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作用(明确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查询教材变得很容易。由于时代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教案成为教学设计。因此,鼓励教师在网上查阅资料,借鉴他人优秀的教案和教学设计。此外,由于计算机进入我们的工作,教师有必要用计算机打印教案和教学设计。因此,电子教案和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电脑的普及,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其他文案,都是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所以不是手写的东西就是原创,电子版就是抄袭,也就是说电子版的文案也可以是原创,手写的文案也可能是抄袭。而且就教案和教学设计而言,手写抄袭比电子版强。很多老师为了省事,害怕抄袭优秀的教案。为什么说“抄袭”?因为抄写太累,有时候,有些知识点太长。为了省事,只能跳着抄,很多知识点都有错漏错配。所以手抄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弊端还是很大的。另外做PPT要花很多时间,老师有些力不从心。
最近单位领导一刀切强制所有老师手写教案,让老师们一会儿恐慌,一会儿议论纷纷。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倒退。那么,今天,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什么是教案和教学设计,它们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教案最早应该叫讲义,也就是教师讲课的教材和脚本的统称,因为最早的时候,国内外都一样,教师的教学没有统一的内容,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教师的创始人孔子带学生,没有现成的教材,更谈不上教学脚本。所有的知识都在孔子的脑子里,他领悟到的东西都讲给学生听。学生在人生迷茫的时候去问孔子,孔子经常用比喻来启发学生。
西方也是如此。教师主要是神职人员,其中一些人使用宗教书籍作为教科书。有的用一些经典书籍作为教材,讲解要看老师的水平。17世纪,大学有专职教师,但仍没有统一的教科书。为了方便传授知识,老师们自己编写了讲义。讲义不仅是他们上课的课本,也是他们的教案。讲义的所有补充内容都记在老师脑子里了。上课的时候,generate随时出来,随时发言。
中国也是如此。直到唐朝才有像样的私塾。教科书主要是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这些经典的所有解读都被装进了老师的脑子里。所以在古代,老师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水平,名师出高徒。
虽然,西方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但为了满足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中小学编辑引进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教材。然而,西方大学,尤其是英国和德国,仍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什么不教,学生能不能毕业,都是教授说了算。教授有电子讲义让学生下载,但是很少用,大部分讲的都是自己在做的研究和实验。
直到民国时期新学出现,国家编的教科书才出现。然而,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国家都没有要求或编写教科书。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教材,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教材,因为这期间有很多大人物自己写讲义,老师带着自己的讲义上课。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配合全国统一高考,我国推出了全国统一教材。此时,尽管有了统一的教材,但由于文化素养和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教师们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因此,在80年代后期,各省组织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编辑相应教材的教学参考书。这些教学参考书成为当时素养不高的教师的生命线,很多教师没有教学参考书就无法开展教学。但这一时期,尽管要求写教案,但并没有统一的教案要求,教案的编写方式多种多样。
直到19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研究教案,教案的基本模式才逐渐出现。市场上已经有案例式教案出售。终于在90年代末,出现了厚厚的教师用书和“拔尖教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编辑厚,使用繁琐,大部分老师不爱用。但他们的共同追求是一课多案例,信息丰富。所以都成了年轻老师和懒老师的宝贝,这些老师开始疯狂抄教案,大部分都抄的体无完肤。
进入2000年后,电脑逐渐普及,互联网进入学校,信息查询方便;教师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带着丰富的知识走进校园,目标学生也变得更加复杂。教育教学研究必须从研究教材和知识转向研究学生和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教授这些知识让学生接受。教案不再是讲知识,而是讲教学方法和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环节设计。所以教案改名为教学设计。有一段时间很多老师还不知道为什么叫“教案”“教学设计”。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知识讲解为主,教学方法为辅,教师不分教学对象的课堂脚本叫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技巧,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重视学习情境的分析,努力把学生带进课堂,成为课堂主角的课堂活动计划。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高级阶段。
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领导让老师继续手写教案是怎么回事了。我不想多说,因为我有点不好意思。
现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让老师死写教案。PPT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的教学中。很多具体的知识,无论老师是否掌握,都会通过PPT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很多知识不需要像过去一样被老师死记硬背,更不用说抄在教案里了。那么,老师是怎么节省时间的呢?一是研究学生,设计更好的教学模式和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掌握知识;第二,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制作更好的课件,为教学服务;三是心理咨询和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咨询;第四,做一些必要的教育研究,为教学服务,促进教育教学。因此,手写教案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对教育教学毫无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教学在今天仍然是一项兢兢业业的工作。认真敬业的老师自然会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一个不专业的老师手写教案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只是在脑子里抄教案,而没有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教学环节。我想说的是,顺应潮流,引导老师设计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才是正确的事情。教学设计是手写还是电脑打印,完全取决于老师对写作风格的喜好和熟练程度,不必强求。如果方便教育教学科研交流,就号召老师练习电脑打字,提高打字速度和PPT速度。中国的教育一路辛苦,老师一路辛苦。为了中国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中国的教育越来越需要好人的陪伴。我们相信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的教育会在千千万万敬业的老师的努力下得到极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