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蝶形胶布固定伤口图(蝶形胶布)

蝶形胶带(蝶形胶带固定缠绕图)

20多岁的陈骁是一个热爱舞蹈的小女孩,她在急诊室自豪地告诉我,她是她所在学校部门爵士舞队的三名领舞者之一。不幸的是,在学校晚会彩排的时候,陈骁不小心从舞台的架子上摔了下来,脚踝直接被架子上的铁片划伤了一个10厘米左右的伤口,又长又深,骨头都能看到。

小女孩很勇敢,也很配合,唯一的要求就是:“大夫,别用针缝了,既然针眼上的疤丑得像蜈蚣,我见谁都会没脸!”

我知道小女孩都爱美,即使在冬天,脚踝也是展示她们美丽的地方,所以我告诉她:“别担心,我会有最好的针和线给你缝好。”

小女孩一听这话,着急地说:“不要用针线。网上看说都是进口拉链吧?一拉就可以闭合伤口,不留疤痕。我在网上看过视频。把那个给我!或者用点胶水粘一下。。。"

我一脸苦笑,又遇到了一个被媒体误导的病人,只好耐心的给她解释为什么医学这么发达,我们的医生还是用针线缝合大部分伤口。#真相即将到来#

1.医生如何“缝合伤口/切口”

无论是我们不幸受伤造成的“伤口”,还是医生用手术刀开出的“切口”,如果只是稍微长一点、深一点,就必须采取措施将其闭合,否则伤口/切口会愈合缓慢,或者会长成很大的疤痕。

大家都知道医生经常用针线来缝合伤口和切口,很多人都有过被缝的经历。但普通人能看到的,其实只是最外层的皮肤缝线。其实伤口(尤其是深度伤口)是层层缝合的。

就像我们吃的五花肉一样,我们的肉分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脂肪、肌肉等等。伤口的缝合不是用一根大针把整个伤口缝在一起,而是从最深处一层层缝合。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皮肤的张力。

一般医生会用可吸收线将较深的伤口逐层缝合,最后用细针将最后一个伤口缝合在皮肤表面,然后打结。伤口愈合后,只要用剪刀剪开结,把线拔出来,就叫“拆线”。

所以老百姓看到的其实是皮肤表面最外层的缝合。

2.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闭合最外层的伤口。

的确,缝针,尤其是粗针,尤其是在病人还留有疤痕的情况下,往往会合成一大片疤痕,使整个伤口的疤痕难看得像蜈蚣。因此,为了给患者更好的体验,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不仅改进了各种特殊的美容缝合方法,还逐渐发展出其他方法来闭合最外层的皮肤。

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看美剧或者美国电影,你一定会看到外国人面部受伤后伤口上经常会有很多小胶布。是的,这是用来画伤口的蝴蝶胶带。一般来说,脸浅和伤口。如果很好的掌握了适应证,可以尝试用【蝴蝶胶带】直接牵引粘合皮肤。

这在国外很常见,我个人也扎过很多儿科病人,因为他们的缝针特别不配合。如果我觉得父母依从性好,胡一般都愿意冒险用蝴蝶胶带拉拢他们,最后治愈效果很好。不仅伤口愈合无感染,而且无缝合疤痕。但如前所述,这种方法不仅对伤口本身要求较高,还要求孩子和家长有非常好的依从性,严格遵医嘱。

除了胶带,还有专门用来包扎伤口的“胶水”。这种技术也可以用来缝合伤口,不用缝针,也不会留下针眼疤痕,但对伤口要求更高。涂胶前要求医生将伤口深部缝合好,伤口可以自行闭合,没有任何张力。

例如,在文章的开头,陈骁称之为“拉链”。其实这种伤口慢慢闭合的技术在我们临床上早就知道了,只是前段时间媒体大量报道了美国的一种伤口“Zip”。

3.“拉链”的利与弊

说到这个拉链,再多说两句它的优缺点。

(1)优势

明明没有针缝,就不用拆线,不管有没有针眼,也不会像吴蜈蚣那样形成可怕的疤痕。另外,由于不需要缝合皮肤表面,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降低。

(2)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个东西对伤口的选择性很强。

仔细看所有关于伤口“拉链”的宣传,仔细看他们的视频或图片,你会发现一个规律:所有的伤口都是“直”的,很浅,伤口边缘整齐。正确

这是因为使用这种技术的前提要求伤口几乎没有张力。换句话说,就是伤口两边的皮肤几乎可以自己对齐的伤口,这样就可以用这个技术来牵拉伤口。

一旦伤口边缘不规则,相对较大较深,即使不直不规则,也很难或无法使用。因为皮肤的张力,伤口会裂开。所以,如果要对较大较深的伤口使用这种技术,必须先用缝针将伤口较深的部分缝合,将伤口拉到两个边缘,再用这种拉链拉上。不过,如果差不多对的话,我可以用更简单便宜的胶带或者胶水。。。。

有人会疑惑:如果伤口张力很高,用这种技术拉拢会产生什么后果?要么是拉链直接拉也无法闭合伤口,要么是强行闭合了伤口表面,但里面还是有一个很大的洞和腔。尴尬。。。。

此外,价格高也是一个缺点。虽然我没用过这种美国原装产品,但我知道中国制造的同类产品并不便宜。这个东西有无数更便宜同样有效的替代品。

所以,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在临床上有各种不用针线缝合伤口的方法,但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局限性。医生会根据患者伤口/切口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要求做出最终决定,不是最新的,也不是最好的。

媒体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为了扩大宣传效果,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夸大效果,又不自觉或有意地淡化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