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北京深圳机票预订)原米寨2020-10-13 14:44:06
一个
在今年9月最新的城市房价排名表中,深圳以均价76720排名第一,北京以均价64081排名第二。
一年前的9月,北京65318均价第一,深圳64675排第二。众所周知,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深圳比北京贵?第二,北京有没有可能接力上来?国庆节期间,我回到了北京。我在北京住了很多年。两年前从北京来到深圳定居。我对这两个城市非常熟悉。这一轮深房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超越北京成为全国TOP1,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深圳比北京贵?国庆回北京,除了走亲戚,我也在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2
对比:变化国庆期间,去了海淀、朝阳、西城、通州。我惊讶地发现,北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风景和建筑几乎和两年前我离开时一样。海淀依旧,朝阳依旧,东四环边上的烂尾楼依旧矗立在那里,通州依旧是城乡结合部,北京仿佛凝固了。当然,我还没有踏遍北京的每一个区域。北京的一些地区肯定会有变化,有的建了新楼房,有的拆了。但是,相对于一年一点变化,三年一大变化,深圳,甚至广州,北京这些到处都是工地的城市,变化太慢了,就像一个慢热的中年人,在不停地变化。依然能感受到北京的雄伟和强大,却感受不到新鲜的活力。近年来,争夺城市霸权的是活力和变化。每一个二三线城市都纷纷建设新区,抢人才,利用一切机会露脸,获得更多的关注,搅乱一池春水。相比之下,北京太低调了,低调到了尘埃里。北京没有变化,失去了房价上涨的动力,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关注、期待、机会...
三
对比二:刚发现这次土地回京,相比深圳,北京的储备土地太多了。五环外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四环和五环之间,甚至四环以内到处都是大量的预留土地。相比深圳,北京的土地真的太多了。2017年,北京土地开发强度为22%。根据《北京市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22.7%以内,平原地区控制在45%以内,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62平方米以内。与深圳相比,2016年土地开发强度已达50%,可开发土地仅有20平方公里空土地,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过8000人,人口密度全国第一。
土地方面,北京赢了。
四
对比:习惯了深圳之后回到北京,有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北京的建筑太矮,太稀疏,时代感太强。2010年以前,北京大部分建筑不超过20层,近几年大部分建筑不超过30层。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写字楼,高层建筑都很少。北京的建筑大多是堂皇的部委大楼,十层的国企办公楼,六层的婆家,多层的老式商品房,更不用说二环内保存完好的平房和四合院了。除了国茂、望京、上地、金融街的写字楼之外,北京大部分地区的高层建筑很少,摩天大楼就更少了,这让北京这座城市显得庄严而悠闲,同时也缺少了一种现代都市的气息。深圳是另一个极端,因为土地太少,深圳的建筑几乎都是又高又密。福田南山到处都是高耸密集的建筑,每一寸土地都是写字楼和住宅。近几年深圳新建的房子很少有低于40层的,60层超高的房子已经开始建设。写字楼每年都在拔地而起,高度每年都在刷新。目前暂时占据首位的平安金融中心高599米。2020年中国摩天大楼城市最新榜单:
深圳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有129座,位居全国第一,击败了以摩天大楼闻名世界的香港,上海64座摩天大楼位居第三,只有深圳的一半。在摩天大楼的竞争中,北京排名垫底,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只有24座,排名第14。摆在它面前的不仅有广州、重庆、武汉、南京等强二线城市,还有沈阳、南宁、贵阳等弱二线城市。当然,用摩天大楼来定义北京太狭隘了,北京也从来没有以摩天大楼取胜过。很多城市的超高层建筑大多是政绩工程,今年国家也出台了摩天大楼限高令。但不可否认的是,摩天大楼的确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和风景。多年来,深圳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时尚现代的城市面貌功不可没。以深南大道为例。除了宽阔的马路和美丽的景观,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高楼大厦,让很多第一次来深圳的年轻人感到震惊,也让他们明确表示要在这座城市扎根。
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指数,深圳胜出。
五
对比:气候我是10月3号从深圳飞到北京的。我是短袖上的飞机,披着大衣下了机器就觉得冷。国庆北京最低气温只有5度,比我印象中的北京初秋还要冷。北京的四季特点是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最短。每年11月初,北京就已经正式入冬,直到第二年4月底才开始回暖。冬天持续半年。人是一种爱暖怕冷的动物。寒冷的气候不适合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东北落后有历史文化原因,也有气候原因。近年来,南方发展速度整体超过北方,南北方经济分化加剧。气候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同等经济条件下,人们更愿意选择气候温暖的城市永久居住。据我观察,北京外来人口多在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南方省份很少。除了南方人,深圳广州也有大量北方人,可见北方人南迁的数量远远大于南方人北迁的数量。哪里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哪里就能发展得更快。
六
对比:人口北京常住人口近五年一直在小幅减少,五年减少17万人。
图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北京五环外人口减少,五环内人口变化不大。这几年北京外迁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水泥、建材、化工、家具家装,动物园和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还有大量的物流园区,大量的人也随着这些企业流失。这些企业大多在五环外。低端企业搬走了,高端企业没有进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五环外人口减少,消费不活跃,房子租不出去,房价也维持不了。四环以内人口变化不大,交通依然拥堵,公交地铁依然拥挤。与深圳相比,近五年常住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五年增加了206万人。
直观来看,北京和深圳的人口在变化。
七
对比6:房价深圳房价:此处省略一万字。北京房价:四环还坚挺,五环不断跌。四环的房价还算坚挺。所谓坚挺,就是最高点较17年初下跌15-20%后,近两年没有继续下跌。五环外的房价扛不住了。以通州梨园地区某小区为例。2017年初达到6万平。调控之后,一路下跌。18年跌到4.5-4.8万平。这个价格一直保持了两年多。很多人以为可以抄底。没想到今年6月继续跌,现在已经跌到4.2万平,总跌幅30%。租金方面,小区的两居室,17、18年可以租到5000元,现在只能租到4000元,下降了20%。这是北京副中心支撑的通州,更别说其他郊区了,北京楼市的信心在一点点消磨。我监测过一个东五环的朝阳楼盘,叫白杨花园。2005年开盘价5700,现在最低成交价35000,十五年涨了六倍。相比东莞三倍的信息资源增长,真的对不起北京这个词。
八
很多人说北京房价控制的好,是因为户口控制的严,是因为住房执行的好,没有投机。看了这么多对比,你以为只是户口问题吗?北京户籍人口1300万,对应1300万购买资格。深圳户籍人口再次放宽,现在只有500万。单从有资格买房的人数来看,北京绝对不弱于深圳。而北京就像一个盘腿打坐的中年大叔,冷眼看着别的城市搭台唱戏,抢人,抢资金,抢企业,抢项目,而北京既不关心,也不参与,只是维持现状,泡一壶茶,看花开花落。一个城市楼市的启动往往是从政策和机遇的变化以及投资者的陆续进入开始的,而北京根本无意按下启动开关。与深圳相比,北京在城市活力、气候和现代风格以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方面胜出。再加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深圳房价超过北京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北京会像上一轮一样跟上深圳吗?来吧,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北京。2017年9月,国务院给出了北京的城市定位:北京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但没有经济中心,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中心仍然排在最后。早在2017年,北京的城市交通就已经确定。近几年只是坚持这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不出意外的话,北京会延续目前的稳定和平静状态;深圳将续写这座城市的传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