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明朝山西洪洞移民王氏三兄弟离散“重逢”(山西洪洞大槐树王氏)

山西洪洞大槐树王(明代山西洪洞王移民兄弟三人分合)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郓城两县相继发现了明初发源于山西洪洞枣园的王氏五兄弟三处祖碑,让兄弟三人失散600多年后的“团圆”梦想得以实现!

1600年沧桑中的移民

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有50年18次“洪通大槐树移民”,移民人口百万,遍及华中、华东数省,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之前,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那是一段中国几千个姓氏,几千个家庭的辛酸历史,在亿万移民后代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所谓“洪通大槐树移民”泛指明代来自陕西的移民。《民国洪洞县志》中记载,洪洞县城北约1公里处汾河东岸有一棵大槐树,相传为汉代所植,故名“汉槐”。离槐树不远,有一座广济寺,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三年。寺庙雄伟,僧多香少。有一种鸟叫“鹳”,长得像鹤或者苍鹭。它以河流和海滩为食,吃鱼和蚌类,晚上靠树为生。槐树成了汾河滩上鹳的天然栖息地,抓树枝筑巢。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宗园本网站免费正版图片。

据《山东省地名行政区划驻地土地卷》一书记载,山东省洪洞大槐移民92个县市763个村。

据文献通考,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明政府在广济寺设局,发放移民证和四川资政。大槐树下是拆迁户分布的地方。移民通常在秋收后离开,以便为定居积累更多的费用。秋风飒飒,树叶飘落,大槐树上的老鹳巢越来越显眼。流动人口把儿女拖到外地,故土难以割舍。在路上,他们不禁频频回头,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走了,小屋看不见了,只有那棵参天的槐树和散落在上面的老鹳巢留在眼前和回忆里。于是,这棵槐树和老鹳巢成了百万移民故乡的象征。

有调查资料显示,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一带,半数以上的村落都是明代建立的。例如,山东省金乡县有1247个村落,69个村落建于元代以前,830个村落建于明代,323个村落建于清代,8个村落建于民国以后,17个村落建于年代不详。金乡县70%的人口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省曹县共有2276个自然村,其中1606个是明代移民所建。滕州有1223个自然村,其中687个建于明朝。在现存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有225份部落族谱清楚地记录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从洪洞县迁徙过来的人来到这里。

2.在山东汶上枣行和运城枣行发现了三块石碑。明代山西移民王的三公兄弟,跨越了六百多年的“团圆”梦。

从全国各地众多姓氏的族谱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祖先是明朝洪武年间或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或误传为“老关窝”、“喜鹊窝”、“野马皮窝”、“喜鹊西村”)迁徙而来的。

明朝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是“一户四家,一户六家,二户八家,三户八家”。但是移民的时候,不允许每个兄弟都搬到一个地方,必须搬到异地。因为都是自力更生,再加上战乱、水灾、旱灾、自然灾害,时间久了,路途长了,信息不通了。兄弟家族失散后,很少能再联系上,移民的后代也很少有能真正延续家谱的。

文枣行村

山东汶上西八里县有个枣行村,是明永乐初年山西洪洞县枣园的王氏五兄弟之一。

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野雀窝有王氏五兄弟:忠义、成功、孝顺、兴旺。我移民的时候,新祖上留在山西老家守祠堂,四大支系搬到了山东。祖中迁山东省汶上市西八里圩,名枣行;程、邢迁山东寿章(后属运城),名西枣行;孝迁山东新城(桓台,栖霞),名东灶行。因为山西老家有个村子叫枣园(或枣行),为了不忘故土,几个兄弟搬迁的地方就取名叫枣行。

(山东省汶上县张子中祖墓碑)

2016年,中族、成祖、星族后裔向祖先寻根。汶上县枣行村中祖后人通过网络与运城枣行的成祖、邢祖后人取得联系,得知运城枣行村的成祖碑、邢祖碑保存完好,与汶上县枣行村中祖碑记载几乎一致。

(山东郓城县枣行成祖碑,清光绪三十四年)

(山东郓城县枣行成祖碑,清光绪三十四年)

(《山东郓城成祖家谱手稿》,1989年)

(山东郓城成祖家谱手稿,1989年。“洪通”应该是“洪通”。笔误!)

(山东郓城成祖家谱手稿,1989年。)

(山东省郓城县枣行兴祖碑,2000年建立)

(山东省郓城县枣行兴祖碑,2000年建立)

(山东省郓城县枣行兴祖碑,2000年建立)

于是,祖籍山西洪洞枣园的王氏兄弟三人迁居山东汶上、郓城两县。分离六百多年后,他们终于团聚了。

郓城县与汶上县相距不远,方便王后人联系。可惜迁居新城(东灶行)的小祖后人至今联系不上。如果能联系上,有一个有据可查的祖宗牌位,那么因移民而失散600多年的兄弟重逢,就是中国移民史乃至世界移民史上的一个传奇。

2017年1月,获悉山东泗水县支系王某是汶上枣行王某忠祖。

(石桥村的产地在山东泗水)

据泗水县王氏族谱记载,汶上忠祖第九孙姚,清初从汶上枣行村迁居泗水,是王氏家族石桥支系的始祖。

我的家乡是宁阳县浮山镇马家庙村。据老一辈说,祖上是从汶上枣行迁来的。但是没有家谱,只是代代相传。那么,我王家和汶上枣行王家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与汶上枣行王氏家族的渊源关系的证据,走在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寻根问祖之路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