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教你打羽毛球如何握拍(羽毛球握拍图解)

羽毛球握拍图(教你如何握拍羽毛球)

第一部分是握法

抓地力是羽毛球的第一课,但这部分我还没写。感觉不难,但为了整篇文章的完整性,还是要补上这部分。

1)基本握杆

基本握法可以简单地分为两部分,称之为手指握法:前两指(拇指和食指)和后三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方便起见,请参考插图。

两指:拇指第一指节贴在对应的宽面上,食指第一指节贴在第三斜边上,食指第二指节贴在对应的宽面上,食指侧可略高于拇指。

后三指:在拇指和食指握法的基础上自然握住手柄,第一指节覆盖拇指侧的第二斜边,第二指节扣住狭窄的侧面。

(注:由于不同人生理不同,个人可根据自己最舒适的体位进行微调)

一般来说,常规握杆的松紧程度要保证握杆能滑动而不脱离手指的控制。

挥杆力量熟练后,为了给力量留下更多空的空间,你需要更加放松。空出掌,可以理解为三指握拍柄,其余两指需并拢形成钳形握拍。我个人比较喜欢多包缓冲膜,而不是palm 空房。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拍面的可控性。

(注:上图是为了帮助你理解空出掌的效果。当你实际握拍时,后三指会握住拍柄,也会配合中指发力。请不要误会)

2)握杆转换

握拍是为了用力击球。对于不同的击球技术,需要转握来更准确地控制拍面。握法的转换可以分为手指运动、正反转换和高低转换三个阶段。

手指移动:通过改变手指的位置来调整抓握模式。

拇指动作:初学者主要是上下移动(反手击球向上,正手击球向下),在一些特定的技术中,使用侧移,即拇指第一指节由宽侧调整到第一斜侧(注意:有些人会使用内侧窄侧)。

食指运动:同一个食指也上下运动(正手向上击球,反手向下击球)和横向运动,即食指第一关节从第三斜边调整到宽(或窄)面。

后三指动作:在拇指和食指动作的基础上,后三指需要配合完成侧移(也可以理解为后摆),即第一指节从第二斜边调整到外侧窄面(反手击球)或拇指侧宽面(正手击球)。

为了增加攻击性击球时的力量和握杆稳定性,有些人会用食指第三指节甚至指根对着宽面,可以称之为虎口握杆,如下图所示。

另一种极端情况,重杀会牺牲食指和拇指的压力,代之以后三指(或四指)的握力,可称为半握拳或握拳(为了区分握拳,可能更恰当)。

(注:本来我是不想提握拳的,因为这是一种极端的发力方式,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很不稳定。不要轻易尝试,但由于网友大胡子的建议和强烈要求,我特意补充了一下)

触发器转换:基于手指运动的触发器转换。

(注:实际击球中,击球并不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前后击球,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击球面也需要手腕和手臂的帮助)

下图是握力示意图,可以帮助你理解正反手转换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正手还是反手后,都需要三指共同发力,图中的支点并不是球拍旋转的中心。

转拍练习:初学者可以在日常练习中左右转动球拍,然后随时切换到自己想要的握拍方式。

高低转换:双打中,我们也会使用手柄的整体移位,前场握杆靠近锥套,后场握杆靠近锥套,这就要求我们在握杆和跑动时要改变握杆高度。

总而言之:

想打好羽毛球,首先要控制好球拍,千万不要握得太紧,学会可以放松握拍,学会调整手指位置以便在实战中快速改变握拍模式,初学者也可以通过多练习握拍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