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新疆楼兰古城(楼兰公主)

楼兰公主(新疆楼兰古城)

我愿为腰下之剑直斩楼兰。“在李白的诗中,楼兰象征着遥远的敌国。唐朝疆域辽阔,楼兰遗址就在西域管辖范围内。李白的诗反映了一个问题——唐朝鼎盛时期,楼兰古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当时的人们对楼兰缺乏客观的认识。如梦似幻的楼兰公主是否存在,楼兰古国是如何灭亡的,一直困扰着历代的历史学家。但上世纪出土的《楼兰美人》逐渐揭开了楼兰古国和楼兰公主的神秘面纱,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在上个世纪出土的楼兰古尸中,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一个叫“楼兰美人”,一个叫“楼兰公主”。《楼兰公主》出土较早,是20世纪30年代由外国人组成的探险队发现的,所以保存程度和史料价值差很多。

随着棺材的打开,阳光的照耀,一段尘封的往事浮出水面。棺材里的女尸保存完好,但一丝不挂,只是被一个巨大的麻制品简单包裹着。古尸的特征如下:高鼻梁,大眼睛,高颧骨,毛发丰盈,头发金黄,可以说与白种人的体质特征非常相似。

但令人不解的是,女尸的体型和白种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与魁梧的欧洲人种不同,女尸身材娇小,五官精致,身高仍不足1.6米。墓中的雕刻绘制精美,充满了西方风情。对于只有12万平方公里,2万左右人口的楼兰来说,拥有这样陪葬品的女子,注定是不平凡的,所以她也被称为“楼兰公主”。

但珍贵的“楼兰公主”在上世纪30年代被科考队野蛮挖掘,没有得到妥善保存,研究价值大打折扣。80年代出土的“楼兰美人”更有研究价值。楼兰美女女孩的长相特征和楼兰公主很像,都不到1.6米的身高,高鼻梁,大眼睛,但是楼兰美女的头发是棕色的,不是金色的。

综合起来,不难发现,地处西域要道的楼兰古国,颇具印欧民族特色。有金发、棕发、高鼻梁的欧洲人特征,也有身材娇小、面容精致的亚洲人特征。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发色的不同。印欧人种的发色是金黄色和棕色。这与东亚、中亚乃至东欧与西域的交流密切相关。那时候商旅要花很多时间,楼兰也就两三万人口。不同地区的商家,由于血脉交融,存在一些身体上的差异是很正常的。

而且“楼兰美人”也是麻织物,简单包裹。由此可以推断,亚麻织物与楼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你可以考虑一下。大麻面料有什么特点?一是简单易得,对纺织品加工要求不高,反映了楼兰人的科技水平处于半原始阶段。其次,亚麻面料有很多小孔,有利于透气,不会让楼兰人出汗。而且亚麻空线缝细密,能有效阻挡西域盛行的风沙。

“一方水土,一方人”。从楼兰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推断,早在几千年前,楼兰地区的就已经属于沙漠气候。“楼兰美人”遗骸中的细小沙粒也提供了旁证:几千年前,楼兰古国就已经面临沙漠化的自然威胁。这个两万人口的国家正在与残酷的自然法则抗争。他们是茫茫沙漠中零星的生命力。

楼兰,知望到泥城,到阳关六千六百里,到长安六千一百里。有5570户,人口14100人。

《汉书·西域传》对楼兰古国有粗略的记载,它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在汉与匈奴纷争的岁月里,以楼兰为代表的西域各国饱受压迫,类似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不管做什么,总会有一个得罪不起的主。在宣帝统治时期,匈奴被彻底击败后,西域各国的情况有所改善。

隋朝时期楼兰地区实际上被突厥控制,中原王朝缺乏历史记载。唐朝收复西域时,楼兰已经消失在西域了。楼兰古国是如何消失的,一直困扰着对知识充满好奇的人们。首先,“楼兰公主”和“美人楼兰”存在的时间比楼兰消失的时间要长,但我们可以根据它们所反映的楼兰风土人情做一个相对客观的猜测。

第一,楼兰被风沙和自然灾害破坏。女尸体内的细沙和常见的麻织物证明楼兰所在的区域属于沙漠化边缘,或者说处于半沙漠地区。但从汉武帝宣帝统治时期开始,匈奴西迁,汉朝一度达到鼎盛。丝绸之路在汉代和魏晋时期非常繁荣。楼兰脆弱的生态环境勉强能够容纳不到2万人。商家和部队的涌入,远远超过楼兰的环境承载能力。严重的沙漠化迫使楼兰人抛弃故国,迁徙他乡。

第二,突厥人的崛起切断了“丝绸之路”,楼兰并入突厥人。原本生产力落后的楼兰,在东汉魏晋时期长期依靠服务过往商旅获取生活和生产资料。受战乱影响,“丝绸之路”长期被封锁,一万多楼兰人没有生活来源。再加上多年来的环境恶化和沙漠扩张,唯一的绿洲也无法维持楼兰的日常开销。楼兰人选择了加入突厥,选择了投降,失去了独立的权利。

第三,楼兰毁于战火,可信度很高,但证据也严重不足,这是最矛盾的推理。虽然是“国必亡于弱”的戏言,但汉朝是中原政权对外影响力最强的朝代之一,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东汉时期,他在西域都护府拥有强大的统治权。汉武帝宣帝年间,楼兰有驻军。这一时期的楼兰拥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资源。

但魏晋时期,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我们不敢恭维。“丝绸之路”与官方关系不大。属于各国商人为了利益的自发行动。所以这一时期的楼兰史料基本无从考证。突厥崛起后,实行游牧民族的原始统治。一万多人的楼兰不会被人注意到,所以楼兰消亡之谜成了一个永恒的谜题。

今天,我们只能努力还原这个美丽的传说。楼兰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可惜作为一个国家,何时灭亡,为何灭亡,没有定论。好在西域万人以上的小国不在少数,也没有第二个像楼兰这样让人神往的地方。

参考资料:

揭开韩曙楼兰古城最后的神秘面纱。西域传。

本文为中国历史钩沉原创头条,欢迎关注和了解中国古代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