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电影(长镜头电影实例及分析)
电影《1917》热映,君君真的被这个长镜头震惊了!
两名士兵被要求在八小时内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镜头全程跟踪,连续8个小时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场。
影片将“限时任务”和“一镜到底”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印象最深的是极其震撼的逃夜戏和最后的前线狂奔。
什么是长镜头?
一般指影片中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连续拍摄的完整镜头。
有些作品甚至做到了一镜到底的全片。
比如著名的俄罗斯方舟。
导演用90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俄罗斯宫廷的壮丽景象。
长镜头是摄影美学的终极延伸。
今天就来说说电视剧里的一些经典长镜头。
I .动作电影中的长镜头
1.2004年的功夫
关键词:租船人
时长:53秒
经典指数:★★★★
提起功夫,你能马上想到什么?
是“租船人,怎么突然没水了”?
租船人停水骂场地真的是《功夫》里超有名的一幕。
包租婆气场两米,一路骂房客。
在这个53秒的长镜头里,租船人和几个房客的形象都展现得惟妙惟肖。
2.2005年的《东阴功》
关键词:战斗
镜头时长:3分45秒
经典指数:★★★★
在看《东阴功》之前,我一直以为大部分动作片都是快速剪辑过的,以表现打斗的刺激。
但这部电影不是。
3分45秒,镜头跟着主角从一楼到四楼。
攀爬打斗对演员的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一路打那些碍事的,代入感十足!
3.2004年的“大事件”
关键词:枪战
镜头时长:6分47秒
经典指数:★★★★
导演杜琪峰一开始就设置了教科书般的长镜头。
从常驻记者到警匪。
各行各业的人交错有序,一气呵成。
随着镜头的推拉,枪战的场面真的很惊艳!
第二,战争片中的长镜头
1.2009年的风
关键词:群体形象
时长:1分钟
经典指数:★★★★
作为一部悬疑谍战片,风的基调一直是深沉凝重的。
室内长镜,先顺着周迅饰演的顾的视角看。
几个角色依次出场,群像以整齐的氛围开场。
一分钟不长,却充分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
比如白小年。
面对“独自守空房”的低级玩笑,小年伸手就把文件抢了过去。
他对金火的厌恶在脸部特写中表露无遗。
长镜头的意义还是服务于剧情。
2.2017年芳华
关键词:骆驼攻击
时长:6分钟
经典指数:★★★★
青春,爱情,歌舞...乍一看,芳华似乎是一个文学故事。
但五分长镜瞬间把人拉回到绝望的战争年代。
血肉之躯,巨大的枪炮声和到处的哀号声充斥着我的耳朵。
就像观众毫无防备地遭到了伏击。
六分钟的战争场面,不可谓不震撼。
第三,灾难片中的长镜头
1.2006年的汉江怪物
关键词:怪物追逐
时长:35秒
经典指数:★★★★
在大家都在玩的河边,突然出现了怪物。
有人被袭击了,大家都在跑来跑去。现场一片混乱。
这个长镜头移动非常快。
有一种令人亲临现场的恐怖和窒息感。
2.僵尸肖恩2004
关键词:性格特征
时长:2分钟
经典指数:★★★★
与恐怖绝望的葬礼片不同,《僵尸肖恩》走的是幽默路线。
僵尸出现后,肖恩去便利店购物,导演为这一段安排了长镜头。
路上陌生的行人,玻璃上血淋淋的指纹,可以清晰的看到丧尸出现。
但是Shawn一路走着没有表情,逛着逛着。
这两分钟充分讽刺了肖恩的冷漠和粗心。
生活方式和丧尸没什么区别。
3.2006年的人类之子
关键词:封闭空房间
时长:4分钟
经典指数:★★★★
比宽大的室外长镜更难操控的,其实是室内长镜。
人子在狭窄的车里机会渺茫。
车外危险逼近,车内紧张恐惧。
射击,追逐,撞车,一个非常艰难的场景。
镜头在车内自由旋转,完美展现故事。
四.恐怖电影中的长镜头
1.2019年幽灵入侵
关键词:情绪爆发
镜头时长:16分29秒
经典指数:★★★★
在鬼屋里长大的五个孩子,长大后依然沉浸在恐惧和悲痛中。
他们一直互相矛盾,最后在姐姐的葬礼上彻底爆发了。
这部剧的场景一直都是环绕的形式,表现的就是这场精彩的群殴。
超过16分钟的镜头,对演员的台词是极大的考验。
2.2013年的僵尸
关键词:叶熙清演技
镜头时长:3分54秒
经典指数:★★★★
梅阿姨一边整理着老公的衣服,一边小声的说着家常。
突然意识到丈夫已经去世,梅姨开始崩溃哭泣。
慢慢收回情绪后,她以为前七天老公会回来和她团聚。
这个时期的爪熙正从平静,到失控,再到回归平静。
面部表情特写,教科书式的演技!
动词 (verb的缩写)故事片中的长镜头
1.2019年长安最长的一天
关键词:场景
时长:35秒
经典指数:★★★★
长安有很多长镜头,开场就是。
元宵节前夕,大唐人民正在如火如荼地庆祝。
镜头由高空移向地面,配合极致的色彩美学。
展现大唐风采。
燃烧的灯笼也暗示了和平中隐藏的危机。
2.2013年当了12年奴隶
关键词:奴隶身份
镜头时长:1分30秒
推荐指数:★★★★
奴隶被吊在树下,把脚放在泥上,以确保不会被绞死。
镜头是固定的,大家对这个即将被绞死的黑奴无动于衷。
令人窒息的一分半钟,直观的展现了那个时代奴隶的地位。
在剪辑技巧越来越精良的今天,长镜头的使用似乎已经很少了。
毕竟太依赖导演的调度技巧和现场所有人员的配合程度了。
如果摄像机有任何失误,整场比赛都会输。
据说《1917》里有一次远射,用了56次才成功。
而且技术流的长镜头可能伴随着巨大的成本。
所以我们总是喊“NB!”
因为是真NB!!!
长镜头从来不无聊,也不是导演刻意炫耀技巧的产物。
希望在后面的片子里能看到更多精彩有意义的长镜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