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德国都是什么人种(德意志人)

德国人(德国是什么样的人)原创环球情报员2020-12-12 23:45:12

日耳曼人是现代德国和奥地利的主体民族,但长期以来,日耳曼人一直分布在欧洲各地。在1871年统一之前,德国维持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公国,德国人内外迁徙相对容易。

在远离德国的中亚,生活着一群德国人。苏联解体前,苏联境内曾经有200多万德国人,主要集中在中亚和西伯利亚。他们和现代德国人有着相同的血缘关系。

远离欧洲的亚洲腹地怎么会有这么多德国人?

▲二战前,德国人在欧洲的自然分布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接近德国。

一.斯拉夫人和德国人的命运

说到古代的斯拉夫人和德意志人,对应到现代,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是这两个古老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后裔。但在古代欧洲,他们在古罗马人眼中是野蛮人。

相比之下,日耳曼人受古罗马文化的影响更早。公元476年,德国人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接受了基督教,从此成为“文明人”。

▲5世纪末,德意志人已经完成了封建化,斯拉夫人还处于部落时期。

此时的斯拉夫人还处于原始部落社会,刚刚离开发源地东欧平原,迁徙到中欧和巴尔干半岛。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斯拉夫人开始信仰东正教,逐渐形成封建制度。

9世纪,波兰、捷克等西部斯拉夫人在中欧首次与德意志人发生碰撞。日耳曼人是在经历了法兰克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后,从日耳曼人那里分化出来的中欧民族。建国数百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占有极大优势,迫使西斯拉夫人武力皈依基督教。

虽然东斯拉夫人在10世纪前后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封建国家,但在德国人眼中,斯拉夫人依然落后野蛮,甚至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也是由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瓦良格号完成的。于是,东斯拉夫人邀请德国人当领袖就有了先例。

此后,在整个欧洲中世纪,除了条顿骑士团和刀剑骑士团曾经深入波罗的海沿岸,短暂统治过一段时间之外,德国人和东斯拉夫人的交流很少。

▲条顿骑士团扩大了德军在波罗的海的空空间。

13世纪,来自东亚的蒙古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并将疆域扩展到第聂伯河。直到240年后,东斯拉夫人才在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导下实现独立,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但他们还是有很深的蒙古烙印,留着蒙古胡子,穿着宽松的长袍,更像是白色的蒙古人。

当俄罗斯人环顾四周扩张疆土时,发现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西方已经在各方面领先于俄罗斯。德国虽因神圣罗马帝国的衰弱而政治上四分五裂,但工商业发达,科技水平可与英法等国并驾齐驱。

▲早期东进的德国人逐渐占领波罗的海沿岸(895-1400年)。

第二,德国移民

1682年彼得一世登基后,深切感受到俄国的落后。他不惜放下沙皇的尊严,假扮士兵和工匠,向西欧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后,他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敦促俄罗斯迎头赶上,成为欧洲强国之一。这个彼得一世后来被俄罗斯人尊称为彼得大帝。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从服饰、外貌到军事、政治、经济等等。彼得一世从西方雇佣了大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俄国迅速摆脱落后,然后向四面八方扩张,特别是在中亚东部和西伯利亚。

▲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铜像,这座城市是他最伟大的战利品。

德国是最靠近俄罗斯的西方国家,中间只隔着西方斯拉夫国家波兰。因此,彼得一世雇佣了历代最多的技术人才,对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技术人才可以算是第一批俄德移民。

更重要的是,彼得一世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嫁给了德国强大国家的贵族,以显示俄罗斯与德国的特殊关系。结果他的后代都成了德俄混血儿。当时按照尊重父系血统的习惯,彼得一世的孙子应该算是德国人。

不料彼得一世的儿子早逝,没有留下孙子,只好继任沙皇为彼得三世。结果俄国沙皇成了德国人,彼得三世的妻子是地道的德国贵族。此后历代沙皇都是德国血统。

▲叶卡捷琳娜二世,左边是她刚到俄罗斯,右边是她婚礼后不久。

彼得三世被认为是一个无能的沙皇,他把太多的俄罗斯权利卖给了德国。相反,他的妻子更有政治天赋,更愿意维护俄罗斯的利益。1762年宫廷政变后,彼得三世继位仅半年就被废黜。

在大臣们的扶持下,彼得三世的妻子成为了新沙皇——凯瑟琳二世,一个没有俄罗斯血统的土生土长的德国人,最终成为了俄罗斯沙皇,并将和彼得大帝一起成为凯瑟琳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继续深化对西方改革的研究,并借助其德国贵族的身份,加大对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人才的引进,推行全面的西化教育和生活方式。有一段时间,俄罗斯贵族以会说德语、法语和拉丁语为荣。

▲欧洲的情况1763年,领土的分裂加剧了德国人的移民潮。

据统计,1869年,俄国首都彼得堡有4.5万德国人,占总人口的6.8%。他们大多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引进的德国移民的后代。

另一方面,1762年和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两次邀请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移居到伏尔加河流域开发该地区。当时俄罗斯准备向中亚扩张,需要吸引更多的移民来填补国内人口的不足。

▲18世纪中后期,俄国刚开始向哈萨克斯坦扩张,德国移民主要聚集在恩格斯城附近。

将德国移民安置在伏尔加盆地,不仅可以在俄罗斯和中亚之间形成缓冲地带,还可以为下一次入侵中亚开辟前进基地。这些德国移民后来被称为伏尔加德国人。

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人更愿意移民到美洲等新大陆。真正移民俄罗斯的主力军是德国人。除了比英法等国更便利的地理位置,德国碎片化的政治格局也导致德国人更愿意移民俄罗斯。

▲苏联刚建立时候,伏尔加河德国人大多是贫苦农民。

19世纪以前,德国名义上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实权掌握在各州领主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宗教,外国列强的霸权等等,多达数百个国家加入了不同的阵营,以打击对方。德国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无法安居乐业,不得不忍受重税和兵役。

所以,当很多德国人听说俄国答应提供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以及免税、免服兵役、允许德国人共同生活、保留原有宗教文化等优惠条件,就踏上了东移之路。他们后来被称为伏尔加德国人。

▲德国人在近代的分布(红色)

三。德意志自治共和国

伏尔加河德国人居住的地区靠近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在伏尔加河东岸。这里曾经是游牧区,但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灌溉适合发展种植业,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德国移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国社区。

▲伏尔加河沿岸的德军据点

19世纪后期,由于中亚扩张,伏尔加河日耳曼人的重要性下降,俄国取消了免税和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一些人开始离开,回到德国老家或者移民美国。虽然他们的总人数不多,但他们为未来俄罗斯德国人的移民埋下了种子。

▲伏尔加德国人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了一个新家。

据统计,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伏尔加河日耳曼人有20多万人口,全国俄裔日耳曼人达到100万左右,是俄罗斯第九大民族。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沙皇制度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苏联。1924年,苏联对境内各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统计,建立了许多以民族为基础的自治共和国。

▲伏尔加德意自治共和国

于是,伏尔加河日耳曼人有了一个自治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共和国,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37万,超过了自治共和国总人口的60%。它是恩格斯的首都,保存至今,属于萨拉托夫。

由于俄裔德国人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

▲伏尔加河畔的恩格斯城一直保留到现在,名字也没变。

俄裔德国人在俄罗斯分布广泛。与俄罗斯等当地民族通婚后,很多人逐渐开始融合,甚至忘记了德语。伏尔加河德国人因为宗族的原因,很好地保留了德意志民族的传统,后来的一些资料干脆把所有的俄罗斯德国人都称为伏尔加河德国人。

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伏尔加河德国人乃至所有俄罗斯德国人的忠诚受到苏联政府的怀疑。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给俄罗斯德国人的命运带来了一个可悲的转折点。

二战爆发前,捷克苏台德区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德国移民积极配合纳粹德国的侵略政策,给所在国造成了严重损失。有鉴于此,苏联政府为了防止俄德勾结纳粹德国,对俄德采取了严厉措施。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俄德叛逃俄罗斯,但残酷的战争改变了一切。1941年8月,苏联政府决定废除伏尔加河德意志自治共和国,将所有俄裔德国人迁往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并剥夺了他们的许多合法公民权。

▲强制迁移的生活很辛苦,处于监督劳动的位置。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有约120万俄罗斯德国人被强制搬迁,其中44万人移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几乎等于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的德国人口。他们分散定居在不同的州,没有形成更大的聚居地。

▲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国旗

耗时160年建立的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可能是德意志民族在非德意志国家之外唯一的自治共和国,一年之内就消失了。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纳粹德国明目张胆的侵略战争。

▲美国堪萨斯州早期伏尔加德国移民纪念像

此外,超过20万俄罗斯德国人选择离开苏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国外有亲戚,并随着早期移民的步伐前往北美和南美。目前美国约有100万伏尔加德国人后裔,巴西和阿根廷加起来有近300万。

▲1926年和1939年,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的人口构成,德国人的比例超过了60%。

第四,俄罗斯德国人的回归

二战结束后,苏联于1955年纠正了此前的强制移民政策,取消了对俄裔德国人的歧视政策,并于1964年恢复了他们的苏联国籍。但到了1972年,俄德人才被允许回到迁移前的原居住地,在迁移过程中被没收的房屋等财产无法收回,由当地政府提供其他安置。

恢复公民权后不久,俄德人提出重新自治,但当时他们分散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各州,居住在集中社区的人数只有几千人,最多不超过二三万人,无法行使自治权。

▲蓝点是德国人在中亚的分布。

1972年后,大量俄裔德国人返回原居住地,尤其是原伏尔加河德裔地区。由于他们的反复努力,重建共和国的提案也进入了法案起草阶段。

但由于当地其他民族的反对等因素,该草案直到苏联解体才取得进展,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漫长的等待中,大批俄德人由期待转为失望,纷纷移民国外。

同时,二战后德国被美苏集团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德国需要更多的人来提振经济,也愿意接纳俄罗斯德国人。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国籍直接授予俄罗斯裔德国人。

▲伏尔加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

据官方统计,1989年,苏联境内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达到200万。苏联解体前的五六年,平均每年有10万人移居两个德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一进程加快,俄德人数大幅减少。即便如此,俄罗斯仍有至少60万德国人。

俄罗斯有那么多德国人,是俄罗斯扩张,二战,苏联错误的民族政策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德国人会移民到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

长期作者|裴琳

资深历史爱好者

编辑| |托马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全球情报官主编

——(全文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