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投行里的“大摩”、“小摩”(大摩小摩)

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中的“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士丹利”)

提示:点击“直接投资银行”,加入投行精英圈。

首先,我们来合并一下相似项。JP Morgan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摩根大通,但摩根大通不是摩根士丹利,而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华鑫简称摩根士丹利华鑫。这样一来,上面九个和连连看一样容易混淆的名字,实际上只对应了四家公司: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上投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华鑫

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都属于摩根财团的子公司摩根银行。当时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摩根(John Morgan)约翰·皮尔摩根(John Piermorgan,1837/4/17–1913/3/31),美国大银行家,参与了通用电气(GE)的合并,卡内基公司的整合,美国多条铁路的建设。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爆发时,美国政府认为全能银行是导致大萧条的原因,于是出台了禁止商业银行同时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法案,即禁止金融混业经营。在这种背景下,摩根银行一分为三,JP摩根成为纯商业银行,摩根士丹利成为投资银行,即券商,另一家摩根负责海外业务,1990年被德意志银行收购。

当时的摩根大通前身摩根大通,2000年并入摩根大通,不再独立存在。现在的摩根大通是2000年摩根大通银行和弗莱明集团合并的产物。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集团之一。2005年底,该集团与美国第四大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合并。摩根大通银行是其在中国的注册名称。在国外叫摩根大通。经纪人习惯称之为小莫。所以,现在JP摩根=摩根大通=小莫。

摩根士丹利曾是摩根银行的投资部门。《禁止金融混业经营法案》出台后,创始人亨利·斯特吉斯·摩根(Henry sturgis Morgan)和哈罗德·斯坦利(Harold Stanley)(这也是摩根士丹利名称的由来)带领原有的投资银行业务团队建立了摩根士丹利的前身。摩根士丹利真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并购业务改了名字,直到2000年才改回来。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翻译为Morgan Stanley,券商称之为摩根士丹利。凤凰卫视的台长华·曾在该公司实习。我也在网上看到有人翻译成摩根士丹利。当然,,这个名字和史丹利复合肥无关。

摩根士丹利是上海知名的合资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总部位于大浦东,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大股东上海国际信托出资51%,二股东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资产管理出资49%。仔细了解这家公司的人会发现,摩根士丹利并不是由摩根大通直接控制,而是由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弗莱明资产管理公司控制。也就是说和摩根大通有关系,但还是隔着那一层。目前,SITC摩根旗下有38只基金,资产规模高达1042亿元,在业内94只基金中排名第13。属于老牌大型基金公司,发展势头已经直逼行业龙头华夏。

摩根士丹利华鑫,业内称为摩根士丹利华鑫,是深圳的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的巨场基金,2008年6月股权转让后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由5名股东出资设立,分别为华信证券39.56%、摩根士丹利37.36%、深圳赵蓉投资公司10.99%、汉唐证券6.59%、深圳中基实业5.49%。大摩华鑫目前有17只基金,资产规模152亿元,行业排名第49位。二股东还是需要更加努力的支持。

总结一下: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以前是一家,现在各有各的家,分别在中国间接或直接控股基金公司。上海SITC摩根基金和摩根大通是一家人,深圳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和摩根士丹利是一家人,关系是不是一瞬间就清楚了?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资银行molv

几年了,投行闪光,投行女洗闪光,汇聚投行精英,直击投行资讯!

长按-识别-关注“投行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