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的故事的寓意(来自农夫和蛇的故事的启示)
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个忙碌了一天的农民下班回家,这时他看到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农夫觉得很可怜,把这条垂死的蛇抱在怀里。蛇在农夫温热的体温中醒来,用后口咬农夫,农夫中毒而死。
这个寓言有很多版本,细节都是一样的。农夫帮助蛇,被蛇咬了。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农夫很傻,心里想,为什么要救一条快死的蛇?你就不能把蛇装在袋子里,带回家,用这条蛇做一顿美味的饭菜吗?
我们可以看到,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的思想是多么简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吃的诱惑,恐怕没有比想象中更丰富的了。长大后看了这个故事,还是觉得那个农民傻。他不知道蛇会咬人吗?
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当我们再次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那个农民的行为有多傻,而是会思考这个故事到底是想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现在想想,农民怎么可能不知道蛇伤害自己?你知道蛇会伤害自己,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如果我们分析那个农民当时的行为,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是有他自己的逻辑。具体的逻辑要建立在我们认可的道理上,就好像我们做事情是有理由的一样,否则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件事。
为什么大家觉得善良不一定有回报,就是我们身边有很多农民和蛇一样的故事?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与人交往要以善良为主,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殊不知,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人们的善良,做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像这个新闻,一个孕妇假装身体不适,把一个女大学生骗到家里,给她下药,让她老公通奸。
这么恶的事,没想到,是因为我怀孕了,满足不了老公的性欲。为了不让老公出轨,我宁愿骗路人。害怕事后揭露丑闻,他们杀了人。他们做这样的事,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前段时间,某市发生杀妻案。嫌疑人竟然为了房产杀了自己的妻子。镜头前的凶手居然不着痕迹的隐瞒了。知道一些相关消息后,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仔细想想,那些害人的不就是冻蛇吗?他们伤害的人不就像那个农民吗?你给了他们温暖和安慰,却温暖不了冷漠的心。
无视他人生命的人,就像藏在人群中的冻蛇。他们一旦有机会醒悟,就很容易伤害那些善良的人。可能这种说法有点偏激。你可以看看那些悲剧的制造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超级自恋者。他们心里只有自己。被冤枉后,他们用报复的手段进行报复。
更有甚者,在找不到报复对象的时候,会以报复社会的形式发泄出来。人性的卑劣,如果没有约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同样的人,有的人能用高尚的美德造福人类,有的人却以羞耻为荣,不择手段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
佛教歌谣中用“无我”来教化人,意思是只有忘我,才能从奉献中升华,提升自己。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无欲无求的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他们把努力当成自我激励的必由之路,用自我超越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升级。
另一方面,有些人把拜金主义作为网上信息资源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很多时候,很多人并不具备同样的条件,而是梦想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梦想,享受它,即使梦想成真,它就像一个在柯南的梦想。
那些出卖了灵魂的人,就像《浮士德》中描述的那样,在生活中被操纵,只能以悲剧收场。现在回头看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是勤奋的代表,蛇是诱惑和危险的代表。
努力的人,一旦动心,就把危险抱在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危险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来造成危害。如果我们能更早的识别出那些潜在的危险,在遇到诱惑的时候认识到背后的危险,是不是就能避免掉入危险的陷阱?
这只是一个假设。生活中的诱惑怎么会像故事里的蛇一样冷酷?那些诱惑往往是人们难以识别的,往往会让很多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是农夫和蛇的故事,警告后人不要做愚蠢的农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农民经常出现。事实证明,不是农民傻,而是那些包装得太完美的诱惑,让人忘记了还有农民和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