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会在哪里(为什么青海省会位于西宁?)
关于全球人文和地理的每日文章
地球局-青海省省会西宁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443号
作者:冷叶寒星
制图:孙律/校对:猫斯图/编辑:白鸥
西宁,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因其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而享有“中国夏都”的美誉。处于汉文化圈边缘的西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也成为了汉、羌、鲜卑、藏、蒙、回等民族相互竞争的地方。
西宁艺校
这使得它的成长不仅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波澜壮阔,而且在战争和硝烟的掩护下残酷杀戮,在让马青山的笔走向世界的尽头中诗意盎然。但经历了历史变迁的西宁,从从化的外缘,是否已经成为西北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西宁。
西方最糟糕的
连山都是黑的。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湟水河谷。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河谷地区由于水土资源相对较好,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农业种植区。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湟水下游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喇家遗址的发现,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青藏高原上真的没有多少温暖的山谷。
拉萨和西宁各有一个。
西宁正好位于湟水河谷的核心地带:湟水(淅川)及其两条支流南川河和北川河在此交汇,冲击形成了流域内最大的西宁盆地。
从西宁往东,湟水河谷狭窄险要,乐都、民和等盆地可利用土地规模远小于西宁盆地,而小霞、老鸦峡等自然灾害阻挡了人类活动,因此西宁成为湟水盆地最宜居的地区。
从兰州向西
河西走廊通向新疆
湟水流域通向青藏
另外,在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就有这样一个海拔只有2200多米的盆地,成为了人们移居这里的理由。这些有利条件使西宁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逐渐成长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汉时期,西宁所在的湟水流域是羌族的重要聚居地。元朝第五年(前112年),西汉时这里建有西平亭和长宁亭。后汉朝时期,建立了县级行政区。东汉末年,西平县由金城县设立,是西平县统治西毒县的县,是西宁城最早的繁荣。
三国时期的凉州-西平县-"西宁"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张骞经西域后,丝绸之路东西贸易路线逐渐确立,而丝绸之路青海路则沿黄河、湟水河溯金城,至西宁,再沿河北北川经大同山、祁连山,再经边渡口进入河西走廊。西宁就这样与庞大的丝绸之路贸易通道相连。
丝路上的西宁
(可水平查看)
东晋十六国时期,湟水流域先后经历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397年,光头鲜卑创建的南梁曾以西平(西宁)为都城。如今,西宁城西的虎台是南梁建都西宁时的重要遗迹。
西部、北部和南部都很凉爽。
实际上,西北边境依靠几个核心绿洲。
短期分裂势力
之后,另一个鲜卑部落吐谷浑在青海东部再次崛起,成为隋唐初期的边境麻烦之一。
唐朝初年,唐朝统治贵州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十路之一的龙游路。湟水流域从最初的异乡逐渐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之一。
唐代龙游道面临吐谷浑、吐蕃的竞争。
山州位于深入青藏高原的前沿据点。
天汉青海路
第一个月在千里之外。
在羌、秃鲜卑、齐服鲜卑(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先后在青藏高原上发迹的西宁与汉族竞争后,开始进入历史舞台,对西宁和青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初,丝绸之路青海路延续时间较长,在汉藏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也形成了另一条穿越西宁的古唐范路。文公主沿着这条大道进藏,成就了一段汉藏和谐友好的佳话。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部署边防军反击叛乱。吐蕃趁机吞并河湟地区,甚至整个河西走廊都被其攻占。吐蕃统治下的西宁,因城周群山苍翠,被称为“绿唐城”。
吐蕃衰落后,为了抵御西夏的威胁,这里的藏族形成了部落联盟,最终形成了以色季罗为首的清唐政权。后来,宋军两次西征河湟,终于征服了清唐政权。崇宁三年(1104年),取“西平”之意,改鄯善州为西宁,故名西宁。宋朝短暂统治后,西宁先后易手于金和西夏。
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都在西夏手中。
在宋代“兰州—西宁”的突出部分
还是太脆弱?
明朝洪武年间,西宁府改为西宁卫,在西宁府原有酒城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座西宁卫城。此后,从嘉靖年间到万历初年,西宁卫城屡有修缮加固。
明朝中后期,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弱和边疆的萎缩,蒙古鞑靼部落来到青海湖沿岸游牧,明代在西藏兴起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此时得到了蒙古安丹汗的支持。
今天的塔尔寺,位于西宁南郊湟中县卢萨尔镇,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对整个格鲁派乃至藏传佛教都有很大的影响,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后来东游的达赖喇嘛在西宁停留
班禅额尔德尼将在塔尔寺举行护法活动。
图为塔尔寺全景。
陆六大庙
四个在南方,两个在北方。
清雍正元年(1723年),驻守青海的洛布藏丹津发动反清叛乱。面对青海动荡的局势,雍正帝命令年羹尧在西宁部署军队,反击叛乱。安史之乱平定后,在西宁设立“青海蒙古事务大臣”,简称“青海事务大臣”,奠定了今天青海省级行政区的雏形。
清代中前期,西宁发展迅速。到嘉庆年间,西宁府人口已超过70万。西宁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以及塔尔寺、尤宁寺、东克寺等寺庙和城市的贸易发展,为西宁的商业贸易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尤宁寺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江南地区农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洋货的倾销,西宁的商贸一度停滞不前。咸丰、同治年间,回回、撒拉族对西宁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回国”平叛运动中崛起的马辉嘉军阀,就这样走上了青海的历史舞台。今天西宁的马步芳府是民国时期曾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的回族军阀马步芳的私宅。
2016年,由于马步芳府的一些导游
马步芳在解说中的恭维
挑战大众的常识和情感底线
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
并摘得国家AAAA一级景区资格。
关青海金安在这里。
野桑村送这一生。
看高山草原凝重的群山,听古城辉煌的岁月,品醇香的青稞酒。不同年龄的年轻艺术家在这座高地城市留下了不同的叹息。
在这里,王将草原情歌改编成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诗人常尧的《边关:二十四灯》用文字在西宁搭起了一座通天塔。
西宁湟源唐嘎古城昌耀纪念馆
图为朱乃正在博物馆创作的昌耀诗词题字。
然而,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西宁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西北其他省会相比并不亮眼。西宁虽然享有青藏高原上最好的自然资源,但发展仍面临诸多地理限制,GDP常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二。
患难与共的西北兄弟
青藏高原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影响了西宁本身的发展条件,也大大降低了西宁经济腹地的价值。虽然拥有青藏高原上最好的光热资源,但西宁年平均气温仍然较低,无霜期短,冰冻期长,不仅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
寒冷的西宁
西宁辐射的青海省7个地州市中,有6个是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州。而且,以湟水河流域为核心的西宁市和海东市的GDP总量已经占到全省的67%。如果加上海西州的工业城市格尔木,全省的经济总量就会被瓜分。所谓的经济腹地实际上并不存在。
经济腹地海拔太高
空距离很近的甘肃省会兰州,在地理上就已经阻断了资源流向西宁。
交通通达性方面,兰州具有东南至关天水、东北至宁夏、西北至河西走廊、西至青海的四通走廊优势。
无论是丝绸之路青海路、唐蕃古道,还是现在的兰新客运专线,这些交通通道无一例外都要经过兰州到西宁。在西宁至成都铁路建成之前,从西宁到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路上,完全不可能避开兰州。
兰州是关键。
(可水平查看)
兰州在发展程度、时间空距离、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往往让大多数投资者找不到选择西宁而不是兰州的理由。
然而,西宁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并非一无是处,它在趋利避害中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城市建设和扩张方面,西宁盆地空之间的优势比兰州更明显。由于地形的限制,兰州只能异地新建区域进行城市扩张。西宁北川、南川、淅川的郊区还有很大的扩张空。现代西宁的发展方向将是结合多巴、南川、北川等县市区的发展,拓展城市用地,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一个是“一体成型”
一个是“十字架”
高原种植和精细加工也成为新的增长点。西宁在工业化差异化发展中力争弯道超车。目前,西宁重点发展的光伏光热、新材料、锂电池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国内外上市的西宁高原生物医药产品,已成为西宁产业的重要名片。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
图为东川工业园一角。
今天,无论是在莫家街闲逛品尝美食,还是在麒麟湾度假;无论是在塔尔寺翻经,还是从普宁明珠眺望远方,都能感受到今天的西宁早已摆脱了昔日边塞的压抑,正驶向新的彼岸。
过去,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商队行迹,将以火车行迹的形式再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热潮中,西宁将带青海迎来新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