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surface所有型号版本(surface平板电脑)

Surface平板电脑(所有型号和版本的surface)

今年10月初,当人们还沉浸在国庆假期的喜悦中时,大洋彼岸的微软在纽约召开了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6款Surface设备。除了令人惊艳的双屏电脑Surface Neo和传说中以不同形式与消费者见面的“Surface Phone”之外,微软Surface Pro 7的升级版也是本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微软Surface Pro 7已经随着英特尔的节奏升级到了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另一个亮点是增加了USB Type-C接口。

10月4日,微软Surface Pro 7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售价5788元起。IT之家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产品(i7+256GB版),现在就为大家带来这款产品的评测报告。

第一部分:体验评价。

外观不变,USB Type-C其实是最大的亮点。

Surface Pro 7看起来和Surface Pro 6一模一样。其实就算我把使用多年的Surface Pro 4和Surface Pro 7放在一起,也很难第一时间看出两款产品的设计差异。

从Surface Pro 4开始,微软的Surface Pro延续了这种经典的二合一设计,可拆卸的折叠键盘,各种角度的支架,可触摸的屏幕,让Surface Pro可以在笔记本电脑、高性能平板电脑和便携工作室之间自由切换。

笔记本模式▲

便携式工作室模式▲

平板模式▲

虽然这个经典的二合一设计已经用了很多年,但不得不说微软在设计上还是领先的。即使依然充满科技感和时尚感,Surface Pro 7所拥有的亮铂和优雅的黑色配色都非常高级,没有其他多余的颜色和设计元素。简约大方的时尚look,赏心悦目。从作者的主观来看,这个设计确实不错。

详图欣赏▲

从机身尺寸来说,我们拿到的Surface Pro 7(i7版)重790克(不包括键盘盖),单手用起来很吃力(其实真的没有人单手当平板用),但双手当平板用就轻松多了。

综合考虑散热、性能和硬件堆叠,作为一款平板电脑,Surface Pro 7在配置、重量和设计的平衡上做得格外出色。当然,这也是Surface Pro 7在iFixit拆解中仅得一分的主要原因。集成度太高。一些组件直接焊接到主板上。是否要拆卸并升级配置?建议你省省吧!

Surface Pro 7前置摄像头分布,包括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一个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的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此外,Surface Pro 7新升级了矩阵远场双麦克风,视频电话会议效果会更好。

扬声器仍然位于屏幕两侧,杜比音频高级版的1.6W立体声,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的800万像素自动对焦后置摄像头位于平板电脑背面的中上部。

Surface Pro 7最让人感动的是终于弥补了Surface Pro 6没有USB type-C的遗憾,在Surface Pro 7上,微软把原来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换成了USB type-C,别看这么小的接口,对于Surface Pro 7来说,USB Type-C的用途非常广泛,你可以用它来充电,连接耳机,传输数据,连接外接显示器,甚至扩展接口,连接网线等等。

而原来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只能扩展显示,毫不夸张的说,我用了很多年的Surface Pro 4上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一次都没用过。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这款USB Type-C支持PD快充。笔者使用的65W联想口红电源可以实现快充,而且还支持PD移动电源,也就是说你带着Surface Pro 7出门不用再带微软的Surface Connect充电器了。

可惜这个USB Type-C接口不支持雷电3,传输速率可能没有那么快那么极端,但是有USB Type-C已经很谢天谢地了,醒醒吧,这是微软!

平板背面的支架中还有一个MicroSDXC插座,通过它你可以轻松扩展Surface Pro 7的存储空间。现在一个128GB的SD卡价格在100元左右,平日存放数据视频什么的还是挺划算的。当然,支持SD卡扩展也是微软Surface的优良传统,这个就不多介绍了。

增强模式下屏幕显示质量不错,但是大黑边让人抓狂。

在设计上,Surface Pro 7也有让笔者吐槽的地方,比如千年不变的大黑盒子。虽然有人会说,毕竟Surface Pro 7还是平板造型,手里的大黑盒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误触,但是你要知道隔壁水果屋同样是平板的iPad Pro,已经把屏占比提升了不少。在“万物满屏”的时代,Surface Pro 7的大黑盒子实在不合理。

与上一代相比,Surface Pro 7的屏幕没有任何变化,参数与Surface Pro 7保持一致,包括12.3英寸的每英寸像素和267ppi。整体显示质量较高,普通用户日常办公使用还是足够的。

在系统的显示设置中,Surface Pro 7提供了sRGB和增强显示模式。与肉眼相比,增强模式的色彩饱和度明显更高,色彩更丰富,而sRGB显示模式则略浅。

按照惯例,IT House通过Spyder 5 Elite对Surface Pro 7的这块屏幕进行测试,包括两个重要参数:色域和色彩注册。

1.增强模式:

微软Surface Pro 7的屏幕是98% sRGB,AdobeRGB是76%。色彩配准方面,Surface Pro 7平均delta e只有1.81,最小delta e只有0.86,相当不错。

点击查看原图。

2.sRGB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微软Surface Pro 7屏幕的sRGB为96%,AdobeRGB为73%。色彩配准方面,Surface Pro 7的表现有点“出乎意料”,平均△E居然达到了3.98。显然,如果你是一个图形工作者,更适合使用增强显示模式,或者使用屏幕经过仪器校准后。

点击查看原图。

总体来说,Surface Pro 7的屏幕表现还不错,但在同类产品中可能不是特别突出。另一方面可能是媒体机器的原因。Surface Pro 7的屏幕右上角,极暗环境下的纯黑屏幕有漏光现象,这也是Surface Pro 4的“基本操作”。我手里的Surface Pro 4底部有大面积漏光。好在这些漏光在日常使用中基本察觉不到。

鼠标手写笔加速Surface Pro 7的工作效率

Pro平板电脑有一系列优秀的Surface周边配件,IT之家拿到微软Surface Pro鼠标和Surface手写笔。前者支持灵活设计和能够各种表面的微软蓝影技术,后者支持4096压力感和新加入的倾斜绘图和书写。在之前的文章中,IT之家已经对Surface Arc鼠标和Surface stylus做了详细的评测,这里就不重复体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相关文章了解一下。

当然,如果你想加快Surface Pro 7的生产力,还得看你是否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这些优秀的Surface周边配件...毕竟任何配件的价格都要几百上千。

不过我强烈建议,既然选择了购买Surface Pro 7,如果没有专业需求,Surface Arc鼠标和手写笔可以忽略,但是还是要加1K买一个Type Cover的原装专业键盘套。一方面Surface Pro的原装键盘手感极佳,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屏幕盖和键盘的作用。

Surface Pro 7的键盘轻薄,也有传统的机械键盘手感。虽然键程很短,但反馈紧凑有力。按下的时候打字很清爽。

相比ThinkPad的小红点键盘,Surface Pro 7手感更硬,更清脆。与MacBook的蝴蝶键盘相比,Surface Pro 7的键盘行程更长,反弹明显。总而言之,Surface Pro 7的键盘性能绝对出色,即使对于笔者这样的写手来说,长时间打字也不会有疲劳感。Surface Pro 7的键盘也支持不同亮度等级的背光,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笔记本的形式上,由于Surface Pro 7的重心都在屏幕上,偶尔会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尤其是笔记本放在腿上使用的时候。平板背面的支架支撑在作者腿的膝盖位置,重心在后,在键盘的底部空。所以敲击键盘时,偶尔会出现不稳的现象(相对于普通笔记本),平板也有一种容易掉腿的感觉。

当然,这是和普通笔记本相比的。Surface Pro 7最强大的设计在于广泛的应用场景。你可以把它的磁性键盘拿出来当平板电脑用。还可以把键盘转到机身背面,甚至可以把它的外接显示器当做超便携的移动主机,等等。

第二部分:绩效评估

今年上半年,英特尔发布了Ice Lake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10nm工艺。紧跟英特尔的节奏,微软Surface Pro 7已经升级到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包括第十代英特尔酷睿i3-1005G1、第十代英特尔酷睿i5-1035G4和第十代英特尔酷睿i7-1065G7处理器。IT之家拿到了i7-1065G7版本(如下图红框所示)。

i7-1065G7的性能参数这里就不赘述了,上图有详细说明。

1.CPU-Z测试:

IT之家通过CPU-Z测试了i7-1065G7在Surface Pro 7上的跑分,其中Surface Pro 7单核成绩为493,多核成绩为2411,比15W的i7-8565U要好,应该是主流办公娱乐使用。

还可以在IT之家App的工具箱“CPU梯形图”中看到i7-1065G7的排名,领先PassMark榜单中89%的竞争对手。

2、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5中Surface Pro 7的性能单线程为180cb,多线程为788cb,与14nm U系列处理器基本相同。

3、CineBench R20

Surface Pro 7在CineBench R20中的单线程得分为455分,多线程得分为1699分。

4.象棋

象棋方面,Surface Pro 7的性能倍数为28.78,成绩为13,815千步。

核显示大幅升级,盖过CPU灯

以前Surface Pro的核显性能太弱,应付不了主流游戏。升级后的i7-1065G7怎么样?相比CPU性能,i7-1065G7最大的升级在于核显。其内置的Iris Plus图形核显拥有64个EU单元和512个ALU单元,是i7-8565U的2.5倍,升级幅度惊人。这意味着Surface Pro 7也可以从容面对大部分主流网游。

GPU:

5、3DMark测量

3DMark实测时间Spy总分900+,3DMark火攻极限中图形分1300+。性能还是出乎意料的,基本和满血的MX 150在一个水平,是上一代UHD 620的2.5倍。这意味着理论上Surface Pro 7运行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等网游时,中端画质可以获得不错的游戏体验。

6.游戏测试

游戏方面,我们用3K+画质和1080P画质测试了英雄联盟游戏的性能,游戏场景选择了5V5团战。

从上面的帧率图可以看出,Surface Pro 7在5V5团战中默认分辨率下(即最高分辨率为2736*1824)基本可以稳定在50帧左右。然后IT House把分辨率调到了1080P,游戏帧率基本稳定在60帧以上。这个性能不亚于MX150。

毕竟是平板电脑,Surface Pro 7的散热性能只能说中规中矩。在开启高性能模式的长时间游戏中,机身背面有非常严重的烧损现象,长时间过热的CPU当然会降低频率。显然Surface Pro 7并不适合长时间游戏,不过好在高性能运行时的风扇声并不算太大。

平板电脑的配置和体积总是互不兼容。如果你想要高性能,你需要准备一个沉重的身体。想要轻薄的机身,显然无法做到极致的性能和散热。所以生产力方向才是平板电脑最擅长的。

7.硬盘存储测试

我们拿到的256GB Surface Pro 7用的是SK海力士的SSD。根据测试工具CrystalDiskMark,SequentialQ32T1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2042.4MB/s和828.9 MB/s。4KiBQ8T8的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527.7MB/s和468.5MB/s。

从以上结果来看,微软Surface Pro 7的硬盘读取速度还是不错的,完全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日常使用和工作场景。

熟悉面味,“多变”是它的优势。

与上一代相比,Surface Pro 7有一个遗憾要说——电池。根据官方说法,Surface Pro 7的续航时间估计为10小时,比上一代Surface Pro 6少了3个小时。事实上,在外媒的报道中,不少海外用户吐槽Surface Pro 7的续航表现不如Surface Pro 6。

但在笔者的实际体验中,Surface Pro 7的续航表现基本令人满意,网页和图片两个小时的直播发布会耗电约40%(40%亮度)。由此看来,Surface Pro 7基本可以满足用户6-8小时左右的办公需求(如网页、文字处理、少量PS修图等。).

另外,这篇评测文章也是在Surface Pro 7上陆续完成的。

另一方面,全新升级的十代酷睿也为Surface Pro 7带来了WiFi 6功能,兼容IEEE 802.11ax,支持蓝牙5.0技术。关于WiFi 6科普详情,请点击文章《我进了隔壁小姐的闺房,终于帮她搞清楚了Wi-Fi 6是什么》。

虽然目前支持WiFi 6的路由器不多,但升级到WiFi 6只是时间问题。Surface Pro 7已经提前打好了基础。

总的来说,Surface Pro 7仍然是最强大的二合一平板设备。通过多年的更新迭代,Surface Pro在继承优秀的二合一键盘平板的基础上,越来越像一款正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Surface Pro 7的优势不是平板电脑或者PC笔记本,而是Windows设备的多样性。开心的时候可以当平板用。虽然平板Surface Pro 7在触控应用生态领域不如果果的iPad,但毕竟聊胜于无,作为专业绘画工具还是有资格的。不开心的时候给Surface Pro 7插上键盘鼠标,它瞬间就变成了一台高生产力的Windows设备,修图、Word甚至游戏都无从谈起。

说实话,Surface Pro 7几乎与性价比无关,但如果放眼整个PC市场,要挑出一款满意的二合一平板并不容易。在这个领域,Surface Pro几乎是二合一平板的代名词。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你钱包的厚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