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平面图(苏州狮子林奇特假山介绍)
林秋景狮子。摄影/苗克强
77年,虚实相生,真假难辨,轮回变换。
苏州有108座园林,狮子林是唯一的禅意园林。从开始到现在,她扮演了很多角色:僧尼参禅悟道的丛林,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景点,帝王流连的园林,家家户户居住生活的老院。
狮子池旁边,指的是白萱和尖山楼,夕阳下,让人想起过去那些不无烟的事件。摄影/陶媛
如今的她,是一座闻名天下的名园,静静地矗立在古城的东北角,像一台古老的禅机台前,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前来参观。最特殊的群体是2019年10月27日来探园寻根的贝氏家族后裔,其中就有她上一任园主贝仁园的后裔。
林秋景狮子。图/视觉中国
从面积上看,狮子林很小,只有14082平方米,相当于拙政园的五分之一,但从时间上看,比拙政园早了167年。经过677年的持续建设,狮子林有1518平方米的水池和2300平方米的假山,占整个公园的10%。20多座建筑,星罗棋布于山川之间,在百余种花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兼具空山林禅意与情趣,位列“苏州四大园林”之列。
在雨中的狮子林中游泳。摄影/黄金人生
狮子林冬韵航拍。图形/蠕虫创意
你能猜出狮子的禅吗?
1342年,苏州的信徒们决定集资为在苏州教了一年佛教的天乳禅师建一座丛林。经过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荒芜的“你家上一代绝活”,里面全是太湖石,原本要作为皇家假山运到汴梁,但宋朝灭亡后,太湖石就留在了这里。
西部的假山区、秋天的湖石、银杏,构成了一幅“狮子赏秋”的画卷。摄影/余学友
前人不种树,后人乘凉——这些太湖石是就地取材,堆砌成狮子林假山。狮子林的假山分为两部分(另一部分是最后一个园主贝仁元堆砌的)。天乳禅师设计堆砌的部分是主假山,包括旱假山、水假山、南假山。
狮子森林示意图。制图/辣椒粉
花园是园丁的精神体现。既然是禅师建造的,从建筑到布局一定充满了禅意:
走过今天的祠堂,盐湖塘西的“雪梨堂”之名,来源于“惠科雪梨”的禅宗公案。当年,惠科在雪地里站在门外彻夜宣讲佛法,达摩依然拒绝,说除非下红雪,惠科断了胳膊,染红了,落了雪,才得以继承达摩衣钵,成为禅宗第二代传人。天乳禅师希望激励佛教弟子尊师重道,努力学习。
从上到下:1。李雪堂。图/视觉中国;2.古代吴淞园林。图/视觉中国;3.指白萱,摄影师/阙明芬;4.盐湖塘狮子林全貌
。摄影/李小祥
同样以禅宗公案命名的还有白萱和梅葛,分别取自赵州白质和祖马梅文。他们都希望学佛的人能够明白,禅是一种启发修行者发现自身宝藏的哲学,倡导“精神启蒙”的境界。
梅阁窗外的梅花,彩色玻璃窗都是北人园重建时留下的时代痕迹。摄影/苗克强
这份苦心也可以在狮子林的假山上看到:在白萱面前,一尊2.5米高的“南海观音”立于水边,庄严而富有同情心,池中形似达摩的“一苇过江”,传达着只能理解的禅意。
西达摩的“一苇渡河”,左边是莲花堂,也叫花篮堂,右边是山楼。图/视觉中国
指的是面向白萱的卧云房南面4.4米高的“狮子峰”。狮子的头歪了,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在生气,生气,高兴,咆哮。似乎穿越了时间空,依然是“狮吼”,向有心人宣讲佛法。
单山狮子林里有很多这样的单山,那里的假山在天上咆哮。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还有“飞向月球的兔子”和“抱桃子的猴子”。摄影/易志明
狮子的命名也充满了禅意:
在佛教中,狮子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佛陀的教诲叫做“狮吼”;天乳禅师中峰和尚,师从杭州天目山狮子山。天乳禅师以“狮子林”命名新建丛林,既表达了宗教意志,又兼顾了狮子林假山石峰的狮性特征,赋予“狮子”以“沉默和隐身术”警示人们。
狮子滚绣球,又叫“狮子逗绣球”,是一幅叠湖叠石的经典假山小品。摄影/尹
正是在这个禅苑里,林佶禅派得到了传承和提升。
“狮子森林”这个名字从那时起就被使用了。但新建的狮子林远比现在的狮子林简陋。和尚”在树下造了几间小屋。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虽然建的房子不多,但和佛寺没什么区别。最大的特点是“竹石覆盖大半土地”,具有独特的山林气息。天乳禅师曾在他的诗中自豪地写道:我和人类一起生活在城市里,我怀疑我在山里。
眺望白萱,你可以一览狮子林干燥的假山。万一下大雨,假山可以抽干。狮子林的山间假山,到处都是奇峰怪石,深洞深谷,蜿蜒的山路。有“桃源十八景”之说。摄影/尹
十二年后,仿佛禅师已经去世。风雨飘摇的元朝也走到了尽头,各地起义不断,张士诚在高邮建立了大周政权。刚参加红巾军一年的朱元璋,到处跟着郭子兴。14年后,他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政权,这是一个。狮子林也迎来了自己的历史转折点。
自命不凡的甘龙,为何如此宠爱狮子林?
明朝6年,狮子林主持人邀请画家倪瓒制作《狮子林图》,一直不在画中的倪瓒竟然第一次在这幅画中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坐在中院的古佛,另一个是站在左边问梅大人的和尚,明显像极了大海。这样一来,林的名声大大提高,一度成为吴地文人写诗、画图、漫游的兴趣所在。
复式廊也是狮子林建筑的一大特色,主要位于秀竹亭东南、燕云塘至小方堂以东、真曲亭以北。摄影/尹
狮子独特的窗户景观。图1-3,摄影/李小祥;图4,摄影/丁家宜
明朝永乐年间,海亡后,寺内僧人四散,各处腐朽。经过四代方丈的苦心经营,这里只剩下一片枯木池和一片废墟,过去的一切都湮没在野烟野草的夕阳里。直到万历时期,僧人要求皇帝恢复狮子林为“神恩寺”,并以信仰建造佛寺、藏经阁和山门,形成了前寺后园的格局。
狮子的梅花。左图为古吴淞园梅花,右图为贝氏宗祠大殿前梅花。
。摄影/李小祥
清代,倪瓒的《狮子林图》传入宫中,甘龙在放不下,反复品评,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大小不一的章节。在第二次南巡时,他听说他认为已经被战争摧毁的狮子林还在,但康熙时期寺庙和花园是分开的。现在花园的部分被黄兴仁买下,改名为“花园相关”。
真的是“铁鞋都找不到突破的地方,也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拿到”。兴奋的甘龙特意带着倪瓒的画去了公园。时代变了,狮子林的规模扩大了很多。甘龙认为倪瓒的画只画了狮子林的一角,便命宫廷画师钱伟成制作《狮子林全景图》。
皇家亭子前的紫藤花。御碑阁位于正气阁东侧,呈长方形半阁,金字塔形屋顶。东西两侧与廊相连,北面有坐槛。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亭子的西墙嵌有一块乾隆诗碑。摄影/尹
相传倪瓒不仅作画,还参与了园林的规划。再加上明朝和黄兴仁的相继扩建,这个原本是寺庙园林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山水环绕,花木繁茂,乾隆在繁复的假山中迷了路,找不到出口。最后,不得不打电话给他的随行人员,把他“救”出来。
真有趣的亭子。亭子以宋代王禹偁的名字命名:“忘了机会,为过去想,真有趣。”(《北楼情》)诗,意为悟出山林真趣亭。摄影/苗克强
我更喜欢狮子林,因为我天性有趣。他一生六次游览狮子林,写了三块匾额,写了十首诗。时至今日,狮子林的“真趣阁”和“御碑阁”依然记录着当年的故事。
1771年,甘龙手一挥,命肃州织造部将狮子林建筑和山潭做一个热样(模型),送往京城,然后分别在长春园(今圆明园东侧)和承德避暑山庄建造,以便随时游玩。此后,三狮比赛成为中国南北园林的共同话题。
图1、2:2019年6月,狮林主题“一园南北三狮竞秀”联展在苏州展出。图3:2019年10月23日,狮子林主题“一园南北三狮竞秀”联展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开幕。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甘龙这么喜欢狮子林?
虽然狮子林的园林艺术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除了园林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黄轩,狮子林主人黄兴仁之子,1771年高中状元。这时,甘龙命令热样模仿狮子林。背后恐怕也有拉拢文人阶层、拉拢江南士族的意思。
避暑胜地的狮子林在文远。文远的狮子林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景观层次更丰富,突破了苏州狮子林空和地形的限制,在意境上更接近造园初衷。图形/蠕虫创意
无论如何,就园林而言,这种模仿活动不仅将园林艺术从南方带到了北方,也扩大了苏州园林的影响力。因为仿建筑一定要有与原型相似的元素、主题和意境,通过这些客观的方法,游客可以感受到熟悉的景观,但它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建筑呈现上有自己的独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狮子林无意中在南北园林艺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秋菊花展正在狮子林举行,这是狮子林深秋的一项特殊活动。图/视觉中国
狮子林为什么要开导建筑师贝聿铭?
清朝末年,狮子林再次被废弃。拥有狮子林170多年的黄氏家族,以10万银元的价格将花园卖给了上海市民政局长李忠宇。还没来得及修复,李钟郁就因反对袁世凯而被迫流亡日本。六年后,这个建于元代的花园终于见到了她的最后一个主人。
他就是北仁元,字润生。
宗祠,宗祠原本是最后一个主人贝氏家族的宗祠。摄影/徐念真
很多人误以为贝仁源是当代建筑师贝聿铭的祖父,其实他是贝聿铭的叔祖父。旁支少年贝仁源家境贫寒,靠宗族义庄供养维持生活。16岁时,他进入上海颜料行业当学徒。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他白手起家,逐渐成为上海有名的“颜料王”。
秋海棠花形门洞在九峰和知柏轩之间。摄影/陶媛
买下狮子林后,贝仁元花了8年时间和80万银元重建扩建了只有真正利益和帝王丰碑的狮子林。
清淤时挖出来的淤泥被北人园用石头包起来,堆成山,就是狮子森林公园西边的假山。西山北高南低。贝仁元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在北端建了一个人工瀑布,从山涧顶端到湖面落差9.1米。瀑布湍急的水流在岩石间五折而下,两岸绿树摇曳,周围亭台楼阁若隐若现。真的像是自然创作。这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是独一无二的。
西部花园。摄影/易志明
狮子山瀑布。摄影/沈建亚
北人苑修复了知柏轩、梅文亭、沃云室、李雪堂等古刹。在扩大的地区,增加了民族学校、祠堂和房屋。此外,赤水以西增加了胡鑫亭、九曲桥、什邡,赤水东北角增加了莲花亭、尖山楼。
暗香笼罩着楼上的老人。楼前有高大的银杏树。摄影/阙明芬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景观艺术家陈从周认为石舟是狮子林的败笔,因为园小园大,不适合。然而,小方亭北院北人园新添的“九狮峰”,因其多变的造型和气势恢宏,成为了狮子林的新景点。
什邡和亭子在湖中央,通往亭子的桥也是一景,叫“九曲桥”。摄影/易志明
华丽的花园很难简单,优雅的花园很难深邃。简省俗,深补淡,笔简意厚,画少苍劲,明而不俗,淡而有品位,是上品。恢复扩建的狮子林就是这样一个花园,一时闻名于世。
石芳小屋的景色。摄影/李小祥
建成后,贝仁源准备对外开放狮子林,但因战争爆发未能如愿。1953年,北仁元的孙子北张欢向政府赠送了狮子林,并捐赠了两套半红木家具。经过改造,狮子森林终于向公众开放。2000年,狮子森林被第2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狮子在蟹场的角落里吃腊梅。摄影/丁家宜
贝仁源未实现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曾说:不如以德传宗接代;与其把公共财产留给儿孙,不如把专属资产留给儿孙。这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也是整个贝氏家族能活15年的原因。
凸窗,海湾就是海湾的海湾,也是最初佛教写的月亮湾。摄影/王晔
与贝仁元同宗异源的贝安仔,参与了上海银行的创办,为中国近代金融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孙子都从事金融业务,他们被称为“金融家庭”。解放前夕,孔祥熙带着1.3亿美元逃之夭夭,但贝安仔的第三个儿子、央行行长贝祖义却没有动过任何公款。有“现代建筑最后一代大师”美誉的贝聿铭,是贝祖意的儿子。
年轻的贝聿铭与狮子林的合影。图/网络
从小常来狮子林游玩的贝聿铭先生曾说:“创意是人类匠心与自然的共同结晶,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来的。”由他设计并于2006年10月6日对外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足以证明这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狮子林旁边的苏州民俗博物馆,原本是贝氏家族宗祠的一部分。2017年,狮子林与博物馆达成共识,共同开馆。之后,该部分将返回狮子园,并由预计于2022年开业的狮子园进行翻新。
长廊光影。摄影/陶媛
亭子随着人们的意愿改变了,剩下的物品仍然由水向东流。佛教有句话:色是空,而空就是色。在过去的77年里,僧侣、文人、皇帝和商人对这座花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们也“像露水和电一样”,消失在历史中。在漫长的历史中,真与假、真与假的跌宕起伏,也在这个沧桑的花园里完成了轮回般的蜕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