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里有什么在起作用(或者这个小东西在大脑里起作用!)
脑动脉瘤是由脑动脉壁局部异常膨出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良性疾病。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极高,故称颅内“不定时炸弹”。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治疗团队为一名57岁女性成功实施了首例“巨大脑动脉瘤覆膜支架治疗”。术后患者3天卧床,5天出院。专家说,脑动脉瘤其实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覆膜支架治疗巨大脑动脉瘤
脑中有巨大脑动脉瘤的57岁女子紧急“拆弹”
57岁的王女士(化名)是湖南人。最近她一直头疼得厉害,视力逐渐模糊下降,瞳孔变大,怕光。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脑动脉瘤。在走访了几家医院后,认为治疗风险极大,没有给予治疗。最后,王女士找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孙晓慧。
经过孙晓慧主任团队的专业评估和详细检查,确认王女士的大脑为巨大脑动脉瘤。孙主任介绍,直径超过2.5厘米的动脉瘤为巨大动脉瘤,1-2.5厘米为大动脉瘤,0.5-1厘米为中等动脉瘤,小于0.5厘米为小动脉瘤。王女士的动脉瘤大约有2.82.72.6厘米大小,是一个巨大的动脉瘤。
虽然王女士颅内动脉瘤尚未破裂出血,但孙晓慧主任指出,王女士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现在她出现了头痛、视力逐渐下降等一些压迫性症状,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动脉瘤体积会逐渐增大,破裂的风险也会上升。一旦打破,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可谓是隐藏在头部的致命“巨型定时炸弹”。
另外,王女士的动脉瘤比较特殊,一半隐藏在颅骨底部,眼动脉起于动脉瘤,无论什么手术方式都比较困难。如果采用开颅手术,应部分磨去颅底骨,发现动脉瘤基底被夹住。眼动脉瘤是否保留和并发症的风险非常高。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和反复研究讨论,我们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选择无手术介入手术。经过精心安排和周密计划,孙晓慧主任的团队为巨大脑动脉瘤患者实施了覆膜支架手术。覆膜支架重塑颈内动脉内壁,载瘤血管形成顺畅。在“气泡”中填充了几个弹簧圈,使动脉瘤形成血栓,使其不再破裂。手术很成功,解除了生命威胁。
传统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是目前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
术后王女士3天能下,头痛减轻,视力较术前恢复,5天出院。孙晓慧主任说,接下来,王女士只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这也是介入手术的优势之一,创伤小,恢复快。
目前,传统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常用手术方法。相对于创伤更大、风险更大的开颅手术,介入手术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介入手术的第一步是穿刺后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根据动脉瘤的形态选择不同形状和类型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防止血液流入动脉瘤腔内引发血栓形成,从而封堵动脉瘤,防止再次破裂。
当然,具体手术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动脉瘤颈的性质、形态、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患者的血管情况、有无颅内血肿和脑积水等。另外,经过医生的详细评估,如果没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可以保守观察,不做手术。
警惕突发剧烈头痛是及时去医院检查脑动脉瘤。
任何疾病的早期治疗都会更好,脑动脉瘤也是如此。孙晓慧主任提醒说,虽然脑动脉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有些人甚至会突然破裂动脉瘤,并发现它有危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痕迹”。孙晓慧主任提醒,有脑出血家族史的患者,在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时,要注意是否是脑动脉瘤,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脑部CT的血管造影,医生称之为CTA。
“脑动脉瘤引起的头痛有点特殊,首先是突发性的,其次是非常剧烈的剧痛,有的人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和昏迷。除了突然头痛外,还有季节性,一般在气温变化较大的秋冬季节最多见。”孙晓慧主任说,当提到脑动脉瘤时,许多人会感到突然的面部变化。其实不是肿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疗后可恢复正常状态。
此外,在脑动脉瘤的预防中,控制血压和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保持开朗的心情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