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福特汽车有哪些品牌)
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第一批250辆福特T型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销售。1928年,应孙中山的邀请,福特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销售机构。1979年,邓公经济访美的第一站也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亚特兰大的工厂。
福特在中国销售汽车已经有106年的历史,但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福特仍然只是一个汽车品牌。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福特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福特不仅是一个百年汽车家族企业,它与中国的缘分也跨越了一个世纪。
然而,中国私人汽车消费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年。多方几个人对汽车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自己的车和朋友的车的体验上。至于各个汽车品牌背后的故事和魅力,就像国内刚刚兴起的汽车文化氛围一样,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同样,那些坐在大洋彼岸迪尔伯恩福特总部办公室里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者也没有清晰的印象。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两年福特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数字一直在下降,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数字背后的很多东西。比如为什么中国消费者不想买自己引以为豪的F-150系列皮卡。
1906年的历史背后,福特与中国用户之间还有多少距离和未知?
带着这样的疑问,作为第一批走进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部大楼的中国汽车媒体人,我走进了这座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建筑,以及福特汽车公司在底特律的工厂、博物馆、火车站,一探究竟。
一、亨利·福特二世总部大楼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多次开车经过迪尔伯恩的福特总部大楼。这座建筑位于底特律市中心的主干道和机场旁边。你很难忽略这座建筑上醒目的福特二字,但遗憾的是,在福特与中国结缘的106年间,真正走进这座建筑的中国人并不多。
建于1956年,福特汽车总部大楼的真名是“亨利·福特二世世界中心”,直译为“亨利·福特二世世界中心”大楼。
为什么是亨利·福特二世?事实上,大部分中国人对福特的认知除了汽车,都集中在亨利·福特本人身上。比如中学课本里,你会学到他发明推广的流水线和第五天。在《美国简史》的阅读中,你会知道他是唯一入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前100人的企业家。如果你对上世纪初的工业技术感兴趣,你可能知道他和爱迪生之间的有趣故事。
但是亨利·福特二世呢?如果你不太了解美国汽车历史,你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福特汽车总部大楼以他的名字命名,而不是以他的祖父亨利·福特的名字命名。
28岁正式接手福特的年轻人亨利·福特二世是亨利·福特的孙子。25岁时,他被从军队召回家族企业。迎接他的是福特成立以来最大的“烂摊子”,混乱的管理,失败的经营,昏庸的暮年老福特。这家美国汽车公司曾引以为豪,1945年已经病入膏肓。然而,这个年轻人比他的祖父更有野心和智慧。在与贝内特明争暗斗三年后,他终于在1945年9月20日成为福特真正的新一代掌门人。
1945年至1987年,也成为福特商业史上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在亨利·福特二世的领导下,福特汽车公司真正成为了一家管理卓越、再次改写世界汽车历史的公司。在当年彼得·科利尔写的《福特家族》一书中,这位将福特汽车公司从深渊中拯救出来的年轻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亨利·福特二世掌权30多年后,实现了整个福特公司的现代化,福特公司于1956年正式成为上市公司。福特的上市股票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股,另一类是b股。只有福特家族的成员才能持有b股,这样福特家族控制了公司40%的股权,始终持有福特汽车公司的控制权。
过去的40年,对于福特来说,是一个真正辉煌的时代,比如,传奇跑车野马的诞生,电影《福特vs法拉利》中福特GT40在欧洲的辉煌,福特的全球扩张,不断收购品牌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公司,等等。毫无疑问,亨利·福特二世将整个福特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所以60多年前,当位于迪尔伯恩的福特汽车总部大楼建成时,以亨利·福特二世命名,也是实至名归。
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亨利·福特二世领导下的福特汽车凭借一系列经典车型成为美国消费者最信赖的汽车品牌。福特推动美国汽车消费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开拓精神,在亨利·福特二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第二,乔·辛里奇松了一口气
“作为全球汽车业务总裁,我有幸以更快的速度帮助中国协调总部的资源,让中国业务重回正轨。”
这是乔·韩瑞麒在福特汽车总部首次接受来自中国汽车行业的媒体采访。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福特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时,他给出了非常强硬的回答。
因为对于中国市场,他真的屏住了呼吸。
乔·韩瑞麒于2009年至2012年在上海工作,负责福特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当然主要是在中国。joe hinrichs,会说几句中文,对中国市场非常熟悉,很有感触。他也是福特“1515战略”的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客观来说,“1515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为福特在中国市场带来了至少五年的增长奇迹。
但在2012年12月1日,随着福特一系列全球人事调整,他被调任福特美国总裁一职。在当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他的这句话现在值得回忆:“对我来说,负责福特最重要的美国市场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在福特中国正在发力的关键时刻离开,对我来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终于到了全球汽车业务总裁弥补遗憾的时候了。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福特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时,他坚定地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唯一一个直接向我汇报的单一国家市场。要知道就连北美市场也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几个国家,可见福特目前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福特中国团队可以更专注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他们最受欢迎的产品。”
乔·韩瑞麒说得很直接:“我在中国的这些年,福特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记忆。‘1515战略’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正视这些困难。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成立新的团队,以更快的速度解决。我们对重回正轨非常有信心。作为全球汽车业务总裁,我有幸以更快的速度帮助中国协调总部的资源,让中国业务重回正轨。”
据《童继仁汽车评论》报道,福特汽车业务的最高管理者具有中国市场的工作经验,并且非常坚定地授权和支持福特中国本土化团队的工作,这对于福特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尤为可贵。中国业务回归轨道不仅包括短期的销量和盈利能力的回归,还包括中长期的产品和R&D的整体本地化布局。
至少,福特汽车业务的决策层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甚至非常清楚问题是什么,如何在短期和长期内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有序推进和改善业务状态。
与此同时,在福特汽车总部工作的普通美国员工也同样对中国市场充满好奇和关注。
我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何芳应邀在福特汽车总部为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福特员工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分享会,介绍中国社交媒体和汽车市场信息。虽然会议通知一周前才发出,但会场依然座无虚席。从整个沟通和分享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不同部门的员工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市场的愿望,以及他们对福特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担忧。
从某种意义上说,双方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沟通。东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造成了世界上两个最大地区的汽车市场从产品到品牌到用户的巨大认知差距。甚至一些在福特总部工作多年的中国员工,面对国内市场和整个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都表示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节奏。
这种交流,就像中国汽车媒体从未参观过福特汽车总部大楼一样,需要创造更多的“第一”,促进相互了解和再认知。
至少,现在一切都开始好转了。
3.福特不是汽车品牌。
底特律西郊的卫星城之一迪尔伯恩,100年前只是一个800多人的小村庄。自从1917年福特汽车公司总部搬到这里,它已经成为美国著名的汽车城之一。在美国经济陷入困境的20世纪20年代,福特公司5美元的日薪和每周5天的工作制吸引了无数美国人来到迪尔伯恩,开始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如果你认为福特汽车公司只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之一,或者只是一个汽车品牌,那只能说你对这个家族企业在整个底特律法律乃至整个美国人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还不够了解。
在迪尔伯恩,福特汽车公司拥有大片土地。这里不仅有福特汽车公司的总部大楼,北美所有的主要产品设计和R&D中心,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商,还有亨利酒店,博物馆公园等等,都属于福特家族。100多年来,福特家族对公益事业的长期投入,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投入,也让福特品牌在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超过了汽车。
亨利·福特医疗系统(Henry Ford Health System,HFHS),由亨利·福特本人于1915年投资成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总部位于福特所在的密歇根州迪尔伯恩,是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
这家医院有多大?事实上,亨利·福特医疗集团包括6家综合医院、40家独立医疗中心和9家独立急救中心。该集团拥有23,000多名员工和2,119张住院病床。每年接诊患者约320万人,住院患者10万余人,手术台8.8万余台。这家100年前由亨利·福特捐赠成立的医院,目前在癌症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胃肠疾病、老年医学、妇科、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肺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该医疗集团2013年的收入为45.2亿美元。与此同时,医院在社区慈善服务上花费了4 . 81亿美元,在医疗援助上花费了3 . 15亿美元。
1936年,由亨利·福特的儿子埃德萨尔·福特创立的福特基金会,也是目前美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从1936年2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到现在125亿美元的规模,基金会从未向外部募集过资金,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80年来其所持福特股份的变现和投资。整个20世纪下半叶,除了少数几年,福特基金会的资产和支出在美国所有基金会中排名第一。福特基金会对美国社会的贡献主要在教育、科学研究、种族问题和公共艺术领域。
在振兴底特律方面,福特汽车公司最近斥资9000万美元买下了底特律的密歇根中央车站大楼,见证了底特律的兴衰。这座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的180万人急剧下降到最近的60多万人。火车站大楼于1988年正式关闭,成为美国汽车城衰落的象征。近两年来,随着福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重返底特律市区、复兴这座城市的期待终于从福特购买这座60万平方英尺的废弃建筑开始。
据悉,福特汽车将斥资7.4亿美元对密歇根中央车站及其周边社区进行全面改造和恢复,包括一座废弃多年的图书馆,将其打造成美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工程开发中心,并在大楼顶层设立一家高端酒店。建成后,整个建筑和相关园区将能够容纳约5000名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开发人员。
在底特律逗留期间,福特汽车公司带我参观了正在建设和翻新的密歇根中央车站。在现在还在装修的车站里,你可以想象这里的拥挤和辉煌时期,尽管那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但是随着福特在底特律市区的不断投入,我也发现这两年底特律市区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辆福特投资的ARGO AI自动驾驶测试车停在密歇根中央车站入口处。福特汽车自动驾驶子公司首席运营官约翰·里奇(John Rich)也介绍了福特对未来自动驾驶领域的规划和愿景。就像这个正在改造的密歇根中心站,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对整个汽车行业和出行领域的改变,不亚于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一次彻底重建。
是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福特在美国所代表的是百年来对汽车、教育、健康、慈善事业发展的不断推动,以及未来在自动驾驶、智能出行领域的不断创新。它是一个代表时代开拓精神的家族企业,是一个不断自我进化和社会受益的过程。
4.一百年来从未停产的工厂。
在美国工业史上,只有一家工厂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大萧条,但从未停产。它是底特律的福特胭脂工厂。自1918年成立以来,101年间,百万辆福特汽车从荣格工厂驶下总装线,从最早的T型车、A型车到福特V8、野马,再到现在每天1200多辆的最新款F-150皮卡。无论汽车产品如何变化,制造技术如何创新,这家工厂从未停止。
而且越来越快了。
2019年,全球汽车市场或多或少遭遇市场下滑。作为全球最大和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经历了当代汽车史上最大的新车产销负增长。许多汽车制造商遇到了产能过剩和工厂停工的困难。但在大洋彼岸的荣格工厂,依然保持着周一至周五10+10,周末单班10小时的生产节奏,每年生产约25万辆福特F-150皮卡。
毫无疑问,在中国市场遇到困难的时候,福特的信心来自于F系列卡车。2018年,福特F系列卡车在全球市场共销售107.5万辆,连续42年位居北美最畅销卡车系列第一。F系列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2700万辆。作为自行车平均价格接近5万美元的产品系列,仅在2018年,福特F系列卡车就为福特带来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收入,福特在全球汽车产品中的主要利润也来自该系列产品。
荣格工厂是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最重要的F-150制造工厂之一,也是目前福特在北美最注重环保、智能和可持续制造的工厂。在过去的101年中,Jung的工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资源、能源回收和再利用系统方面投资了近20亿美元。比如全厂屋顶种植了4公顷以上的绿植,不仅减少了暴雨径流,还具有隔热制氧的功能,屋顶本身的寿命提高了一倍以上。荣格工厂装配车间的绿色屋顶每年可以吸收400万加仑的雨水,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隔离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整个工厂的能耗水平。
由于美国和中国在消费习惯、排放税、道路和停车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福特在北美市场的很多畅销产品在中国都属于小众车型,比如F-150皮卡、野马跑车、全尺寸SUV Expedition、林肯领航员等等。这也使得很多中国消费者对福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更多来自于福特欧洲旗下的轿车和SUV产品。但无论福特还是旗下林肯品牌,未来都会更加注重适合中国的本土化产品的R&D和本土化配置。
事实上,与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相比,福特的产品结构和技术覆盖面明显更广。得益于福特在欧洲长期的整车制造和开发经验,福特可以兼顾皮卡、全系列SUV、商用车、轿车和性能车在北美和欧洲的技术储备。“1515战略”在中国新车消费增长期的成功,也主要归功于福特全面的全球技术和车型储备优势。
但在未来中国市场的竞争中,福特仍需尽快加快本土化产品的开发进度,以其全球优势的SUV和轿车产品技术结构为基础,基于中国用户对产品造型、内饰设计、配置、科技网络化、智能化的独特要求,同时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才能在未来中国新车市场激烈的存量竞争中逐步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101年没有停产的底特律荣格工厂,不仅是福特的整车厂,也是美国汽车工业100多年发展史的真实缩影。2020年,一款全新的福特F-150混合动力皮卡将在这里投产,未来还有福特纯电动皮卡产品,也将从这里驶下生产线。从百年前的T型车到今天的混合动力F-150皮卡,荣格工厂本身就是福特不断追求开拓精神的一个缩影。
这不是汽车博物馆。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我的团队参观了很多世界知名的汽车博物馆,比如奔驰汽车博物馆、Milus汽车博物馆、英国汽车博物馆等等。但从来没有这样的汽车博物馆,让我真切感受到收藏展区带来的震撼。
因为,这不是汽车博物馆,这是亨利·福特博物馆。
没错!这个博物馆的名字里,本身就没有“车”字。这座48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也可以称之为博物馆)原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先生的研究所——绿野村。1929年,亨利·福特正式创办了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它也是美国最大的室内和室外历史博物馆。
在宣传资料中,博物馆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在这个博物馆里,有100多万件展品,2600多万份文献,涉及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发电机械、日常工具、美国人的生活变化,甚至家居陈设等等。该馆包含六个主题:汽车及汽车工业的演变、面向驾驶员的路边商业和娱乐设施的发展、娱乐驾驶、汽车广告对文化的影响、汽车设计的审美影响、如何让你的汽车有自己的风格。
你可以在这个博物馆里找到它们,无论是最古老的水车,没有车顶的汽车,还是第一辆在月球上行驶的汽车。一些历史瑰宝也在这里,比如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乘坐的总统豪华轿车,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不肯让座的大巴,福特生产的第1500万辆T型车,大胆创新却只留下的原Dymaxion house,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车阿勒格尼等。
如果你结合这个博物馆,回忆一下福特医疗集团、福特基金会,甚至是斥资7.4亿美元重建的密歇根中央车站,你会发现,无论是亨利·福特、亨利·福特二世,还是现在福特家族的掌门人比尔·福特,这个家族中没有一个人局限于某个汽车制造商或某个汽车品牌运营商。跨越百年的三代人,也是美国汽车工业、现代企业、慈善基金制度乃至一座城市重建的见证人。即使是有着90年历史的亨利·福特博物馆,其实也是整个美国100多年来旅行方式和工业化的忠实记录者。
至少在大洋彼岸,在福特的名下,不仅仅是汽车。
六、更多的中国,可以有更多的福特机会。
很多合资品牌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其实和中国新车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周期有关。
中国新车市场的区域差异和不断变化的消费升级需求也在不断改变着中国新车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一线二线城市消费趋于成熟和高端,奢侈品牌销售占比接近甚至超过部分欧洲发达市场。然而,在更广泛的深度市场和区域及县域市场,新车消费者也在随着区域内新生代人口规模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而快速变化。
要适应中国新车消费市场的剧烈变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自主品牌产品更加“中国化”。我们说的“中国”,并不是指通过粗配、降低销售价格来迎合市场,而是要满足中国不同区域市场、消费成熟度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同样的SUV产品,富特易虎和凌捷代表了用户在两个不同需求阶段的选择偏好。我们无法用“好”和“坏”来衡量这些产品的区别。
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满足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这也给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如大众和丰田,知道如何用全球不同区域市场偏好的产品来满足中国的差异化消费需求。比如大众在中国有一汽-大众VW品牌产品线,也有迎合北美和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上汽大众VW品牌产品线。同时,两家合资公司还经营着斯柯达和捷达这两个定位差异明显的比较务实的品牌。
福特的老对手通用汽车,在中国只有SAIC一家合资伙伴,却同时拥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宝骏、五菱等多个品牌,不同纬度的产品,甚至很多中国消费者都不再把别克当做美国汽车品牌。至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上汽通用从未宣传过别克品牌的美国属性,它更像是一个植根于中国,伴随中产家庭成长起来的中国汽车品牌。
所有成功的例子都指向一个方向——更中国化。从产品本身,到营销、传播、品牌形象塑造、用户关系维护,都需要更加中国化、本土化,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想法,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用车场景、生活习惯。
连续两年市场下滑后,福特汽车公司至少开始在“更中国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中国业务直接向全球汽车业务总裁汇报;中国聚集了更多本土化、了解中国市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带领团队争夺市场;在产品研发、规划、市场定义等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具有丰富本地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士。在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福特在短期、中期甚至长期都变得更加“中国化”。
事实上,童继仁汽车评论认为,任何跨国汽车厂商要想在中国市场生存,并在未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是在北美、欧洲和中国拥有一定市场份额和完整产品线的全球性汽车厂商。只有区域性的强势汽车厂商,无法满足中国新车市场消费趋势的快速变化和复杂的区域消费差异带来的竞争压力。铃木的退出,PSA和雷诺在中国市场的衰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福特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两条腿走路的技术路线,有助于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但福特在中国的前瞻性和基础产品设计以及R&D的整体实力太弱,这也是其近两年在中国市场遭遇重大挫折的根本原因。《童继仁汽车评论》认为,福特在华销售和营销团队的本土化短期内可以帮助福特在中国市场止跌企稳,但长期来看,仍需在前瞻性设计、产品设计、定义、开发等诸多重要环节加快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配置,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从产品的根本环节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福特在大洋彼岸的品牌故事和开拓精神,只有通过新车型、新产品带来的销量和用户的增长,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和福特汽车的中国用户所知晓,才是福特在美国“超过汽车”实力的真正根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