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他与谁登记入住(你能找到他与谁登记入住)
昨天有媒体报道,你只需要300元就可以查一个人的开房信息资源目录,不用太复杂的手续。交钱后,查询者只需要提供相应的身份证号,等待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开房记录。顿时,吃瓜的人都惊呆了。
据说远不止是开房记录,甚至是火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出境记录、入境记录、住房记录、租房记录、银行记录、驾照记录等等。当然费用不一样,也可以买所谓的套餐。
之前有借贷宝的“10G”风波,最近有JD.COM的“12G”风波,都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来的“产物”,个人隐私真的是渐行渐远。“裸奔”这个词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以前网络不发达,大部分时间只是手写记录,而且即使输入电脑,大部分也没有联网,所以没有所谓的数据共享。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每一台智能设备都与互联网相连,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人都上网。无论是订酒店、订机票、订火车票,几乎都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来完成的。而且因为使用习惯,大部分人会长期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比如订酒店、机票、火车票的应用。很少有人选择同时安装多个应用。
长此以往,个人相关记录积累在一个公司的数据库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被破坏或者被恶意使用,就有很高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就像今天的300条搜房记录一样。
以前很多人觉得个人隐私泄露无所谓,尤其是所谓电话信息、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等信息。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信息无处不在,尤其是现在所谓的移动应用,几乎都掌握了各方面的信息,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如果像300元这样把个人隐私全部暴露在公众面前,还是会有些不舒服。毕竟还有很多其他的。
没有人能预测个人隐私泄露后会有什么风险,但很多人因为隐私泄露而遭受损失的事实证明,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大家,但也意味着风险无处不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