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成都市内红色教育基地(成都建川博物馆)

成都剑川博物馆(成都红色教育基地)

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第四批国家博物馆等级评定结果,成都博物馆、剑川博物馆等74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至此,成都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已达20家(一级6家,二级7家,三级7家)。

近年来,成都的博物馆数量众多,其服务水平、管理和科研能力也日益提高。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习惯,这反映了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有博物馆15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9家,非国有博物馆109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城市之首。成都的这些非国有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风格,刚刚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剑川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聚落式博物馆群”打破了传统单一博物馆的局限。

剑川博物馆创建于1999年,旨在“为和平收集战争;为将来收集经验教训;为和平收集灾难;“传承和收集民俗”是办馆的主要目的。自成立以来,已建成开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红军长征等32个主题场馆,累计收藏1000多万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4790件。

剑川博物馆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的概念,优化整合了诸多资源,汇集了多业态文化和服务设施,从而打造了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收藏交流、旅游休闲、影视拍摄、艺术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博物馆和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

自建立以来,该博物馆已接待了2000多万游客。成为弘扬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文化名片。先后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工程、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亚洲十大优秀民间博物馆、中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荣誉奖项。

离成都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建一个独立的博物馆,很难吸引一定规模的游客来这里参观。因此,策展人樊建川引入了“聚落型博物馆群”的概念,通过集群式的规模组合,打破传统单一博物馆的局限,将大型博物馆群的功能最大化。这种空的集聚和主题的专业化、差异化,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产品选择,也提升了博物馆的关注度。

剑川博物馆聚落一角

紧跟时代,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让更多年轻群体重温民族记忆。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帮助城市文化走向世界?正如单霁翔所说,文化需要向大众开放,融入大众生活,借用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

据了解,策展人樊建川不仅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个人微博、建川博物馆官方微信等渠道宣传博物馆,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Tik Tok、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认识建川博物馆国家记忆,其个人魅力也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建川博物馆。

策展人范剑川

剑川博物馆作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开创者之一,已成为集投资管理、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场馆建设、展览展示建设、展品提供、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文化旅游服务机构。先后完成了海南文昌文化公园、青岛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陕西付梅战役纪念公园、云南松山战争纪念公园等多个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展示和展览。

其所在的安仁镇成为目前唯一的“中国博物馆小镇”。

剑川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安仁镇古街、古宅、农业园区的开发利用,使安仁镇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热点,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博物馆小镇”和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为当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都要靠博物馆来体现其独特的内在气质。博物馆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更加稳定,博物馆里沉淀的东西才是它不断发展的动力。”剑川博物馆文化宣传部长魏建民告诉记者,明年7月1日,体量最大的剑川综合展厅也将建成对外开放。“樊建川馆长的终极目标是建设100个博物馆,在传承社会先进文化、提升城市气质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剑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背后,表明成都文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是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市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提升文化幸福感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创新、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的天府文化对大众的巨大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