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名琴(世界十大名琴难题)
前两天给大家分享了一段帕格尼尼24随想曲的视频。
文章发表后,引发热议。很多琴友给琴姐留言问,小提琴史上最难的10首歌是什么?作为一个初学者,很想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赛道,学习一下。
但是,俗话说“没有最难的,只有更难”。
不过既然琴友有需要,秦姐姐就责无旁贷的为大家整理出小提琴演绎史上最难的10首曲子。
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有些琴友不会认同琴姐的观点,但请不要喷。毕竟这些都是秦姐姐心中的答案。
1.帕格尼尼24随想曲
这个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相信上榜会有说服力的!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OP.1)是帕格尼尼一生中唯一公开发表的小提琴独奏乐谱。这部作品基本展现了小提琴所有最复杂的技巧。
自1820年在意大利米兰出现以来,就成为了众多职业玩家的最大挑战,而这部作品也打上了“献给表演者”的标记。
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被后人改编成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钢琴与管弦乐狂想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钢琴变奏曲》,这两部作品都是根据第二十四随想曲的音乐主题改编的。所以摩羯座24号是24摩羯中最有名,也是玩的最广的一个。
2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说到小提琴协奏曲,首先要提到的是贝多芬,他又苦又苦。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06年。
这一年,他深深爱上了他的学生莱莎·布伦瑞克伯爵夫人。这很正常。这音乐反映了贝多芬这些日子富有诗意的生活。
这首歌是四首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曲子的旋律柔和、优雅,规模宏大,颇有王者风范。
然而,这首歌在王千经受了很长时间的考验,被称为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歌第一次演出后,几乎没有人再回首。毕竟经典还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3.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卡门幻想曲》是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幻想曲,幻想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剧《卡门》中最为人熟知的具有西班牙民族风格的旋律,它以极具难度的充满萨拉萨蒂特色的小提琴技巧进行了编曲。就像一场风暴,毁灭性的,又细腻,委婉,飘忽。
这首歌的旋律取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的主要咏叹调,该歌剧由引言和四首乐曲组成。整首歌使用了很多小提琴技巧。
这些技法的合理运用,使这首幻想曲显得华丽、炫目、富有表现力,成为小提琴家的最爱,录制了无数张CD。
4.恩斯特夏天最后的玫瑰
《夏日最后的玫瑰变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恩斯特根据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创作的小提琴变奏曲。
《夏日最后的美题变奏曲》,主题本身比较简单,恩斯特改编的变奏曲采用了复杂的复调写作手法。恩斯特用他独特而丰富多彩的音乐词汇编织了这首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的音乐主题。主题之后,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在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各种变奏的各种组合上做了很多改变。来自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的主题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各种高难度的弓和指法技术,如三度、六度、八度双音、左手弹拨、双琶音、双泛音、泛音等。在音乐的许多部分都使用了,以充分展示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这是极难演奏的。
5.达尼库·云雀
《百灵鸟》是罗马尼亚作曲家迪尼库的独特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的没有独特的颤音名曲。
乐曲巧妙地运用了小提琴上滑指的颤音手法,以极其明快欢腾的旋律,简洁动感的钢琴伴奏,展现了一幅山中百灵争鸣、阳光灿烂、风景如画的景象。在小提琴E弦明亮、清晰、通透的音色表现下,一气呵成的实现了高超的颤音特技。
6.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66年,堪称布鲁赫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前奏曲,G小调,奏鸣曲式免费。
第二乐章:柔板,降E大调;这一乐章有三个主题,它们自由交替,相互交织。第二个主题特别有思想。
第三乐章:终曲,有力的快板;这个乐章的主旋律是热情的舞曲音型,有大量的二音和四音和弦,颇像回旋曲和奏鸣曲的自由组合。最后是急,一气呵成。
7.帕格尼尼《磨坊妇女》主题变奏曲
《磨坊姑娘》主题变奏曲(又称《介绍主题与变奏曲》、《我心中失望的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改编自帕耶塞罗的歌剧《磨坊姑娘》咏叹调《我的心是悲伤的》为主题。音乐几乎囊括了《小提琴24首随想曲》的各种技巧。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难的作品之一。
G大调磨房姑娘主题变奏曲,变奏曲。它由一个引言、一个主题和七个变奏曲组成。
乐曲的介绍具有随意性,乐句短小,相对自由,具有戏曲朗诵的特点。它有丰富的技巧(颤音tr、和弦、连续跳弓、上下快音、拍击等。),起到切入正题的作用,音乐一开始就给观众一种亢奋的感觉。
8.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2》发表于1870年。作品分为三个乐章:
D小调第一乐章,有狂想曲的性质,简单朴素。
降B大调第二乐章,以维尼亚夫斯基的《罗曼史》而闻名。
第三乐章,D小调,如原谱中“吉普赛风格”所示,非常热情奔放。这种吉普赛风格贯穿了整个乐章,最后以辉煌的音效结束了整首歌。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因为这首曲子是柴科夫斯基受罗拉的西班牙交响曲的启发而创作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想法。整首歌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平均快板,D大调,4/4拍,奏鸣曲式。宏大的第一乐章展现了生命的快乐。它有着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音乐气息和清晰悠扬的诗意。其主体部分的主题是动人的歌声,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式。其沉思的抒情性被称为“小抒情歌”和“如歌的行板”。主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让人嗅到了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回旋曲奏鸣曲式。主题有俄罗斯风猛烈冲击的感觉,是一种俄罗斯民间舞曲Trebak。节奏强烈,欢快地进行着,就像一幅人们欢庆节日的图画。
10.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于1877年至1878年创作的,是作者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和匈牙利民间情调,宁静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是勃拉姆斯的独特之处。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在一起,在音乐形式上有许多大胆的创新。
歌曲没有被分级,
当然,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最难的音乐。
只是这个秦姐姐的想法,
如果你有其他意见,
你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