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播放器flash下载安装(flash技术)

Flash技术(播放器flash下载和安装)

6月18日,Adobe做出回应,终止对Flash Player的支持,称继续与重庆网络合作,2020年后将继续支持Flash Player在中国大陆的运营。第二天下午这个话题出现在微博热搜。截至目前,已获得6534.5万次阅读,网友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Flash Player的操作。

(Adobe回应停止支持Flash)

Flash Player是一种多媒体程序播放器,最初由Macromedia编写,后来被Adobe收购并继续开发。它可以将互动内容与视频、图形、动画相结合,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它是一个提供高度集成的网络内容信息资源的标准应用程序。

在这次热搜事件中,Adobe在官方微博发出了声音。出于独特的分销渠道、用户习惯以及中国大陆大量企业、开发者和游戏社区的实际需求,Adobe制定了在中国大陆继续运营Flash Player的策略。

随着2020年的到来,Flash Player的应用场景依然广泛。

Adobe改变Flash Player的操作口径,显然是因为Flash Player产品在PC上仍然具有超高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网民在PC端主要依靠浏览器作为入口浏览网络信息,而Flash Player这种展示网页内容的工具还是需要的。包括QQ浏览器在内的国内很多浏览器厂商仍然支持flash内容的稳定持续播放。

再者,以页游市场为主的PC端垂直领域,未来也很难脱离Flash技术。也有市场依靠Flash Stage3D等功能来开发和展示游戏。从游戏创作的技术工作流程和功能需求来看,其他产品不可能有Flash Player那样丰富的功能和调用灵活性。Stage3D可以在PC上调用DirectX和OpenGL。

而今年突发的疫情也使得网络课程教学方式逐渐走向主流。网络课堂是网络直播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视频直播和回放领域,Flash技术可以提供多媒体领域便捷的交互操作,支持流量上传,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带宽。

有了用户和开发者,Flash可以继续在两个护城河中运行。

在面前,Flash Player已经广泛渗透到PC领域,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是Flash Player运营的基础,这也说明Flash Player在短时间内不会被其他产品取代。Flash Player用户量大,覆盖面广。由于其技术相对成熟,标准统一,跨平台基础好,增强了用户粘性。

(Flash Player徽标)

开发者方面,根据Adobe官方统计,全球有近200万Flash开发者。这个群体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开发者,他们更不一般,因为Flash支持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多媒体,其开发者大多从事游戏开发、动画制作和富媒体应用的创作。得益于高度统一的Flash技术和强大的内容设计开发工作流程,这些作品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种类丰富、用户接受度良好、商业变现稳定的强大内容生态。

替代品还是继任者?闪电侠与H5的关系之争

在互联网多媒体的核心技术层面,HTML5(以下简称H5)与Flash的争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有网友认为,H5是Flash技术的颠覆者和替代者,Flash将在与H5的竞争中失败,失去市场。然而,事实上,H5和闪电侠并不总是势不两立。Flash的开发生态为H5标准的演进提供了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模型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H5可以说是Flash的接班人。

(H5标志)

H5标准于2014年底最终确定,其相关的音频和视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大量集成了Flash相关的媒体库,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支持。目前,市场上的H5视频播放器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原有的Flash内容。Flash过去使用的一些H5技术也是适用的。什么时候用Flash压制或者H5,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以前的关系不是替代而是处于一种互补的动态平衡中。在二维动画的渲染技术中,Flash Player显示的画面质感优于H5,因此可以在游戏、动画等领域取得更好的表现。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仍然充斥着Flash技术支持的内容。没有必要把所有的Flash内容都换成H5,会产生很大的成本。市场上不同的内容厂商对自己输出的内容产品有不同的市场规划,厂商之间对于替换H5科技的意见可能会有分歧。因为涉及到市场上不同主体的商业运作和市场规划,“用H5完全替代Flash”的方案并不可行。

Adobe重申Flash Player将在2020年后继续在中国大陆运营,这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是对现有Flash用户和开发者的直接正反馈,对振兴包括页游在内的Flash市场也有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