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挪用公款10万判几年(挪用公款罪量刑)

挪用公款罪量刑(判处挪用公款一万年)

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公款,符合起诉标准的,可能以挪用公款罪追究责任。那么挪用公款罪该如何定罪量刑呢?

以下为北京市尚泉(深圳)律师事务所叶桂梅律师编制的贪污罪最新量刑标准。请参考。

2017年侵占罪量刑标准

根据最新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司法解释,挪用公款罪有以下量刑标准:

1.挪用公共资金归个人使用,从事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不返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一百万元以上的;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挪用公款不予退还,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

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事营利活动或者三个月以上不归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不返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二百万元以上的;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挪用公款不予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犯罪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依法从事公务的其他人员。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除外。

2.犯罪客体不同于犯罪客体。

挪用公款罪侵犯了主要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侵害的对象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公款和款物。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其侵害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与私法上的“不受法律禁止的自由”不同,刑法是以“罪刑法定”为原则的。因此,法源在刑事法律实践中非常重要。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一直是刑事法律实践中难以区分的两种犯罪。笔者在查阅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执业以来刑事辩护的实践经验,将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相关法律、司法解释、最高法、最高批复和会议纪要归纳如下,希望对刑事法律工作者有所帮助。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挪用资金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