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三伏贴的这6个注意事项(三伏贴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三伏贴的这六个注意事项)

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名词才知道“三伏贴”的意思。“三伏”是指第一伏、中间伏、最后伏。这个“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是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但是什么是“三伏贴”?

一、“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起源于清朝。三伏贴其实是膏药的一种。它的形状大约有银行卡那么大。使用时,通常以四贴为一组,这四贴一起敷在背部特定部位,八小时后即可取下。一般10天敷一次,每个疗程需要3-4次。因为只在农历的初、中、末三个时期使用,所以称为“三伏贴”。之所以这样治疗,也是基于中医遵循的“冬病夏治”理论。

二.“三伏贴”的指示

“三伏贴”可适用于虚寒病症,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小儿遗尿、厌食等。

三.“三伏贴”的禁忌

1、治疗对象必须是年满6个月的儿童或成人,严禁乱抓。

2、局部瘙痒、发热、轻微疼痛,甚至出现水泡,或者局部皮肤微红都是正常反应。

3.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的孩子不宜使用。

4.忌食辛辣、油腻、冷饮等。施用期间,施用期间不宜游泳。

5.中药敷完之后很平静,可以用湿毛巾擦拭。

6、遵医嘱,不擅自用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