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起源(“中国”的起源)
代表中国考据学全盛时期的乾嘉学派,有一个基本的学术命题,就是根据事物的名称去追寻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的祖国,“中国”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呢?
王武的“中国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铸造的著名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碑文记载,周成王追溯其父武王的遗言,“我留在中国”,让我在这个叫中国的地方定居。
周武王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今天我们无从得知,但至少这个名字在周成王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了。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今天的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与后世的“世界中心”大致相同。这是“中国”的第一层含义。
“中国”的演变历史
中国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以黄河中下游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大致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但这个意义上的“中国”取决于概念的演绎。什么是概念减法?就是我们的看哪些地区古人不算“中国”,通过减去这些地区,推断出当时古人认为的“中国”是哪些地区。
中国的第三层含义也包含在支票中。史记列举了世界八大名山,说是“夷中三,华中五”。位于关中的华山被列为“中国”。由此可见,司马迁所说的中国,也就是中大约2100年前的西汉所理解的中国,已经把中国北方的所有核心区域都囊括在中间了。
同时,“中国”还有第四层含义,即用来指代以华北核心区为统治基础的中央王朝。后来甚至可以指在南方建国的中央王朝,如定都南京的东晋,定都杭州的南宋。当“中国”被用来命名这样的领土时,当然往往远远超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所能达到的边界。
“中国”的第五层含义是随着中国人大规模向华北以外迁移而产生的。指的是国家版图内不断扩大存在空的主体群体,以及他们的文化,也就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地域。
中国与汉族的关系
万斯同主编的《明史手稿》在描述云南各土司辖区时总结说:“一般来说,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非汉族人的风俗习惯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明代的云南已经在“中国”的疆域之内,所以这里的“中国”显然是指有着不同于当地各土著群体的汉族和汉文化的地区。
“中国”的后两层含义是统一帝国的全境和帝国内部汉文明所覆盖的区域。这两层信息资源一直沿用到近代。这就是为什么英文中的中文既指“中国人”,也指“汉”。这不是外国人的误解。它确实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中国”这个词曾经有两个不同的含义,这两个含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互关联,但永远不能相互混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