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霸王龙的信息(恐龙档案18)
即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约685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霸王龙,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物种之一。化石分布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是霸王龙中最大的。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高4米左右。最高臀高可达5.2米左右,最高头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长约1.55米。咬合力一般在9-12万牛顿,嘴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它也是最大的食肉恐龙。
1902年,美国恐龙化石收藏家巴纳姆·布朗(barnum Brown)在美国蒙大拿州黑尔克里克(Hale Creek)发现了一具巨型食肉动物骨骼。当时是国史馆馆的工作人员。接下来的两个夏天,他陆续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出骨架。因为骨头相当重,他做了一个由马拖着的特制雪橇,把骨头运到附近的路上。他发现的是第一只霸王龙的骨骼。
2004年,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早期暴龙总科物种——齿龙,其化石发现于中国易县群。和许多在义县群发现的恐龙一样,帝龙的身体有一层覆盖物,被认为是原始的羽毛。此外,人们还发现体型较大的霸王龙也有羽毛,比如华丽的羽毛王龙。霸王龙和霸王龙的其他近亲也被认为有类似的原始羽毛。然而,在加拿大和蒙古发现的成年暴龙化石具有罕见的皮肤标记,由典型的卵石状鳞片组成。也有可能年轻个体身体的某些部分覆盖着原来的羽毛,但长大后脱落,最后身体缺少间隔物,就像许多现代大型哺乳动物一样,如大象、河马和大多数犀牛。根据霍尔丹定律,与身体大小相比,大型动物的表面积所占比例较小,它们释放的热量处于较高的温度,而它们吸收的热量处于较低的温度。因此,成年霸王龙更容易保持体温。大型动物由温暖的环境进化而来,用来隔热的羽毛会将过多的热量留在体内,造成体温过热。因此,大型霸王龙恐龙,如霸王龙,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羽毛,以适应温暖的白垩纪气候。
上图是幼年霸王龙恢复的图片。古生物学家认为幼年霸王龙身上覆盖着羽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