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竞争(内部竞争ppt征文)人力资源实战邓2018-03-10 03:17:00
作者:邓
第一,竞争上岗原则
竞争上岗的原则是,所有具有一定学历和经验的人,都有能力担任某个岗位。谁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一定要通过公开竞争,从这一批人里面选出最合适、最匹配的人,做到岗位合格才能用,岗位匹配才能用,效益最好。
目前,试用岗位竞争是基于追求人才的合理开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的最佳使用的。同时是对传统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是极大鼓舞士气、广纳贤才的好办法。
竞聘上岗应该是内部获取人才的一种方法,是当前形势下的特例,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科学性。
二、竞争上岗操作程序
1.竞聘岗位必须提前公告,必须让全体员工知晓。
2.为了保证竞争性招聘的公平、公开、公正,必须成立竞争性招聘领导小组。小组中至少有一人是企业外部专家,负责指导竞争性招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并监督其公正性。
3.所有竞争岗位无一例外都不能选,领导不能参与推荐、建议或个别谈话。
4.所有竞争岗位都要有科学完整的职位描述,企业员工都知道,报考条件的设计必须具有普适性,不能针对某些个人或小群体,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基本条件。
5.注意“应用程序池”的大小和规格。一个岗位只能一人或两人报考,一般比例不得低于1: 6。如果“申请池”太大,就不好,候选人希望太渺茫,竞争成本太高。“申请池”的大小通常与竞争条件的选择有关。一旦“申请池”太小,可以考虑放宽竞赛条件或者放弃竞赛条件。
6.竞争性招聘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有些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的一部分。
(1)竞争性招聘公告:包括竞争性招聘岗位、职位、职位描述、竞争性招聘条件、报名时间、地点、方式等。
(2)对“申请池”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使“申请池”变小。
(3)组织相关的“文化测试”或“技能测试”,组织其他与竞争岗位相关的必要测试。
(4)情景模拟测试。
(5)组织“考官团队”进行全面的“诊断性面试”。面试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的设计很重要,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6)在一定的组织考核辅助下,对申请人过去的工作业绩、实际工作能力、群众认可度等进行考核,按1比3推荐给企业领导。
(7)根据德、才、能、知、体进行综合衡量,在决策会议上做出符合企业经营的决策。
(8)宣布决定和任命。
三。诊断性面试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获取
诊断性面试是竞争性招聘的关键。没有任何笔试或机考能像面对面的诊断面试那样直观、立体、准确。诊断访谈充分利用专家系统的经验、知识、智慧和信息,充分利用专家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是专家几十年经验的结晶,也包含了群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一)面试考官小组的组成
面试考官组应由7-9人组成,应由专家、董事会代表、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等组成。面试组成立后,面试考官要经过专家培训。
(二)面试考官的选择
考官应该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通常是阅历深、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公正廉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考官必须具备三个最重要的素质:洞察、爱惜人才、善于把握人的情绪、宏观调控面试考场环境。
(3)面试考场布局
很多专家认为面试的房间一定要和谐温馨,对于现在的“竞岗”来说是正确的。但就一般意义上的面试考场布局而言,必须根据面试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有时候,考场为了考验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特意安排得很严厉,压力很大。“竞聘上岗”是内部人才的选拔,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胜任力与岗位匹配度的一项重要人事制度改革。考场既要严肃又要人性化,紧张又要温暖。
1.考生座位与考官座位的距离不能太远,以便考官观察考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2.考生席和考官席的桌面布局要基本一致,比如桌布、饮料、杯子、纸、笔等。相同的颜色。
3.考生座位周围或桌上最好有花。
4.现场笔记应安排在考官座位的右边或左边。
5.如果有观众席,观众席应远离考官席一定距离,并坐在考官席的后面,而不是考官席的左右两侧,使“U”形包围考生席,使考生感到压力过大。
6.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时钟。
7.应该有明显标记的考官座位、考生座位和现场记录座位。
(四)面试方法的选择
面试方式有结构化面试、随机面试、压力面试、逆向面试。对于职位竞争,最适合的面试方式是结构化面试和随机面试相结合。
1.采访方法
通常由三段组成:比赛演讲;结构化面试问题(同岗位竞争对手相同);随机面试问题。
2.竞争演讲
候选人将进行6-10分钟的工作演讲。演讲内容包括对工作的理解,对现有工作运作的评价,以及如果当选我将实施的战略战术。
“比赛发言”是考官观察考生的“第一印象”。他要观察候选人的外貌、举止、谈吐、气质等,对比赛演讲的认知、评价、策略等实质性内容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做出自己的评价。
比赛演讲稿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所以难免要请人帮你写。虽然比例很小,但还是存在的。所以考官一定要把重要的部分录下来,在随后的随机问答环节提问,来判断发言的真实性,进一步了解自己对比赛位置的理解。
3.结构化面试问题
结构化面试问题是指同一岗位所有考生的面试问题相同。结构化面试问题要避免过于专业化、知识化的问题,要有趣、通俗。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每个考生都能理解这个问题并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可以多种多样,但考生的答案必须是“自圆其说”,考官可以考察考生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等。以下是。
问题1:有一个总经理,他有一个子公司。去年的业绩非常突出,总经理表扬了他们。今年上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反映这家子公司领导态度傲慢无礼。总经理调查核实后,辞退了其中几个,说:“我要的是效率稳定,稳定。”请问你同意总经理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士兵和将军傲慢的问题?
问题二: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幅漫画讽刺那些眼红贤人的领导:“武大郎开店,一个比一个矮。”后来有学者说:“武大郎开店有道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定。”请告诉我你的看法。告诉我你是如何知道并运用你的才能的。
面试问题3:美国管理学家何塞认为领导有四种类型,即指导型、培训型、支持型和授权型。每种类型的领导都有不同的行为。请问,你认为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好?你通常如何指导你的下属工作?
4.随机面试问题
随机面试是在考生争夺发言和回答结构化面试问题后进行的,考官提出一些因人而异的随机问题。通常是围绕在考生面前的表现提出,也可以根据职位对能力的要求提出问题。
以下是针对三位不同考生的随机提问。
候选人1:(问职业女性一个问题)
1.你如何团结你的员工和团队?
2.有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六字方针是学习、沟通、激励。请谈谈你的经历。
3.有哪些非物质激励?
4.假设你想和异性交朋友(一般),有四种人:(1)有野心的;(2)对世界漠不关心;
(3)温柔体贴;(4)雷厉风行,为人师表;你会先选哪个?
5.你喜欢过有活力但很辛苦的生活,还是平淡轻松的生活?
候选人2:(问一个认为自己人力资源不错的候选人)
1.你现有的人际资源是怎么得到的?未来如何继续扩张?
2.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气质?
3.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或权威人物是如何产生的?
4.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什么?
5.有四个字:责任、忠诚、爱和保护。请选择一个词来表达你对工作和家庭的态度。
候选人3:(向IT领域的竞争对手提问)
1.1。IT板块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人员流动频繁,坐立不安。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你加入这个机动队了吗?
2.重用高官的概念是高薪还是发展空?
3.你的强项就是它,营销能力弱。用自己的弱点去对比别人的长处会不会事半功倍?
4.如果搞技术报酬高,有特殊贡献的技术人才报酬甚至比总经理还高,报酬机制很好,你还会再去竞争营销经理吗?
5.你从武夷山来到厦门,从山到海,谈谈你对山和海的看法。
(5)面试官必须避免的错误。
1.“眼缘”导致的错误判断
考生一进考场,考官的第一印象就从“眼缘”开始。有的考官一看就顺眼,甚至觉得可爱,喜欢。那么接下来的判断可能会有偏差,所以一定要避免“眼缘”引起的连锁反应。
2.“心缘”导致的误判
在谈话开始时,考官可能会与考生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然而我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的和谐心跳”。这种“亲和力”会导致考官和考生之间的“亲密联系”,甚至产生“知己”的感觉。一旦产生这种感觉,可能会让考官的判断不公平。
3.判断分时,“先紧后松”还是“先松后紧”
给考生评分前后尺度不一致。由于对体验和应用池整体质量认识不清,往往会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所以考官一定要认真做好记录,用同样的尺度去衡量考生,争取公平。
4.“短期效应”或“重要事件效应”导致判断偏差。
因为竞争上岗是内部获取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大部分考官都是认识应聘者的。所以考生最近的表现可能会对考官产生显著的影响,使得考官一概而论,有时一些重要事件会产生效应,影响考官的判断。比如某考生在某企业歌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一名候选人表现异常出色,等等。
还有一些面试官必须避免的错误,比如亲戚、朋友、老同学、涟漪效应等。最重要的就是以上四点,是考官在培训中必须指出的。
结论后
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和入世后对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成为最严峻的问题。人才竞争永远是各种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获取,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
当前,国企人事制度改革正进入高潮,“岗位竞争”是一个非常前卫的话题。本文以这一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获取人力资源的一些方法和途径。“雄关漫道真如铁,现在从零开始”,让我们和企业一起研究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和开发,让中国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上一层楼就能在2010年快速实施。
(本文作者为邓,资深HRD,知名培训师,微信官方账号:邓人力资源实战,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