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战斗舰(中国濒海战斗舰556)原创老豆说军事武术2019-09-09 21:16:48
濒海战斗舰是美国在新世纪建造的全新水面战舰。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一样,濒海战斗舰不同于过去的传统舰艇。濒海战斗舰有两种,分别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的“自由”级和通用动力公司设计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诞生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服役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将介绍两艘美国濒海战斗舰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美国濒海战斗舰的发展历史。
一、濒海战斗舰的发展背景
濒海战斗舰的发展与美国海军的战略转型密切相关。
濒海战斗舰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的作战任务也有所调整,向“由海向陆”和“前沿存在”方向转移,作战重点从“控制海洋”转向“沿海作战和支援陆地作战”。2002年7月,美国海军发布了题为《21世纪的海权》的战略报告,提出了“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从“海洋”向“近岸”的过渡。2005年3月,美国海军提交了未来30年陆军结构发展计划,表示未来30年将减少大型舰艇数量,大力发展以濒海战斗舰为代表的小型战舰。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
在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同时,美国海军也在不断的修理和改造舰艇计划。1994年9月,美国海军通过了21世纪水面战舰(SG-21)的任务需求计划,1997年,SG-21更名为DD-21。2001年11月,美国海军发布了水面作战舰艇的现代化计划,用未来的驱逐舰DD(X)取代DD-21,主要负责对地攻击。该计划还包括另外两艘战舰,一艘是新一代巡洋舰CG(X),主要负责防御空;一艘是濒海战斗舰LCS,用于执行濒海战斗任务。然而这三艘战舰的发展都不是很顺利。DD(X)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由于建造数量减少,最终只开工了三艘驱逐舰。CG(X)巡洋舰项目于2011年停止,只有濒海战斗舰LCS仍在建造中。
关于濒海战斗舰的概念和建造目的,美国海军是这样解释的:开发一个可以部署相对大量的灵活作战模块的平台,以支持大范围的联合作战,并确保海军力量可以在其他水面舰艇、潜艇和水雷的威胁下进入濒海海域。
佩里级护卫舰
濒海战斗舰原本是为了取代佩里级护卫舰而提出的新型舰艇概念,但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设计,它与传统的导弹护卫舰越走越远,成为一种介于中型护卫舰和小型巡逻艇之间的独特舰艇。
二、濒海战斗舰的设计过程
维斯比级巡逻艇
由于是全新的舰艇,濒海战斗舰没有直接的参照物。美国海军在制定濒海战斗舰设计任务和要求的过程中,研究了多种水面舰艇,从400吨级的小型巡逻艇到4000吨级的护卫舰。其中,瑞典的维斯比级巡逻艇,英国的波塞冬三体船,挪威的盾牌级导弹艇都给了美国海军很大的启发。比如瑞典的“维斯比”级巡逻艇,最大排水量600吨,最大航速38节,续航里程2000多海里。配备反空导弹、反舰导弹、鱼雷等武器,全方位满足濒海战斗舰需求。
英国“海神号”三体船试验船
“盾牌”级导弹艇
美国海军还测试了英国的“海神”三体船和挪威的“盾牌”级导弹艇,并仔细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经过充分研究,美国海军于2002年6月发布了《21世纪世界海军:新时代作战概念》文件,并于同年7月公布了濒海战斗舰的建造要求,这标志着LCS计划的正式启动。2002年11月,美国海军将濒海战斗舰的概念设计授予了六家公司。2003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雷神公司通过初选,进入濒海战斗舰初步设计阶段。不久之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交了半滑行单体船方案,通用动力公司提交了三体船设计方案,雷神公司提出了表面效应船体方案。
2004年4月,洛马公司提交了改进型半滑行单体船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建造成本低、技术风险小、速度快、机动性高等优点。深V型设计还提高了恶劣海况下高速航行的稳定性。通用的穿浪三体船稳定性极佳,甲板更大,航行阻力远小于半滑行单体船。雷神的表面效应舰的主要优势是速度快、载重量大、续航时间长。2004年5月27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成功中标,开始设计濒海战斗舰系统。根据计划,两家公司将在2005年至2009年间各生产两艘LCS原型舰,总价值约为9.5亿美元。
三.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和服役
“自由”号濒海战斗舰
2005年5月,洛马公司设计的第一艘濒海战斗舰被命名为“自由”号,也叫“自由级”。同年6月2日,“自由”号安放龙骨,2006年9月23日下水,2008年11月8日服役。目前已交付8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最新服役是比林斯号,于2019年8月举行。第九届印第安纳波利斯于2018年4月启动,第十届圣路易斯于2018年12月启动。
“独立”号濒海战斗舰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由通用动力公司建造。首艘“独立”号于2006年1月开工,2008年4月下水,2010年1月投入服役。截至2019年8月,共有9艘“独立”濒海战斗舰服役,其中最新的一艘是2019年3月初举行服役仪式的“查尔斯顿”号。该级舰的第10艘“辛辛那提”号于2018年5月下水。今年夏天交付美国海军试航,但尚未正式服役。第11届堪萨斯城于2018年9月启动,第12届奥克兰于2019年6月底命名。
原计划美国海军将采购52艘濒海战斗舰,其中前4艘为飞行0批次,2010财年至2015财年采购10艘“自由”和“独立”舰。2015年前后,美国海军调整计划,将濒海战斗舰的数量减少到32艘,剩下的20艘将升级为“小型水面战斗舰”(SSC),之后更名为“快速护卫舰”(FF)。2015年底,美国将濒海战斗舰及其后续护卫舰的数量从52艘削减至40艘。目前两型濒海战斗舰都在建造中。
四.濒海战斗舰性能分析
1.船体设计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的舰体采用V型半滑体单元设计。上半部分向内倾斜,下半部分向内缩进,外观非常简洁,并涂有吸波材料,雷达反射面积小,隐身能力好。它的出气口很低,红外信号很弱。I级舰采用模块化设计建造,舰体可配备“即插即用”的任务模块。喷水推进器安装在“自由”级的船尾,非常灵活,全速航行时可以在7个船长的距离内360度转弯。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舰长115.3米(后续舰增至127.4米),宽13.16米,吃水3.9米,满载排水量3089吨(后续舰增至3450吨)。最大航速45节,续航力3500节和1150节,乘员50-75人,自持力21天。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采用三体船设计,舰体采用铝合金,上层建筑向内倾斜,布局简单,舰体与上层建筑的宽度和倾角完全相同,大大提高了隐蔽性。该级舰的主要设备位于舰体中央,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壳体,重心也集中在这个地方,因此比单舰更稳定。“独立”级三体船结构还扩大了主甲板面积,飞行甲板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比“自由”级大得多。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长127.6米,宽31.6米,吃水4.3米,满载排水量2784吨(后续舰艇数量增至3100吨)。其最大航速可达50节,18节时的续航力为4300海里,47节时的续航力为1500海里。乘员规模也是50~75人,自持力也是21天。
2.发电厂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的发动机更换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配备两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制的MT30燃气轮机,总功率72 MW。它还配备了两台16 PA6STC柴油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功率为6.4 MW。濒海战斗舰的动力源是四台V1708柴油发电机组,每台功率为750 kW。
“独立”号濒海战斗舰的发动机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也采用CODAG动力装置,配备2台GE LM2500燃气轮机、2台MTU Friedrichshafen 20V 8000系列柴油机和4台柴油发电机。
3.武器配置
在设计之初,美国海军赋予濒海战斗舰三大作战任务,即水面战、反潜战和反水雷战。所以两艘濒海战斗舰的武器都是围绕这三点来配置的。
Mk 110 57毫米自动舰炮
濒海战斗舰携带的主要武器包括1门Mk 110型57毫米自动舰炮、1门Mk 49发射装置、4挺12.7毫米机枪和2门Mk 44型30毫米遥控舰炮。MK110舰炮由BAE系统公司生产,最大射速220发/分,有效射程14公里。其整体性能不如奥托76毫米舰炮。
第21单元“海拉姆”滚动导弹发射器
Mk 49发射装置装备21枚RIM-116滚动导弹防御空导弹,即“海拉姆”滚动导弹。虽然可以发射,但最大射程只有9公里,难以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
濒海战斗舰搭载的直升机
无人侦察机
濒海战斗舰携带的刚性充气艇
濒海战斗舰可以搭载1~2架MH-60R/S海鹰直升机,2架MQ-8B(或1架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侦察机,甚至一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也可以“独立”级别起降。必要时,濒海战斗舰还可以携带两艘硬式充气艇(RHIB)。
濒海战斗舰的主要反潜装备有安/SQR-20多功能拖曳声纳、MH-60R/S反潜直升机、装备超轻拖曳声纳的无人水面舰艇等。
濒海战斗舰猎雷车
濒海战斗舰和反潜直升机携带的水雷战模块有AN/WLD-1遥控猎雷系统、AN/AQS-20A机载拖曳式探雷系统、AN/ALQ-220机载感应扫雷系统、AN/AES-1机载激光探雷系统、AN/ASQ-235机载灭雷系统、AN/AWS-2机载快速扫雷系统等。
濒海战斗舰试射鱼叉反舰导弹
濒海战斗舰通过垂直发射系统试射“长弓海尔法”导弹。
但在服役过程中,美国海军发现濒海战斗舰的武器配置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于是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濒海战斗舰已经测试了鱼叉反舰导弹,也通过垂直发射系统测试了改进的长弓海尔法导弹。
4.船舶电力系统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装备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OMBATSS-21战斗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宙斯盾”系统开发的。该级舰的主要传感器是EADS公司研制的TRS-3D雷达(也称为AN/SPS-75雷达),后来升级为TRS-4D旋转雷达,具有机械和电子扫描模式。Terma A/S SKWS诱饵发射器安装在舰艇上层建筑顶部,可装填反导和反鱼雷诱饵。氩圣WBR-2000电子战系统也安装在该级舰。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装备了由格鲁曼公司开发的综合作战管理系统ICMS,该系统是TACTICOS系统的升级版,集成了传感器和武器控制系统。该级舰的主雷达为AN/SPS-77(V)1“海上长颈鹿”坐标对空/海上搜索监视雷达,位于舰桥上方的圆锥形雷达罩内。其他舰载电气设备还包括导航雷达、AN/KAX-2光电传感器、Mk 36诱饵发射器、ES-3601电子战系统、NULKA有源雷达诱饵系统等。
动词 (verb的缩写)关于濒海战斗舰的思考
任何一种武器装备都有其优缺点,濒海战斗舰也不例外。尽管对该型战舰质疑声不断,但美国并没有中断濒海战斗舰的生产,而是决定继续完成建造计划。濒海战斗舰的主要优势如下:
濒海战斗舰的速度非常快。
第一,速度快,机动性强。濒海战斗舰的速度超过所有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快速部署到指定海域,快速接近危险目标,其高速度和灵敏度也可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二是吃水浅,对通航水域适应性强。濒海战斗舰吃水只有4米左右,远低于其他大中型战舰。它可以在近海甚至内陆水道上行驶,可以驶进大多数港口。第三,模块化设计优秀,可变能力强。濒海战斗舰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不同的任务模块,可以加强一种或多种作战能力,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
另一方面,濒海战斗舰也存在缺乏缺点,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武器系统不完善,没有竖发装置。传统的护卫舰一般有多种用途,比如反[/k0/]、反潜、反舰、地对地。但濒海战斗舰的模块化设计,没有配备垂直发射装置,携带的武器种类也相对较少。
二是任务模块转换慢,耗时长。虽然濒海战斗舰可以配备不同的任务模块执行不同的任务,但目前模块的拆装效率较低,设计更换时间为96小时。但实际情况是需要两周左右才能完成,而且必须停靠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港口。
三是自持力短,作战半径小。濒海战斗舰吨位小,以MT30燃气轮机为主的动力系统大,挤压其他空房间,包括武器、燃料、生活物资等。,所有这些都受到影响。该型战舰的自持力只有21天,限制了其作战范围。
四是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高,经济性差。濒海战斗舰首舰造价约6-7亿美元。虽然量产后有所降低,但单个任务模块的成本高达1亿美元,整体成本仍然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每个任务模块的更换也需要一定的投入,使用和维护成本都不低。
第五,无法拦截反舰导弹,生存能力弱。濒海战斗舰武器配置较弱,仅靠“海拉姆”反[/K0/]导弹无法抵御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而且一旦受损,由于船体较小,容易沉没,生存能力较弱。
鉴于以上缺点,濒海战斗舰进行了部分改进。比如在武器方面,美国海军改造了“长弓海尔法”导弹,使其可以在濒海战斗舰上使用,还测试了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017年3月,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濒海战斗舰底特律号在海上成功试射了长弓海尔法导弹。前面的濒海战斗舰还在不断改进,缺点会越来越少。然而,2017年7月,美国海军发布了新一代护卫舰FFG(X)的设计招标,这可能表明美国海军将不再购买濒海战斗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