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无土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无土养殖技术(泥鳅苗快速培育技术)

泥鳅具有抗逆性强、分布广、易养殖、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水中人参”。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常出现鱼苗短缺的情况。现将泥鳅鱼苗快速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1.位置选择

养殖场要有充足的水源,进出水方便,自灌自排,水质新鲜无污染,中性或微酸性粘土土壤适宜,要求日照充足,环境幽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

2.池的构建

①育苗池规格

泥鳅种子池和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外围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脊坡度60-70。池塘的深度为80-100厘米。池塘挖好后,应将池壁夯实,用50 cm、50 cm水泥板做护坡,池底20 cm左右铺腐殖土,水深保持在30-50 cm。

②进水和排水设施

进水口和出水口应呈对角布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口位于落鱼槽底部并与PVC管连接高出水面30cm,排水时可调节PVC管高度随意调节水位。

③防逃设施

用网、钙塑板或水泥板作为养殖池周围的围栏,防止蛇、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进水口和出水口要用120目网眼的网布包裹,做成围栏网,防止泥鳅逃跑、敌对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入池塘。

④落鱼条(收集泥浆池)

为了方便垂钓,池塘内应设置一个与排水口底部相连的落鱼槽,面积约为池塘底部的5%,深度为30-35厘米。鱼槽的四壁用木板或水泥砖围起来。

3.放养前的准备

①清理池塘。

放养前10天,要清理池塘,检查孔洞,堵漏,疏通进出水管,耕翻池底淤泥。排水至10厘米水深后,每10平方米水面用1公斤生石灰浆化,然后洒满全池消毒。

②蓄水和施肥

池塘清理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施鸡粪3公斤或牛、猪、人粪5公斤,每立方米水还施氮肥7 g、磷肥1 g。

4.种子释放

当水变绿,透明度保持在15cm时,可放入泥鳅苗进行培育,苗密度为每平方米1500-2000尾。泥鳅长到3厘米时,要及时筛塘,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条。在播种的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要对水进行检测,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容器内水温与池内水温温差小于2℃。如果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泥鳅苗,在下池前要进行“减速”处理。将充氧尼龙袋放入池中20分钟,待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相同时,再慢慢释放。

5.饲养和管理

①早期培育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前,应根据水色进行适当追肥。水温低时,每次每立方米水中施入2克有效硝酸铵;水温高时,每立方米水施尿素2.5g。一般隔天施一次,连续施2-3次,然后根据水质和肥度调整施肥的浓度和间隔时间。水色最好是黄绿色,水深控制在30 cm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 cm左右。同时,每20万苗用1公斤大豆磨成15公斤豆浆,早晚各撒一次。投喂3-5天后,可改为投喂水蚤、轮虫、捣碎的桑蚕或蚕蛹。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当泥鳅苗长到1cm左右时,已经能以昆虫幼虫、枝角类和水中的有机碎屑为食,并能摄食破碎的动物内脏、血粉和豆饼。每天早晚各扔一次。刚开始每天的喂食量占体重的2%-5%,随后随着生长日的增长可以增加到体重的8%-10%。

②后期培养

泥鳅苗规格达到2厘米后,逐渐加深水位至50厘米。配合饲料除了继续给水质施肥外,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4%-10%。另外,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投喂情况灵活控制。当水温在15℃以上时,泥鳅的食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28℃以上,食欲逐渐下降;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2℃时,应减少进料甚至停止进料。

6.日常管理

①巡查池塘:早、中、晚巡查池塘一次,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和水色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调节水质:每周换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

③防害逃生:注意防止敌对生物的入侵和泥鳅的逃逸,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和塘脊。

④防病:及时清理饲料台,定期对饲料台及工具进行消毒,定期喂药预防。

7.疾病控制

疾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主,内外用药相结合。泥鳅苗期常见的疾病包括:

①红鳍病

由短杆菌感染引起。病泥鳅的鳍、腹、皮肤、肛门充血溃烂,尾鳍、胸鳍红肿腐烂。防治方法:全池喷洒1 mg/kg漂白粉。

②蜗轮蜗杆病

症状是病泥鳅消瘦,常浮于水面,焦虑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多,镜下有轮虫。防治:全池使用0.7 ml/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液。

③气泡病

由于溶解氧不足,水中溶解氧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症状:泥鳅漂浮在水面上,腹部鼓起如气泡。方法: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淡水,每亩溶盐4-6斤后,撒在全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