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请说出瑞士的首都是哪里?(瑞士首都是)

瑞士的首都是哪里?(请告诉我瑞士的首都是哪里?)

如果输入“瑞士的首都是哪个?”,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相关条目:

"苏黎世是瑞士的首都吗?"

"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吗?"

"瑞士的首都是苏黎世还是日内瓦?"

▲苏黎世美景

▲因为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都在日内瓦,所以日内瓦的国际声誉比伯尔尼高很多。

其实这种突如其来的混乱是相当常见的,就像我们偶尔分不清纽约和华盛顿,悉尼和堪培拉,孟买和新德里一样。

然而,瑞士真正的首都伯尔尼还是哭了。毕竟以上国家的首都都会出现在一二三的选择中。而伯尔尼,在苏黎世、日内瓦、卢塞恩的竞争下,往往连个名字都不配。

▼瑞士主要城市地图(请在手机横屏观看)

伯尔尼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它是如何从“包围圈”中脱颖而出,成为瑞士联邦首都的?

▲伯尔尼的美景

1.名副其实的熊市

伯尔尼,名字不起眼,不像苏黎世,名字和城市一样有名,历史悠久。不像日内瓦,虽然读起来别扭,但给人一种严肃不可侵犯的感觉。相比之下,伯尔尼似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得读好几遍才能记住。

当然,这可能和音译有关。如果把伯尔尼还原成它的德语名字伯尔尼,也就是“熊城”,存在感估计会有质的飞跃。

▲伯尔尼的熊坑。从1480年开始,伯尔尼就拨出专款在这里养熊。对于这座城市及其居民来说,熊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吉祥物和象征。

既然叫熊市,那么它的起源自然和熊有关。

伯尔尼位于莱茵河支流阿尔勒河的环形河道上。这里靠近法德交界处,有古老的尼德格城堡等遗迹。

191年,扎林根王朝的贝特霍尔德公爵恰好路过这里,受到要塞的启发,于是决定在讲德语的阿勒曼尼和讲法语的勃艮第之间修建一座城市作为边境军事哨所。

▲扎林根王朝公爵贝特霍尔德五世,也是伯尔尼和另一座瑞士城市图恩的建造者。

当时的伯尔尼还不叫伯尔尼,伯特霍尔德公爵想给这个新建立的城市起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但他缺乏创意,推理说自己是要出城打猎,然后用自己打到的第一个猎物给这个城市命名。

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撞了一只棕熊,因此得名熊城。

▲伯尔尼以熊为主题的各种雕塑和装饰品

虽然这个评选过程是随机的、随意的,但有趣的是,人们在评价伯尔尼的时候,总会提到它的优点在于谨慎、务实,而它的负面特征则包括沉闷、无精打采、缺乏教养——这似乎与“成雄”颇有关联?

表面上看,伯尔尼像熊一样天真。伯尔尼的地理位置位于广阔的农业和山区腹地。所以相对于拥有空优势的苏黎世和巴塞尔,它的居住面积要小很多,生活也简单很多。这似乎是一个安静温和的小镇。

▲小巧精致的伯尔尼古镇

▲伯尔尼老城的卫星地图

但这只是表象。伯尔尼的骨子里充满了类似野兽的血液和力量。

1218年,扎林根王朝因继承人死亡而灭亡,伯尔尼成为帝国自由城(帝国自由城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特殊城市,不归任何帝国贵族管辖,直接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扎林根家族的徽记,这个家族的历史在1218年因为没有女王而终结。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最后一个继承人是建造伯尔尼的公爵伯霍尔德五世。

伯尔尼开始频繁与周围的封建地主发生争执,但依靠边防和人民的勇气,伯尔尼不仅打败了所有的掠夺者,还成功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和权力。

1353年,伯尔尼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正式加入瑞士联邦,并很快成为联邦中最强大的州。

在保留足够的人力以扩大农业生产和保证军事需要的基础上,将一部分伯尔尼人派往其他国家服役,如荷兰或法国。作为回报,伯尔尼将获得财政奖励、优惠关税和谈判优势,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瑞士雇佣兵。

当然,伯尔尼并不是雇佣军服务的唯一提供者,但它特别活跃。由于伯尔尼远离陆路要道,地理位置对贸易有些不利,无论是城市还是居民都希望借助雇佣兵来获取更多的财富。

16世纪初的意大利战争期间,伯尔尼与法国国王和教皇结盟。伯尔尼向对方提供雇佣军等军事支持,对方则给予伯尔尼各种资源和让步,以及丰厚的现金预支,或者说“养老金”。

▲正在使用长矛参战的瑞士雇佣兵

正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军队带来的财富和地位,伯尔尼长期稳定繁荣发展,逐渐积累了成为首都候选城市的资格。

▲1638年的伯尔尼

2.意想不到的选择

1847年,在短暂的内战后,新的瑞士联邦开始寻找永久首都。

当时备选名单上主要有三个城市:苏黎世、伯尔尼和卢塞恩,这三个城市都被确认为可以立即提供必要基础设施的大城市。

苏黎世是瑞士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事实上的经济首都。由于地处欧洲商路的战略位置,四通八达,商业繁荣,自自建城之初,就一直蒸蒸日上。随着一些著名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建立,苏黎世逐渐成为瑞士重要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中心。

▲苏黎士联邦理工大学,QS排名世界第6,是瑞士最全面的大学。

卢塞恩,又译作Lucerne,中世纪时原是一个小渔村,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很快发展成为一座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拿破仑时代起,卢塞恩就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从1798年到1803年,这里是赫尔维蒂共和国的首都,在1815年的联邦条约中,卢塞恩是仅有的三个有权举行政治集会的城市之一。

▲卢塞恩,被誉为瑞士最理想、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也是最受国人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最后,陪审团选择了伯尔尼。

卢塞恩的败选很好理解,因为它在城市规模和人口上并不占优势,也被认为是保守派和天主教的大本营,可能对新的联邦政府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然而,苏黎世的失败有些耐人寻味。苏黎世作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日常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看起来苏黎世完全具备了一个首都的特质,那为什么最后花在了别处?

▲苏黎士的帕拉迪广场,瑞士金融街的中心,聚集了200多家金融机构,储存了世界上最多的金条,也是各种身家过亿的土豪的聚集地。它被称为“欧洲亿万富翁城市”

很多人认为苏黎世做出了让步,自愿把首都的位置让给了伯尔尼。这个因素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和所有选择“二级首都城市”的国家一样,瑞士联邦在选择首都时首先要考虑平衡。

▲苏黎世街景

所谓“二级省会城市”,是指不是国家主要经济中心的省会城市。国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不同类型的首都时,往往将其分为“作为主导经济城市的首都”和“作为次要城市的首都”。比如法国的巴黎是多功能首都,美国的华盛顿是政治中心,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选择二级省会城市有很多原因。对于瑞士联邦来说,苏黎世在经济上已经太强大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妥协,试图通过将首都设置在二级城市,在地理上分离政治和经济权力,平衡权力关系。

另外,选择伯尔尼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相对于苏黎世和卢塞恩,伯尔尼地处德语区和法语区的交界处,离瑞士法语区很近,可以表现出一种包容的态度。

▲瑞士的语言分部。由于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差异,瑞士有法语区、德语区和其他语言区,不同语言区之间有时会存在一定的隔阂和矛盾。

就这样,瑞士联邦出于“制衡后宫”的目的,放弃了苏黎世这个有钱有势的宠妃,立了貌不惊人的伯尔尼为宫中皇后,希望平衡和稳定各方势力。

只是小妾终归是小妾,很多喜好和资源都会不自觉的向她们倾斜。伯尔尼虽然有名分,但总是被忽视和鄙视,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作为首都的尊严。

▲1919年的伯尔尼

3.名义资本

虽然小首都城市在世界上并不少见,堪培拉、渥太华、华盛顿都是伯尔尼的小伙伴同病相怜,但伯尔尼还是很特别的,因为它不仅不被看好,而且特别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产生溢出效应。

在瑞士最大的五个集群中,伯尔尼是新企业形成率最低的城市,这意味着它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与商业行为体的合作相比,市政府总是优先考虑与联邦或其他部门的互动,为居民提供许多稳定、高薪的工作机会。

同时,伯尔尼还为个人和公司设定了更高的税率。因此,许多潜在的企业家将放弃承担风险,在优越的政府工作环境中创业。

所以,虽然伯尔尼一直在寻找各种促进发展的方式,试图提高在瑞士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但是成绩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伯尔尼的表现始终平平。

更尴尬的是,伯尔尼的这些努力和不利,都是在联合会的冷漠下进行的。

作为名义上的首都,伯尔尼是政府和议会所在地,但在政权、财政和政治代表方面与其他城市并无不同。

为了避免所有政府职能集中在首都,瑞士联邦甚至对伯尔尼进行了限制:许多联邦政府机构和组织已被逐步迁至其他地方,如通信办公室迁至贝尔,统计办公室迁至纳沙泰尔,住房办公室迁至格伦兴。

▲伯尔尼联邦议会大厦又称议会大厦,是瑞士政府和议会所在地。

其他城市不是这样的。瑞士两大银行瑞银集团和瑞士瑞信银行集团的总部都位于苏黎士。他们不仅是瑞士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也在客观上奠定了苏黎世金融中心的地位。

更不用说日内瓦了,这里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欧洲贸易协会等20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

就连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尔的经济实力也超过了伯尔尼,这主要得益于诺华、罗氏等大型跨国医药公共存在。

▲总部位于巴塞尔的罗氏公司是诊断、肿瘤、移植和病毒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只有头戴皇冠的伯尼尔,由于内部失误和外部忽视,只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20世纪末,瑞士议会决定将一直由国民政府垄断的瑞士联邦铁路和瑞士邮政改造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这无疑是对首都伯尔尼的又一次冲击。

伯尔尼当地政府终于想通了:联邦政府不管,成功只能靠自己。

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伯尔尼政府逐渐转向促进发展的战略,开始与更多的私营企业深入合作,希望提高其经济吸引力。

同时,伯尔尼也意识到在经济上与苏黎世竞争是不现实的,于是着力渲染首都的独特性,将自己重新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以区别于三大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伯尔尼鼓励私营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新闻报道

2010年,一个名为瑞士首都区(CRS)的非营利组织在伯尔尼成立,致力于加强伯尔尼与其他城市的区域合作。创始成员强调,首都不应仅仅以其经济成就来衡量,还应以其谈判和执行政治决策的地方职能来衡量。这也是伯尔尼的愿望和目标。

▲伯尔尼夜景

今天的伯尔尼是一座美丽而温柔的城市。虽然面积不大,却承载了无限的历史和文化。伯尔尼老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整座城市有着春城和首都的美誉。

略逊于苏黎世和日内瓦的名气,作为首都却不被重视,未能打破这座城市的骄傲,相信伯尔尼未来会越来越好。

▲伯尔尼市区,因为有很多喷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春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