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迫降(川航8633飞机实拍)
2018年5月14日,川航空3U8633重庆-拉萨航班在成都管制区巡航高度9800米时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导致客舱失压。
英雄船员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处置得当,最终避免了灾难的发生,确保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中国民航英雄单位荣获第五届成都市道德模范称号。
碎玻璃一万米高空。
“挡风玻璃裂开了!我们决定准备去成都。”2018年5月14日7时08分,在川航3U8633航班上,随着“砰”的一声,坐在驾驶舱左侧的责任机长刘传健和右副驾驶许发现右前风挡玻璃出现裂纹。刘传健立即向地面控制部门发出信息,并示意许发出700求救信号。
然而,突然之间,驾驶舱的玻璃破碎并被吸出,碎玻璃向外散落,驾驶舱门自动打开。系好安全带的许被吸出机舱,脸和手被玻璃碎片划伤。在试图回到座位后,他戴上氧气面罩,忍着疼痛帮助机长监控飞机的关键参数。
此时飞机剧烈摇晃,机组人员处于极寒、缺氧、噪音大的恶劣环境中,情况十分危急。这架飞机只能手动操作。刘传健左手握着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的状态。在没有右风挡的情况下,刘传健为了减少飞机的严重抖动,选择了中速进行高难度下降。
刘健的个人照片
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彭亮船长在船舱里进行了预定的休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在强烈而寒冷的气流中艰难地进入驾驶舱,迅速系好安全带,协助机长刘传健进行特殊处理。在执行高原泄压检查表等必要程序和行动的同时,他坚持向管制员报告特殊信息。然而,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们无法从耳机中听到任何声音,也无法与地面建立正常的双向联系。
128人平安归来。
当驾驶舱挡风玻璃受损,机舱瞬间减压,氧气面罩全部释放,正在为乘客提供机舱服务的4名空乘人员全部失重。他们拉下氧气面罩吸入氧气,坐下来固定自己。乘务长毕楠拿起无线电话筒,全乘务人员尽全力通过口令和手势指挥乘客。
当时驾驶舱内的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寒冷对身体的影响让刘传健更加难以控制飞机。不时为坐在后排的刘传健和许揉揉肩膀和胳膊,以减轻寒冷。在没有与地面控制联系的情况下,机组按照通常的进港程序接近成都02R跑道。机组人员听到起落架放下后,立即指挥乘务员返回值班岗位,并通过对讲机要求全体乘务员默念撤离程序,做好着陆和紧急撤离准备。
07:46,在密切配合下完成一系列进近准备后,刘传健控制飞机以近乎完美的弧线安全着陆。
该航班载有119名乘客。飞行组有机长刘传健、副驾驶许、第三名成员机长。轮班人员中有五名乘务员和一名安全员。万米高空空完美迫降,128人安全返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