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点映是什么意思?(电影宣发更喜欢用路演现场秀来做文章)
夏天到了,又到了电影放映的季节。
《仰望》五天的放映刚刚结束,哪吒也已经开始了周三到周日的放映活动。
包括小Q,灰猴,舞蹈!包括大象在内的众多暑期档电影也将在本周末开展不同规模的放映活动。一时间,放映似乎成了暑期档每一部国产电影的必经之路,热闹非凡。
对于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来说,在暑期上映日期前不看完几部热门电影,似乎就落伍了。这不,离《哪吒》上映还有七天,编辑部的同事都画完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提前获得观影机会当然是好事。然而,电影制片人每天放映几千个镜头合理吗?这部电影的整个宣传链体现的重要任务是什么?不同类型的电影有什么政策规定?今天的《sir》拍摄将带你了解你不能不知道的n件事。
1.点击是什么?
点显示,也可以称为飞行员显示(或飞行员显示)。影片正式上映前,发行方安排影片在指定影院、影院以开放或半开放的模式(指定范围内的观众)播放整部影片或部分影片。
虽然只是点击点播,但是放映厅还是需要一个临时键,和预览、看电影是不一样的。点播已经进入电影的商业放映体系。一般普通观众需要买票才能看新片。当然,如果一部电影想要上映,就必须获得上映许可。
2.点击的历史
大部分观众,甚至业内人士,可能会认为点映是近年来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而逐渐诞生的产物。
事实上,中国第一部面向普通观众放映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有午夜放映记录的电影,是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虽然4月3日是正式上映日,但影片上映前一周的放映活动持续了七天:1998年3月25日至4月2日,分别取得了460万放映+提前放映的票房成绩,这样的放映成绩也保持了至少10年的影史纪录。
国产电影方面,2002年张艺谋的《深圳英雄》、2003年陈凯歌的《成都无极》、2005年张艺谋的《沈阳金花》,都是为电影申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放映。然而,这些放映环节很少,不为普通影迷所知。
近年来,随着点映概念在mainland China的流行,北美的超A大片也开始逐渐有了点映操作,包括《海王》、《雷霆沙赞!包括《》在内的超级英雄大片已经上映。有趣的是,亚马逊亚马逊深度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北美放映,拥有亚马逊会员的人有资格获得高级放映的机会。
3.点击进口电影
就像国产片可以自己选择档期一样,进口片的档期也需要申报。在订购方面,进口片在政策上也有一定的限制。
对于进口电影,需要提交预先放映以供批准。只有审批通过后,才允许小规模放映,一般不会超过200场。2017年初,《爱乐之城》在元宵节全国放映1万场,仍是迄今为止进口片的最大放映纪录。2018年初上映的《奇迹男孩》,原计划进行两波大规模放映和传播口碑,但最终放映申请被拒。
由于进口片放映时间有限,很多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都是提前放映的,这就变成了90%以上的电影放映。真正想提前看电影的影迷得不到机会,反而给可能对电影不感兴趣的业内人士派发门票,甚至可能导致放映场次真实上座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包括《神奇女侠》、《异形:契约》、《王牌特工2:黄金圈》、《Ready Player One》、《毒液》等多部好莱坞A级大作相继上映,但规模仅限于200场。今年5月31日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也是唯一一部大规模上映的分账大片。5月25日、26日放映近2000场,票房1700万。
但对于买断批量片,对点反射的限制相对宽松。从去年年底开始,政策逐渐放松。目前,它不再有不超过200个景点的限制。包括《爸爸102岁》、《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复仇》、《慕尼黑最后的杀戮》和《千与千寻》在内的许多被批准的电影都有超过200个甚至上千个广告位。这对于上映前知名度不高,但有一定口碑优势的获批影片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4.指向的目的
点对点是最直接的电影推广方式。点击的好处无非是在上映前通过口碑发酵给影院工作室信心,在上映时刺激放映空室,以获得更多的片占比。同时也是为了得到观众的反馈来调整宣布的策略和节奏。
至于小尺寸高口碑的电影,点投一直是电影宣发中最重要的武器,没有之一。如果运用得当,会对口碑和版面推广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影片都是盲目跟风,希望在影片上映前形成口碑和话题性。
经过很多电影的洗礼,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国产电影都适合开映。对于整体电影质量不佳的国产电影来说,盲点放映不仅会过早暴露自身的不足,还会对影片前期的口碑发酵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只会导致影片旅程的过早结束。但是对于口碑好的电影,一定要放吗?
一般来说,有量化粉丝群的好莱坞大片是不需要放映的,因为这部分观众即使没有放映,也会在第一天零点或者之前观看,提前放映只会分流影片第一天的票房,对影片本身并不是好事。从好莱坞大片在mainland China的票房表现来看,票房超群的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从未上映过,《速度与激情》的《变形金刚》系列也从未上映过。对于前期知名度相对较低的电影,如《神奇女侠》、《Ready Player One》,可能需要一定的放映量,但最好安排在IMAX、杜比、中国巨幕特效厅。今年5月,部分账号大片的大规模上映,由于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上映当天的票房预售,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影片的上映表现。
另外,即使是口碑不错的国产电影,放映也要看档期。
5.点击时间表
我们对内地电影史TOP100的发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发现只有30%的电影有过点击策略。
一般来说,春节和国庆档的电影是不会放映的。分析过去三年的春节档电影和国庆档电影,在真人电影方面,只有两部电影有过点击率策略,一部是西游记女儿国,在情人节当天大规模点击率,单日点击率票房1.79亿元,依然保持着目前内地电影市场的点击率票房纪录。遗憾的是,该片最终票房结果仅为7.27亿元,热映票房占总票房的23.9%。
另一部是去年国庆上映的《找到你》。与大部分影片定于9月30日上映不同,该片于10月5日正式上映,但却在国庆节前连续放映。避开了四部电影同一天开拍带来的前置布局PK,我们在10月中旬的后期开始发力,采取缓慢口碑发酵的形式。
为什么比较大的春节档或者国庆档电影不选择点击屏幕?因为这两个档期的影片基本都选择在大年初一和9月30日同时上画,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通过提前透露观众口碑,很容易知道自己影片的所有细节,另一方面,如果点击率比较一般,也会影响影片上画的第一天,相当于用钱为大档期影片的发行做了反向工作。
但是暑期电影就不一样了,因为每周都有2-3部不同大小的电影分开上映。所以提前传播口碑是电影宣发策略的重要一环,所以口碑较好的电影大多会提前1-2周放映。所以暑期电影也是每年最密集的两个月电影点。很多电影,包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猎怪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绝地逃亡》都有过放映。
点击口碑
“打8.5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话可以说是口碑的真实写照。如果一部电影已经大规模上映,但是最终的票平台评分低于9分,甚至低于8.5分,那么正好可以宣布这部电影可以提前登上历史舞台了。
但总的来说,口碑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三个平台的开放,一种是线下口碑的下沉。
有些电影在收视率上可能不够好,但在上映后的票房走势上却异常强劲。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三个平台的评分分别为4.8、8.0、7.9,点击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没注意到的是,该片在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口碑其实很高,票房走势似乎有猫淘9.0以上的趋势。
因为点击率对影片首映日的票房预售和系数影响很大,所以很多法宣公司在点击率阶段也会做很多人工干预,通过报销门票、购票等方式让影片有一个好的点击率。尤其是小规模的点击量,最初的点击量评分与发布后的稳定评分相差1分以上。但如果点击率结果不如预期,8.5分以下的影片很可能被片方隐藏,削弱了对影片开场的影响力。
7.点对点规模和场平均值
虽然电影点映已经不是宣传的新策略,但是很多电影制作人还是盲目自信,盲目扩大点映规模,只会导致电影票房失败。
如果口碑不够好,甚至不好,不考虑影片的缺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让你的软肋过早暴露在行业、观众和影院面前,还会加速影片的崩塌。有些电影点还需要发行方买票发给影城和普通观众,否则可能会造成上座率低,甚至很难和影城沟通启动预售。2017年贺岁档某电影大规模放映,最终猫眼评分7.6,可以算是近年来电影放映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之一。
对于口碑表现好的影片,不能盲目扩大点映规模,只会造成场均数据地下化,极大影响院线对这部影片的信心。举个例子,如果放映场地的平均表现不如那周上映的电影,可以说电影的规模一定失控了。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起来相对比较难。对于点击尺度的控制,需要根据影片的知名度、美誉度、下沉速度随时微调,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国产片在点击阶段往往会改变策略:片方想点击,就点击几轮,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就点击,甚至一点点就点击半天。而影院的响应时间只有一两天甚至半天。虽然对于片方来说,随时调整点击策略可能会让影片票房收入最大化。但是对于影院来说,过多频繁的随意调整点映政策,只能带来版面的随时变化,甚至是预定场次的取消,也会对影院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也许这是电影和影院不断博弈的过程。
暑期中场休息成了很多国产电影的练习场,但其实电影的规模、城市、时间段、片场都是很高深的学问。从去年和去年暑期档的电影放映结果来看,既有成功的影片,也有因放映规模过大导致平均上座率不如预期的失败操作。今年的夏令营进行得如火如荼。你准备好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