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月饼是什么(常见的月饼口味)
中秋节临近,关于月饼的争论开始了:甜的,咸的还是甜的,苏的,广式的还是京味的。《网络名人》里的馅儿依然是经典传统。哪里有月饼,哪里就有战场。
跟随台湾和全国各地台湾的脚步,在看看中国最好吃最好奇的月饼在哪里。你家乡的月饼有上榜吗?
在古代,根据传说,中秋节开始了。那时候,月饼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到了明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也被视为团圆的象征。
流奶黄月饼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更多了,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酥脆月饼,馅有松子、核桃仁、瓜子、冰糖、猪油。它们又甜又香,又软又腻,不一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月饼。背后隐藏的历史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在我们90后这一代,去买月饼的年轻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礼节性的节日礼物。但是好吃的月饼也不在少数。不信你往下看!
众所周知,传统月饼有“京南广,东苏西云南”的说法,分为广式、苏式、京式、滇式四大派,几乎平分了月饼市场的半壁江山。
广式五仁月饼、莲蓉蛋黄月饼
占月饼行业不到半壁江山的广式月饼,是油光水滑的糖水皮的法宝,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月饼的最大标志。糖浆的质量决定了月饼的口感和外观。不仅如此,广式月饼里的馅料一定要厚。
广利泰最喜欢的是蛋黄莲蓉和红豆蓉,放出来都是金黄色的。莲蓉细腻的口感,唇齿间一小口就能融化,蛋黄的加入更添层次感。可惜因为广式月饼油多糖重的特点,我经常吃不到一半。(广州人经常一家吃一个)
很多广式月饼的保质期都是一两年,所以是大家平时送礼的首选。说不定明年家里就能找到去年剩下的广式月饼了!
五仁月饼——月饼行业的“黑洞”,尤其是里面的红绿丝,让人谈“丝”色变。不过广东人不背这锅,因为人家根本没吃过。正宗的广式“五仁”只包括杏仁、核桃、芝麻、橄榄、瓜子。而且很多“黑心”商家以次充好,导致市面上大部分五仁月饼都不是原味。
有见识的美食家会选择来自中国月饼之乡吴川的金九五仁月饼。馅料扎实,果仁又香又好吃。除了五仁和蛋黄,能吃到烧鹅和叉烧的广州人都是裹着馅儿,把月饼吃成了一道菜。
品牌推荐:金九月饼,广州酒家
苏-100-水果月饼,鲜肉月饼
苏式月饼,原名酥月饼,深受宝坻区人民的喜爱。他们有苏式糕点小家碧玉的感觉,是月饼界唯一能与广式硬皮月饼抗衡的代表。
它的酥皮呈金黄色,看起来很有光泽。咬一口,薄如蝉翼,酥皮掉下来,脆得掉下来。
苏式月饼分为甜馅和咸馅。甜月饼以烤为主,咸月饼多烤。说到苏式月饼的甜口代表,一家之主花旦一定是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芝麻椒盐、沙猪油,每一样都可圈可点。
咸口的代表是上海鲜肉月饼,烤着吃。台湾最喜欢的菜是新鲜出炉的,冒着热气的味道,一咬开肉汁就飞溅出来。上海每到中秋节前后,淮海中路的光明村、南京路的老大房都挤满了人。
喜欢“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人,在基本的鲜肉月饼上做了手脚,升级为小龙虾鲜肉、腌制鲜肉、蟹粉鲜肉和妥妥的网络名人风。
品牌推荐:知味观、杏花楼、老大房(鲜肉)
云南-鲜花蛋糕,云腿月饼
近两年,月饼界的新宠云南式月饼属于“大器晚成”,只出现在明末清初。滇式饼皮酥而不散,有“硬壳月饼”之称。最擅长就地取材,把云南盛产的花和云南腿包装成月饼。
浪漫风格的鲜花蛋糕,处理过的新鲜花瓣都包在心里。一入口,浓烈的玫瑰香味就抢了口,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口中萦绕,仿佛整个人都泡在了玫瑰浴中,香而不腻。
云腿月饼是宣威火腿中最好的部分,肥瘦相间的火腿,配以蜂蜜和猪油。肉香甜甜咸咸的,都不抢风头!腿馅也和玫瑰或蛋黄甚至松茸联手,包在一起,人气也随之水涨船高,走出逛云南。
品牌推荐:嘉华、潘季翔
北京风味——月饼馅——自来红
皇城根下诞生的京味月饼,价格不菲。糊状月饼,皮月饼配苏式酥皮月饼,最接地气的自带红自带白,各有千秋。
北京稻香村官方微博
老北京人更喜欢自来红,自来白。他们的名字来自不同的肤色。自酿红是用烫过的面条做的,是金黄色的。自美白是冷水面团,干净白。里面全是白糖,冰糖渣,坚果。(还有一个关于莱红和白白的美丽神话,说是玉兔仙子做的两色药,用来治病救人。)
如今的紫来红、紫来海在旧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桂花、绿丝等各种蜜饯相映成趣,质地更加酥脆可口。
品牌推荐:稻香村
港式-冰月饼,奶油月饼
很多人对港式月饼有一个误区,以为和广式是一类,其实不是。香港人对月饼有独特的看法。他们喜欢玩中西结合。冰皮月饼是最有说服力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