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虞姬的爱情(项羽与虞姬的故事详解)
【作为一个对项羽情有独钟的女人,作为项羽从家乡带来的女人,虞姬相当于项羽精神上的第二故乡。这个第二故乡像花瓶一样碎了,像梦一样。霸王哭是觉得对不起自己心爱的女人。】
项羽的告别■朱红宋词中有一张副词牌叫“于美人”。最早是南唐的李后主用“于美人”这个命题填了著名的“春秋明月几时有”。我猜“于美人”是李后主发明的。所谓虞美人,估计是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妃子。后来,有一种花叫于美人。无论是读词还是赏花,都能感受到穿越世纪的记忆。《史记》中的于吉是司马迁所赞美的女性。
项羽和于吉,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英雄和美女。于吉(楚汉战争中的配角之一)在史书中只是被简略提及,但她却一直完整地活在民间记忆中。毕竟她用淡淡的衣香鬓影沾染了摊牌的血战。山河依旧,国风悠悠,虞姬台前幕后的垂死歌舞,是刻骨铭心的灵魂解析与再现。灵魂没有性别,只有永恒的性格。所以虞姬不仅仅是作为姓氏存在,这两个字就足以概括一个宁死不屈的爱情悲剧,可歌可泣,万古长青。美女的真正魅力在于能够通过她的脸把你召唤到她的灵魂里。故国四周群山环绕,潮起潮落空城市落寞——虞姬内心的气息有些落寞而清澈,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深入骨髓的女性美。在西楚霸王的阳刚之气面前,虞姬的形象轻松自如地占据了辉煌的位置,就连她自杀的结局也让人联想到化蝶或凤凰涅槃之类的传说。
看完这部剧,你会发现虞姬的魅力篡夺了主人的角色,而能扛鼎的霸王是配角。分不清是“霸王”还是“姬”还是“姬”还是“霸王”。如果没有勇猛作战的霸王,虞姬弱小的翅膀将无枝可居,而与尘灰相混淆;没有妃子冰胡馨予和镜子高挂,霸王只是一个勇士,没有地方流下令人心碎的英雄的眼泪。可以说,在四面楚歌的世界里,妃子的死促成了真正的霸王概念的诞生——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多情的烈士,一个粉身碎骨的皇帝。所以他战败后的慷慨悲歌就成了终曲:“拔山不死。不死能怎么办?我不死能怎么办?”
虞姬是霸王的致命伤和永远的痛。恐怕正是基于这种辩证关系,舞台上的虞姬面对霸王,以一种审美的姿态审视自己——霸王是虞姬的世界,现实中霸王的堕落无异于世界的毁灭。在倾斜的天平上,虞姬不幸站在了失败者一边,但她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砝码。那句“危险和危险怎么办?”让项羽的《盖夏歌》更加伤感。这就是他对美丽和命运的对话?一个小女孩怎么回答男人面临的巨大困惑?为了安慰她的英雄,她只能忍着悲痛手舞足蹈,然后拔剑自尽。
于吉的最后一支舞构成了东方风格的“天鹅之死”。她在刀刃上跳舞。哦,令人心碎的舞者,似乎她从未停止过旋转,在风中,在王霸的旗帜下,在台前幕后...她已经把悲伤的美好传播给了所有人,包括今晚的我。虞姬把女人的脆弱和女人的坚定展现到了极致。
可以说,当虞姬像挂空花瓶一样碎了,项羽就输了。霸王失去了霸气,血衫的最后一战只是困兽之斗。能抱鼎之志,却连心爱的花瓶都保护不好,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虞姬自杀或多或少是为了减轻项羽的耻辱。连美女都不忍心看他落败。项羽首先告别了虞姬的,然后告别了吴,这是他最喜欢的两件事。他的世界不多了。比任何人都穷。然而,妾本身并不是从属于男人的观赏花瓶。她也有坚强的灵魂。如果说霸王的形象是泼墨山水,虞姬之死就是空白处留下的血污私印。她的温柔甚至让霸王的实力都相形见绌。妃子死在霸王怀里。霸王,落得个不好的下场,只能感叹:“不战则亡,天亡也。”
男人最终无法战胜命运,就像女人永远屈从于爱情一样。虞姬死了,霸王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放弃的人。死亡和生命,哪个更绝望?据说于吉临死前已经成了泪人,泣不成声:“汉兵已失一点失地,四面楚歌。”王者之气尽,何以谈命?“还有其他选择吗?她只能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可惜,即使是她的死也无法激发项羽的力量。
美女的眼泪,英雄的鲜血,最后混合成一杯鸡尾酒。看来命运真的是一个身怀绝技的调酒师。这杯酒的名字叫悲剧。虞姬为悲剧而生,为悲剧而死。她是一个多么不幸的美人。她把手放在剑上,对准了自己。是什么给了她最后的勇气?
从古至今,英雄美女的故事层出不穷。前者征服了世界,后者征服了灵魂,我说不准哪个更伟大——就像不可能分出谁是最后的征服者一样。同情虞姬的人肯定比同情霸王的人多。没有比她更无辜更无助的了。她爱霸王,但这不是她的错。当然,如果虞姬不死,我们就体会不到爱情的悲壮。
楚汉十年战争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刘邦和项羽的恨,而是虞姬和项羽的爱。女人的爱让男人的战斗显得苍白和空空虚。不敢回家的人中,项羽是最有名的。他不怕死,却在家乡人面前表现出胆怯。没有人阻止他回家。他止住自己:“我没脸见江东父老。”失败的英雄没有在敌人面前脸红,而是在家乡亲人的面前脸红。正因为如此,他失败了,但仍然是个英雄。失败可以像胜利一样伟大和感人。那次大失败,让我想起了项羽,想起了他的家乡。项羽的老家是江东。他和家乡只隔了一条乌江。他没有跨过它,而是选择背对家乡死去,在最后一次冲锋后倒下。谁说项羽失去了一切?他至死心中仍有故乡。再也不想后退一步。带着失败的形象回国比死了还难受。项羽不想给家乡带来耻辱。在家乡面前胆怯其实是一种勇气。项羽英勇战死在家门外,在与家乡仅一河之隔的战场上,他独自承担了失败的代价。反而这增加了家乡的荣耀:江东,江东,培养了一个真正热爱死亡的英雄。
项羽此举不仅让天下男人佩服,也让女人佩服。女词人李清照专门写了一首赞美诗:“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至今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读起来真的很过瘾。你知道你为什么忘不了项羽吗?你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崇拜一个失败者吗?因为这个失败者至死心中仍有爱。这个失败者不再爱自己,却依然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人,一定会赢得家乡的爱。
项羽确实输了,输给了刘邦,但是项羽明明又赢了。项羽失去的是国家,不是家乡,是爱情。项羽没有赢,这并不可耻。他不想自己的挫败连累家乡,自己吞下苦果。虽然他被打败了,但他仍然很骄傲。家门前的乌江因项羽而闻名。项羽骑着家乡的马,带着自己的兵去争地,本来是想为家乡争光,本来是为了回国。可惜,回不去了。回去没有太大意义。他只能说再见。告别家乡带来的黑马,就是告别家乡。告别从老家带来的女娲,就是告别自己的家乡。
《霸王别姬》这种经典的戏剧场景,其实是在告别故乡。虞姬的死象征着我的家乡有多悲伤。其实更可悲的是无能为力的霸主。作为一个对项羽情有独钟的女人,作为项羽从家乡带出来的女人,虞姬相当于项羽精神上的第二故乡。这个第二故乡像花瓶一样碎了,像梦一样。
霸王哭是觉得对不起自己心爱的女人。对不起家乡的女人,就是对不起家乡。这给他带来了双重痛苦。霸王不是一般的流浪者。霸王是个浪子,浪迹江湖,浪迹全国。直到失败,没有回头路。直到死,他都没有回头。没有,他还是回头看了。就一次。他只是在慷慨赴死之前回顾了一下。看了一眼汹涌澎湃的乌江。瞥了一眼对岸的田野、道路和烟雾。我不忍再看下去了。他之所以不看,还是那句话:“没脸见江东父老。”霸王回过头,只看了一眼就告别了。告别生他养他,对他寄予厚望的家乡。他那一瞥的潜台词应该是:对不起,家乡,让你失望了。对不起,家乡人,让你失望了。让我独自承担让你失望的代价。
中国流行一句话,胜者为王,败者为敌。堪称历史的真实。项羽打破了这个无情的定理。项羽,让无情的历史变得有情。项羽失败了,没有被亲人责怪,也没有被敌人嘲笑。无论是亲人还是敌人都尊重这个失败者。为什么?就因为项羽是性情中人,有情有义,厌恶大爱。或者说,与城府极深的刘邦相比,项羽是完全透明的。项羽不仅是一个敢想敢做的浪子,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孩子。他表面上很强硬,但内心其实很柔软。比如他在鸿门宴上放走对手刘邦,比如他宁死不跨江东。他的失败,甚至他的死亡,都是因为他心软(所谓的“妇人之仁”)。至少,心太软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即便如此,他也不后悔。不但不回头,也不后悔。他宁愿相信这是“天杀的”,也不怪自己心软,更不检讨自己因为心软而犯下的错误。他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我宁愿承担心太软带来的损失,也不要无情可以获得的利益。
用现代的话说,项羽有点倔,项羽有点倔。但中国人还是喜欢这个心软的男人,喜欢这个一根筋的英雄;一般人能做到的,项羽就是做不到。项做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如果没有超人的品质和另类的精神,即使他赢了,当上了国王,人们也未必真的把他当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要有可歌可泣的事迹,让人唱哭。项羽心软,但骨子里是硬的。项羽非常重视友谊,甚至把它放在生死之上。项羽爱宝马,爱妾,爱家乡,甚至爱惜自己的羽毛和形象,可见他心中有阳光。即使失败了,他也是一个很阳光的失败者。他信守承诺,恪守道德,注重规则。他不仅在乎别人的看法,心里也有隔阂。
所有这些,他注定是奸诈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但他无怨无悔。用一句“天将杀我”来轻描淡写,既不后悔自己心太软,也不怪别人太硬。他失败了,但认命了。他输了,但他输得起,而且输得光明正大。输不起的人也是英雄。你比胜利者更值得被称为英雄。因为能赢的人未必输不起。不信你试试?项羽爱面子总比不要脸强吧?项羽心软或者说“妇人之仁”总比无情无义好吧?更像人类,对吧?项羽遵守游戏规则是否比完全把人生和政治当成随机游戏更好?世界不是更乱了吗?那不是添乱吗?项羽“耻于见江东父老”,愧对家乡人民,不是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好吗?
项羽心软,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没有良心的胜利者,或者靠出卖良心抛弃良心赢得的胜利,都不能带来真正的荣耀,最多是塑造了一个虚假的英雄。与史诗相差千里。项羽的心软,不仅让家乡人心软,也让后人心软。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真假英雄中,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吸引了更多的同情。霸王别姬,似乎生死离别还没有结束。人们不仅为项羽的失败而叹息,也为他的风情而致敬。于是乎,中国又多了一句俗语,简直就像是为项羽量身定做的:无情未必是英雄,没有丈夫怎能有情?是的,如果项羽没心没肺,他就不是项羽。如果项羽没心没肺,怎么会有人为他的失败叹息,为他的悲伤你将何去何从?如果项羽没心没肺,人们顶多把他当恶霸。他怎么能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想成为英雄的人要记住,输赢是兵家常事,友情无价,友情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败。“我生你的气,但这对你没好处。不死能怎么办?我不死能怎么办?”
项《Xi夏之歌》,带着鲜血突围,退到乌江西岸,身边只有26个保镖。十万楚战士全都不见了。在对岸观战的乌江阁主任特意乘船迎接,劝说项羽留在青山,不怕没柴烧。这位忠诚的“基层干部”带着深情的乡音叫项羽回家:江东虽小,但仍有千里之地,百万人口供大王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他还向项羽保证,他的老乡们把乌江上的渡船都击沉了,只留这一艘去救大王,就算汉军追击,他也过不了江。二十六个保镖做好了死的准备,催促项羽快走。但项羽却舍不得离开他们逃走。范金山写了《霸王项羽》一书,把项羽的遗言翻译成白话文。他笑着对乌江阁主任说:“天都要打死我了。过乌江有什么用?”我能逃脱上帝的旨意吗?更有甚者,项羽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消灭了暴虐的秦朝,征服了长江。但现在他们都战死沙场,没有人能回去,除了我自己。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爱我可怜我,还是拥我为王。我怎样才能再见到他们?虽然江东父皇没说什么,但我为项羽感到羞耻!"
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是:“天打死我又能怎么样?”况且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河西进,今日无人还。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我又怎么看得出来?如果你什么都不说,你值得一个人吗?“项羽下定决心,带着最后走不掉的二十六个兵,死在家里。他不忍让乌骓马成为自己的牺牲品,便托付给亭长:“这匹乌骓马跟了我八年,天天无敌。我不忍心和我一起死。我知道你是个忠诚的老人,所以请你把它送回江东!”吴对也深明人性,怀念他的主人,立场坚定。帮项羽亭长把马拉到船上:“请送到对岸,让它回吴中去!“吾得于吴中,起兵于吴中,吴中人必待之。”
在《霸王项羽》一书中也写道:船一离岸,吴望着留在岸上的主人大叫三声,然后纵身跳入江中,被海浪卷走。看来这辆宝马和虞姬、项羽的性格是一样的。我宁愿死在家门外,也不愿空徒手回家。小妾自杀了。乌骓马沉。最后26名壮士也战死沙场。项羽不想死在敌人的刀下。他用沾有敌人鲜血的龙泉剑瞄准了自己...随着这一行动,楚汉之间旷日持久的斗争告一段落。是的,他的爱情结束了,他的战争结束了,他的梦想也结束了。但是这个结束的梦仍然滚烫。
项羽和刘邦其实是老乡。项羽的老家是宿迁(秦称夏香),刘邦的老家是沛县,都属于江苏。项羽唱完《夏之歌》时,刘邦才得意洋洋地唱起了《大风歌》:“大风起于云飞,海归故里,壮士镇守四方。”没有项羽的失败,就没有刘邦的胜利。没有项羽的失策,就不可能有刘邦的成功。项羽家难归,家不归,刘邦才能平安回国。《赤霞之歌》是失败者的叹息。
《大风歌》是胜利者的凯旋。但是,比起大摇大摆的“大风哥”,我更容易被中的“西夏哥”感动,那里有血泪,有伤痛,有情有义,有怒有惑...生动地勾勒出一位垂死英雄的形象。可以称之为楚的最后一张照片,是最真实的自画像。
谁说刘翔不学习?他们都会写诗。这首诗非同寻常。《赤霞之歌》和《大丰之歌》,一个霸气,一个霸气。一个是悲伤,一个是快乐。一个是错过机会的胜利者的叹息,一个是胜利者的呐喊。一个失意,一个得意,既形成鲜明对比,又相映成趣,象征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是,无论前者的大悲,还是后者的大喜,都超出了站在岸边的小诗人小机智的想象。也许刘翔真的不学习。因为文人就是写不出这首最原创的诗。这不是笔墨所写,而是野心所驱,刀光剑影。
项羽的绝命诗《塘厦之歌》是用自己的血写的,不仅用剑当代笔,还用血当墨水。那种天崩地裂的痛,一下子击倒了一个英雄,却也让他瞬间成为了诗人。不可能写出更多这样的诗。一首这样的诗就够了。不是写的,是唱的。不是唱的,是哭的。正因为如此,写这首诗的人也显得史诗。让他的人生如史诗般壮丽。
汉高祖蛇碑前想起项羽■朱红看着你,我却想起你的老对手:项羽是你的镜子。你忘记他了吗?胜利者往往会忘记失败者。我忘不了他们。因为我是另一个失败者?我不想像历史一样势利?他丢了宝马,丢了小妾,你赢了江山。他举起的三脚架不知去向,你竖起的丰碑却植根于大地。我喜欢你的《大风歌》。不假空但我更喜欢他的《哀歌》,是先烈之心。悲伤的...没有他的失败,你怎么可能赢?
你应该感谢他犯下的错误:在鸿门宴上,他心软了,所以心软的英雄更让人难忘。你的纪念碑很宏伟,但背影注定属于另一个人。甚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更喜欢站着:失败者从失败中读出更多精彩乌江源头■朱红我站在楚霸王的上游赞美他,包括他的失败——“失败的英雄还是英雄的失败甚至远高于平庸者的胜利……”我也原谅了自己:过着平庸的生活,却没有放弃一颗骄傲的心...这时,它正被乌江的涛声惊醒。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吗?而且还远没有结束?他的告别战马依然驰骋在峡谷中,蹄声如雷,等待着新的骑手?对不起,我能上前试一试吗?他告别的美,遍地凋零又复苏的杜鹃花,让我找到了虞姬的影子:影子在流血,山河还在,属于大家都无所谓。只有美人的血才能引起英雄的眼泪:我恨自己没能阻止一朵花的掉落,抬鼎也是白费力气...我没有看到那条河,但我看到了很多眼泪。我没有从项羽眼中看到霸王。我看到了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从头到尾都在自己手里!"
【注:前几天参观了鸿门宴博物馆。听了博物馆的精彩讲解,我总是被于吉美丽动人的项羽爱情故事所感动,于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学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把知识带给更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