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收藏(图片和视频简历收藏)
2020年11月28日,在第二届武汉影像艺博会上举办了“如何从零开始艺术收藏”的收藏者论坛,由策展人何青、谢画廊艺术总监、罗伯年艺术基金会理事金友明、Time 空画廊创始人、趣系创始人、收藏家、画廊董事、艺术总监主持。
自2008年影像收藏市场受到冲击后,近年来有重新活跃的趋势。与绘画等传统艺术品相比,图像的价值可以体现在记录性和表达的艺术性上。随着中国图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像采集的重要性。论坛中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历,从最基础的收藏知识到普通人应该如何开始影像收藏,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将以问答的形式呈现。
2010年10月18日,据报道,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戈尔斯基于2007年拍摄的朝鲜大型团体操表演《阿里郎》近日被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30万英镑的天价。人民视觉地图
1.图像收藏和图像拍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教师如何开始图像采集?它的特点是什么?
金友明:最开始是因为我的曾祖父罗伯年是民国时期的摄影师,他的底片作为家族遗产的一部分交给基金会进行整理研究和合作展览。同时,出于对摄影的热爱,我开始收集不同材质、不同媒介的影像,比如银盐、蛋白质的老照片。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当代摄影。目前主要收集80后、90后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其实图像采集也和它本身有关。你需要对作品有认同感,只有自己接触了才能购买收藏。
江瑞:最初,它收集了马格南西部的图片等经典作品的原作。后来慢慢转到日本摄影,比如森川大道等摄影师的作品。现在和金老师一样,收藏的大多是当代摄影。
事实上,判断和跟踪影像收藏热点的趋势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收藏群体日益扩大,不再局限于摄影圈。目前很多摄影师和年轻设计师都在购买。
王茜:从中国影像史的角度来看,影像收藏是一个有两个端点的时间轴:一个是从晚清的历史影像算起,一个是中国当代的影像,比如黄、、和小学的作品。通过购买两位国外藏家40多年的藏品,完成了早期端点的整理,而当代的影像多是在办展的时候收集的。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反映一些图像集合的特征。之前在纽约参加过一次图像拍卖,当时印度的出租车司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买艺术品。于是我和他假设,如果此时他有10亿美元,看到一张关于孟买公园的照片,让他想起了和爱人甜蜜温馨的回忆,如果现在需要投资1000万美元,他会买下来。司机点点头说,那我就。现在相比影像史上的名作收藏,更多时候是出于对作品的喜欢和感动,购买者越来越年轻化,这也是一个新趋势。
2019年10月30日,杭州,top 2019中国当代摄影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摄影爱好者来馆参观。人民视觉地图
蒋一铭:从2008年到2012年,由于当地藏家缺乏,购买力低,他们大多带着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国外的影像展。但国外藏家是在见到艺术家三年后才收藏的作品。情况相当复杂。后期则是寻找、购买摄影史上的著名摄影作品,带回国内展览、拍卖,重点收藏、饲养。这种变化也是市场造成的。
吴凌:因为我自己是设计师,所以通过购买作品开始了影像收藏之路。现在,我们在搜索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寻找具有明显个人特征的艺术家作品,以及更全面的收藏。
黄子怡:其实现在艺术家泛滥,就像金老师之前说的,多收藏一些作品,是为了发现有趣,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李文俊:主要是收藏相册,学习观看摄影史。
2020年6月17日(具体拍摄时间不详),泰坦尼克号沉船108年后,一张被认为是“击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的照片被公开。这张黑白照片是另一艘客轮的船长伍德在沉船前两天经过大西洋时拍摄的。这张照片是偶然拍的。伍德船长热爱摄影,用他的相机拍下了这座巨大的冰山。他记录下了冰山的坐标位置,这个位置和击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位置几乎相同。现在这张照片将被拍卖。人民视觉地图
2.绘画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收藏价值。作为一个“比较容易的文案”,很多人对版本号等都有些疑惑。这个怎么理解?
王茜:老照片和其他历史图像实际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比如清末民国时期,流程和制度都和今天不一样。摄影师在暗房里制作它们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后来复制了原著,也不会有版号和署名,所以没有可复制性。
在当代影像中,它的价值受到限量版号和签名的制约和保障。有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出现一例关于图像版本号的投诉,所以不用担心版本号的问题。
3.因为目前有明显的收藏青年艺术家作品的趋势,你对艺术家开版有什么建议?
王茜:我们需要小心打开版本号。作品的大小和数量要达到艺术家认可的最佳观看模式。例如,著名摄影师史蒂文·麦柯里通常以三种尺寸和版本出售他的作品。比如体积巨大的《阿富汗少女》版本就比较少,而体积较小的作品可以达到75版,仅仅是为了世界各地美术馆的收藏。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和画廊、专业代理等探讨是比较好的办法。前期,然后调查研究客户后找出版号。
2015年9月10日,上海,专注于艺术影像的亚洲顶级艺术博览会——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人民视觉地图
4.虽然图像收藏是个人的,但是对于画廊等较大的机构是否有一定的标准?
金友明:画廊的定位不一样,它收藏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但不是当代摄影方向,所以不会做纪实摄影相关的展览等。这要看具体情况。
王茜:目前我们画廊还是收藏更多的当代摄影和新锐摄影,包括其他媒体的艺术家;经典纪实摄影会有一部分,但基本没有新的纪实摄影。这个时代的纪实摄影需要特别的意义,岁月、民生、灵魂的影像会倾向于收藏。还有,由于摄影逐渐数字化和大众化,手机摄影占据了大部分空,人们比以前更加浮躁,只有更好的纪实摄影作品才能打动人。
5.最后,作为收藏家/画廊老板,你对影像收藏有什么想法和前景?
王茜:其实收藏的出发点是基于喜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整理和研究它们的共同点,创建一个系统,最后以展览或书籍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特里·贝内特从中收集老照片和历史影像,最终出版了《中国摄影史》(3卷本),极大地补充了国内摄影史研究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可能也是图像采集后期要做的事情。
金友明:在国内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中,摄影部门正在逐步设立,而之前并没有这样的体系,这也意味着大量的摄影作品将被美术馆收藏,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也将逐渐扩大,对未来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