷云纹、饕餮纹,鼎腹刻有“后母武丁”字样。
祭祀仪式当天,在大鼎中烹煮三只祭祀用的动物,桌上放着玉器。乐师表演时,王上祈求通灵,而巫师会观察天空,观察影像,将母亲的回应传达给王上,以守护国家的好天气。
饕餮就像通灵的野兽,安抚了当时还懵懂幼稚的祖先。在文明的童年,人们真的相信祖先能保佑自己面对生死灾难。
今天,就像我们在清明节祭祖一样,祖先不仅带来了祝福,也安抚了我们对未知的恐惧,给了我们追求美的勇气。
无法复制的童真之美
最恐怖的饕餮图案,最有童稚之美。
我对饕餮图案的理解是从最初的冷酷之美到稚气之美。最近兽面大钹变成了表情包,青铜兵器上刻着凶猛的饕餮图案,震慑敌人。这个在古代令人闻风丧胆的饕餮武器,在当下,无论它怎么咧嘴笑,都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孩子气的天真。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人类也在不断进步。无知会进化成文明,野蛮最终会变成文明。但饕餮纹终于在西周以后衰落,被其他吉祥纹取代,图案和器物越来越精美。
青铜的饕餮之美再也无法重现。就像一个人进入成年后,再也无法重现纯真,即使重现,也会有远见,而不是纯洁。今天,我们怀念青铜时代,因为它充满了未知,我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最大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充满了想象力。
每个人都会长大,但童年的影响足以影响一生。青铜时代作为中国的童年,也影响了中国的审美观。
只有了解美从何而来,了解,才能了解中国的美向何处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