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24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大大完善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小雪节一到,华北就下起了第一场雪。今年,小雪的到来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成功申请世界遗产!

图片:百度图片

2016年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1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对太阳一年运动的长期观察,以及对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变化的认识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中国古代,太阳每年运动的轨迹被分成24等份,每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中、夏至、小暑、大暑、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严寒。

图片:百度图片

宝宝们可能会问,二十四节气里的牛在哪里?毕竟现代人已经依靠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环境的负面影响。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老祖宗留下的同样陈旧的信息资源还有用吗?

但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二十四节气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功能。二十四节气文化除了仍然结合农时、顺应自然规律获得丰收的之外,已经更紧密、更广泛地融入到健康医疗、特色旅游等象征软实力的文化传播领域。,被亲切地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以往小雪节,饮食上通常以热量为辅,御寒御寒,以满足夏冬之需。天气明显转凉,气温明显下降。而是很多人在初雪后走出家门,泡温泉,吃火锅,拔罐,在周边疗养。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生活的乐趣。踏雪赏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图片:百度图片

到了现代,很多景区已经开始提供VR虚拟现实技术和360度全景服务。如果因为天气冷而懒得出门,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真正享受相隔千里的雪景,而不用挤在人山人海中欣赏腊梅。

说到赏花,电视剧《花》中有一场紫仙与花争香的戏,据说古人的“二十四节气”都对应一朵花。的确,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安排花信风序列表是为了给生活增添情趣:

小寒:等梅花,二等茶花,三等水仙;

严寒:金边瑞香、兰花、明矾;

立春:待春、樱、春;

雨水:等待菜花、杏花、梅花;

臭:等桃花,第二等李唐,第三等玫瑰;

春分:海棠、梨、玉兰;

清明:等桐花、麦花、柳花;

谷雨:第一次牡丹,第二次糯米,第三次楝树。

在节气表上,迎合节气的变化,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在北方,火锅生意再次繁荣起来。牛羊肉片等红肉可以补充热量,时令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有助于爱美女士减肥美容。在江南,正是赣南脐橙鲜美多汁的好时节,及时补充Vc有助于预防冬季感冒。

图片:百度图片

同样的节气,不同的餐桌,传统节气的变化得益于互联网和物流的快速发展,不同地方的不同美食相遇。自然界的人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也由此延续和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