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衢州中专(衢州第二中学)

衢州第二中学(衢州中专)

10月27日,一则名为《衢州二中附近又多了一条博雅路》的消息引发了衢州二中校友的集体回忆潮。

衢州二中1987年校友徐军摄

为积极融入衢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挥衢州二中“美丽校园”“魅力景区”的特色和优势,扩大衢州二中对接全域旅游成果,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进“南空圣地、衢州礼遇”城市品牌建设。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衢州市地名办将衢江北路学院桥东起点交叉口至民航大道与衢江北路交叉口路段更名为博雅路。

10月27日,《衢州晚报》第二版

经过65年的办学历程,尤其是近年来,衢州二中致力于回归教育的原点。衢州二中在倾听历史脉络、紧盯南空圣地教育底蕴的基础上,借助儒家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绿色低碳教育等校园文化三大基石,逐步探索出一条文科教育之路,明确了文科教育方向,提出了培养“文科二中”的办学目标。博雅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广博、兴趣广泛、举止文明、气质高雅、人格完善的“知识高雅的人”,树立“品行高雅、举止优雅、谈吐优雅”的教师形象。经过多年的努力,衢州二中的“文科教育”在中心得到了外化和内化。学校的师生有自己独特的“博雅”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校教学楼命名为“博文楼”和“博学楼”,学校指定的教育用水命名为“博雅水”,学校的“博雅池”是校园标志性景观之一。“博雅路”的命名与衢州二中的校园文化和建筑风格不谋而合,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博雅教育”圈子。

博雅路示意图(根据百度地图)

博雅路起于曲江北路与书院桥东路口,止于民航大道西口,全长1800米。

路名“博雅路”的意思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和一个优雅的人”。体现了衢州二中培养学生知识广博、兴趣广泛、举止文明、气质高雅、人格完善的教学理念。

衢州二中鸭池

消息发布后,引发了衢州二中不同年代校友的回忆和感慨。

周筱云(南京),衢州二中1983届校友:

我在衢州二中读书的时候,二中周围都是农田,衢江就在校园后面。记得当时食堂后面有个后门,只允许一个人通过。出门后有一条被踩出来的小土路,直通曲江,旱季沿河有一片宽阔的碎石滩。下课后,我们常常从后门溜出校园,在河边坐一会儿,或寻找可爱的鹅卵石,或在曲江里游泳,或拿一本背上有字的英语书。远远的,校园广播里传来《少年朋友来相会》这首歌,这一幕至今历历在目。岁月变迁,城市更新,不变的是记忆深处的第二个影像,它承载着我们童年的梦想。

当年的小土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博雅路,见证了二中几十年的发展与辉煌,也见证了来自二中的优秀学子。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却永远记得二中的青葱岁月。

1985年衢州二中校友顾凤龙(广州):

刚进二中校园,一种特别敬佩的感觉油然而生。有花,树和开放的操场。老师可以不时指导学生在操场上制作飞机模型。这让来自农村学校的我很开心。我们班农村孩子比较多,数理化成绩还可以,但是英语语文差一点,我英语更差。每到寒暑假,班主任潘老师就主动给我们同学补课,直到高考前夕才跟上其他班级的进度。那一天,我印象深刻。现在,我的母校已经从一个“美丽的校园”成为衢州的“魅力景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博雅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广博、兴趣广泛、举止文明、气质高雅、人格完善的“知识人”!君子”,这条路的名字,正是学校多年来推行的“博雅教育”理念的体现。

周志豪拍摄的衢州二中1995年航拍照片

宋(珠海)衢州二中1986届校友:

周末放学回家,我们一群男生约好从学校后门出来,沿着河边小路往城里走,边走边玩。多开心啊!那时候,母校后门的河边草地,曾经是我们这些受电影《少林寺》影响,沉迷武术的人的“习武之地”。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还是在这片河边的草地上。总有人在下课后拿着书默默苦读,直到夕阳倒映红河。有些人只是静静地坐在这里,看着河水流动,橘红色的森林里充满了晚霞...现在,这里铺设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降噪沥青路,绕城而行,依然沿河向北延伸。右边,还是我的母校——衢州二中!

衢州二中博文楼

余智骁(京),衢州二中98届校友;

二中周边的临江路段改名为‘博雅路’,很有意义。这个名字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幽雅之美。我的大学母校北京大学,在未名湖畔矗立着一座古塔,名为博雅塔,沿路由北向南呼应,相映成趣。既让人觉得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又让人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衢州二中98届校友余晶晶(杭):

优质高中很多,但像衢州二中这样环境优美的不多。在300英亩的校园里,大约有180种光树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还有百年以上的降香黄檀、罗汉松、银杏。每年春天和夏天,成千上万的苍鹭住在学校里。回顾我的学生时代,我非常感激。茂盛的植被给了我美丽的启示。据了解,校园外被曲江环绕的一段路被命名为“博雅路”。这个名字很美,美是有意义的。“博学笃定,好问近思”是衢州二中一贯的学风,也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高期待。

衢州二中2007届校友郑汝元(北京):

曾几何时,我和同学走在熟悉的校园路上,意气风发,畅谈理想,憧憬未来。对于二中的校友来说,多年前的学习场景历历在目。博雅路的更名,是二中文化的发展,也是南空文化的传承,让一代又一代的二中学子更好地记住母校培养的“知书达雅”的教育理念,督促学生努力成为“知书达理的优雅之人”。作为二中的校友,我为博雅路这个名字感到深深的兴奋和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