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基本颜色(“唐三彩”有三种以上的颜色?)
想了解唐朝的辉煌,柯教授认为唐三彩是最好的途径之一。毕竟1000多年过去了。除了“开元盛世”的记忆,唐朝留给我们的只有和唐三彩一样辉煌的物件。
但仔细想想,柯教授对唐三彩的认识,除了《唐朝》和《美丽》之外,几乎是完全缺席的。于是柯教授忍不住问:“唐三彩是什么?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
不,只有三种颜色。
“三色”其实是“五颜六色”
唐三彩,全称唐三彩釉陶,是一种多色低温釉陶。
正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形容瀑布很高一样,“三色”中的“三”也意味着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三种颜色。
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础釉色同时交替使用,形成五彩斑斓的艺术效果。
因唐三彩最早也是最多出土于洛阳,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在唐朝,洛阳和长安是东西方都城,大多数达官贵人都住在这里。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奢靡之风逐渐盛行。
再加上唐代厚重的葬俗,人们一直用自己喜欢的三彩器陪葬。
为适应重葬之风,唐三彩大量焚烧马、骆驼、男女俑、文武官俑、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等器物。
事实上,唐三彩不仅仅是用于墓葬,而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生活用品、陈设装饰、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
唐三彩其实是陶器。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唐三彩是一种三彩,不是瓷器。
那么,陶瓷有什么区别呢?
陶瓷的吸水率和陶瓷的不同:一般来说,陶瓷和瓷器是根据吸水率来区分的。吸水率低于0.5%的是瓷器,高于10%的是陶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半瓷器。
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低于瓷器,最低温度甚至低于800℃,最高温度在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比较高,大多在1200~C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00℃左右。
硬度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烧结不充分,敲击时声音闷闷的,胎体硬度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用普通钢刀很难在胎体表面划出沟痕。
使用的原料不同:陶器可以用普通粘土制作,烧制而成,瓷器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用高岭土做坯。
由于这些特点,陶器不如瓷器耐用。
所以到了唐代中后期,瓷器制造技术逐渐成熟,三彩器逐渐衰落。
后世虽也生产三彩,但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艺术性上,都难以再现唐三彩的辉煌。
其实柯教授一直以为唐三彩是一种三色瓷器,不料全错了。
看来柯教授需要多了解历史,多看看《百家讲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