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硫氰酸钠作用与用途(硫氰酸钠)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的功能和用途)

近日,河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道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中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 mg/kg。随即对市场上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采取了停售措施。同时,随机抽取该企业在河北销售的7种产品进行调查。

河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报指出,“硫氰酸钠是一种有毒产品,少量的硫氰酸钠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有媒体报道称“检出剧毒氰化物”,也有媒体直接称之为“毒牛奶”。

应该说,河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措施是及时合理的。但是,,他们对硫酸氢钠的介绍并不客观,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会出现不应有的恐慌。

硫氰酸钠从哪里来?

硫氰酸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如十字花科植物、动物的血液和唾液等。牛奶中有一种天然的抗菌系统,叫做“乳过氧化物酶系统(简称LP系统)”。它由三种物质组成:乳过氧化物酶、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其中,硫氰酸钠的含量与奶牛的食物等因素有关,波动范围较大,典型值为3 ~ 5 mg/kg,一般不超过10 mg/kg。这就是国标“≤10 mg/kg”的原因——超过这个值说明存在人为添加。食药监部门对辉山牛奶的检测结果是15.2 mg/kg,而辉山乳业声称他们从第三方检测机构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超标——检测到底是哪一方出了问题还不得而知,让我们拭目以待“然后”。

“零售养殖-收购乳制品企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乳制品模式。在原料奶从奶农到乳品企业的过程中,如何抑制细菌的生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最理想的方式是冷链操作,但很多情况下很难实现,化学防腐仍然是最后的选择。

在牛奶中使用LP抗菌体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牛奶中自然含有丰富的乳过氧化物酶,但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含量较低,不能充分发挥LP系统的抗菌潜力。如果加入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可以大大增加该体系的抗菌性能,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这个项目中非常活跃。经过研究和优化,改进了硫氰酸钠和过碳酸钠激发LP抗菌体系的方案。在标准操作下,每升原料奶中添加约14 mg硫氰酸钠,与辉山牛奶中检出的含量相当。

这个防腐方案安全吗?

因为中国标准禁止添加任何量的硫氰酸钠,如果检测出的15.2 mg/kg是准确的,说明存在人为添加。当然是违法的,停售、召回甚至进一步处罚都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牛奶是“毒牛奶”。

添加硫氰酸钠和过碳酸钠防腐,不仅得到了FAO的青睐,也得到了WHO和FAO联合专家组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认可。除了冷藏,这是唯一被批准用于原料奶保存的防腐方法。这意味着标准使用下的硫氰酸钠含量被认为是安全的。惠山牛奶中检出的15.2mg/L在标准范围内。

事实上,人体内的硫氰酸钠含量要高得多。不同人的内容差异较大,不同研究报告的具体数据也不尽相同,但大致范围还是一样的。例如,在血浆中,一项研究测得的含量,不吸烟者为1.7 ~ 11 mg/kg,吸烟者为3.5 ~ 21 mg/kg。唾液的含量更是惊人。一项研究测得的数据是:不吸烟者64 ~ 316 mg/kg,吸烟者127 ~ 405 mg/kg。如果牛奶含量15.2 mg/kg是“毒奶”,那么每个人的血液都是“毒血”,唾液更是“毒”。

既然没有毒,为什么禁止?

无论粮农组织、世卫组织还是食品法典委员会,都只是国际组织,它们的决定只是对各成员国的“指导方针”,而不是法规。各国不采用自己的准则或设定不同的标准是正常的、常见的。

我国规定牛奶中硫氰酸钠的含量不能超过10 mg/L,这是防止人为添加的“执法标准”,而不是“安全标准”——如果超过,说明存在人为添加,可以判定为违法,需要查处,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牛奶会危害健康,更不意味着是“毒牛奶”。

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批准这个防腐方案,有很多种可能,比如没有企业申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没有工艺必要性”或者“容易被滥用”,等等。

总之,如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辉山牛奶的检测没有问题,那么无疑是违法的,应该被查处。至于牛奶本身——至少,如果你已经喝过了,就不用担心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