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大三元(尼康Z大三元镜头的实力)
尼康作为国际知名相机品牌,拥有众多知名相机和镜头产品。从单反到微单,尤其是2018年进入全画幅微单相机系统后,尼康带来了全新的Z卡口。无论是Z卡口的全画幅相机,还是Z卡口的镜头组,尼康的新品总能给用户带来惊喜。今天我们就带着尼康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和Z卡口大三元镜头,来体验一下它们在拍摄时的魅力。
尼康Z卡口的大型三元镜头
2018年,与尼康Z6、Z7全画幅相机一起推出了Z卡口系统。新的卡口系统具有更大的内径和更短的凸缘距离,因此可以帮助镜头实现更好的设计,带来更好的画质和更好的拍摄体验。现在尼康Z卡口的大型三元镜头已经组装完毕,分别是Z 14-24mm f/2.8 S、Z24-70mm f/2.8 S和Z 70-200 mm f/2.8 VR s。
尼康Z 14-24mm f/2.8 S镜头是Z卡口发布的最后一个镜头,它的变化也是最明显的。相比之前的F卡口14-24mmF2.8镜头,Z 14-24mm f/2.8 S依然是超广角镜头。它的重量减少到650g,比之前的镜头轻了35%。前镜头组的“大灯泡”设计也被彻底改变。现在可以配合112mm滤镜使用,当然后置滤镜也可以。
Z 14-24mm f/2.8 S镜头采用STM马达设计。除了安静对焦外,对焦速度明显提升,对焦更精准,更能适应尼康微单相机进行视频拍摄。如果你是风景摄影、卫星空摄影、城市建筑摄影的爱好者,那么这款超广角相机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尼康Z24-70mm f/2.8 S是Z卡口三大要素中第一个发布的。这个镜头的音量控制很到位,比之前F卡口的同规格镜头要轻很多。连接到Z5、Z6、Z7、Z6II、Z7II的机身上也不会感觉头重脚轻。Z24-70mm f/2.8 S的重量为805g,也是一款非常轻的镜头,可以轻松满足用户长时间户外拍摄的需求。
Z24-70mm f/2.8 S镜头采用15组17片的结构设计,包括2片低色散E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镜片采用纳米晶镀膜和抗反射高清镀膜,前后镜片采用氟镀膜,因此可以在色散、衍射、防眩光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个镜头无疑是Z卡口大三元镜头中最应该入手的一个。
尼康Z 70-200mm f/2.8 VR S是大三元中的中长焦镜头,也是一款拥有全新光学设计的镜头。它采用了18组21个光学设计,包括6个低色散ED镜片,2个非球面镜片,1个萤石镜片,1个蓝色高折射SR镜片,具有纳米晶体涂层和抗反射高清ARNEO涂层的镜片,以及氟涂层前置镜片。用料奢华,效果也非常明显。
Z 70-200mm f/2.8 VR S镜头即使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依然拥有出色的画质。这枚镜头重量为1440g,长度为220 mm,虽然用微单相机进行了优化,但仍然没有明显的便携性。对于喜欢拍摄野生动物和长焦图片的摄影师来说,这个镜头绝对是必备的。
用Z卡口系统相机充分发挥实力。
目前尼康的Z卡口系统产品越来越丰富。除了巨大的Z卡口系统镜头,机身还推出了Z6、Z7、Z5、Z6II、Z7II五款全画幅产品。Z6II和Z7II两款相机是Z mount系列的最新产品,也是尼康刚刚发布的产品。这两款产品都有一定程度的升级,包括视频和配置,以及机身设计,所以更适合相关用户。
今天我们用尼康Z7 II用Z卡口三元镜头体验一下。尼康Z7 II采用4575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设计,视频规格升级至4K 60p最高,连拍速度提升至最高10帧/秒,支持人眼和动物眼的焦点识别。这次尼康好心采用了SD和CFexpress(兼容XQD)卡槽设计,可以使用Type-C接口给相机供电,或者边拍边充电。
红色截图区域
屏幕截图区域放大显示
475万像素,属于目前相机市场高像素的梯队,可以带来非常丰富的细节和高分辨率。尼康Z卡口三元镜头的优势在于,无论是哪种镜头,都能完全满足高像素相机拍摄的需求,带来精彩的画面。当然尼康Z7II也很优秀,它的画面细节真的没有让我们失望。
当然,除了分辨率之外,尼康Z7II的JPG文件性能也非常不错,其直接色彩还原非常准确,这意味着电脑中的双EXPEED 6处理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机内处理、配色、包装的过程中,没有改变景物原有的颜色,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相机会调得太亮或者颜色会有偏差。
可见尼康Z7II能够带来出色的画质体验,在拍摄过程中也能提供出色的操控表现。这款相机采用双卡槽设计,用户可以选择自己买得起的存储卡类型。相机的按键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甚至单手操作也完全可以。折叠触摸屏可以明显提升用户的操作和取景体验,所以以升级后的性能来看,尼康Z7II绝对是搭配Z卡口大三元镜头的最佳选择之一。
回到镜头本身,尼康的三款Z卡口大三元镜头都有着出色的画质,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拍摄,也依然能保证出色的画面感。无论是广角端还是长焦端的表现,都不容易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如果用户选择的是尼康Z-mount系统的相机,那么无论这三个镜头哪一个都值得入手,如果预算足够的话,笔者建议一次性入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