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哪些地区的城乡差距比较大?)
图片:图片网
2020年的各种经济数据正在陆续发布。
除了“万亿俱乐部”的大规模扩张,这个问题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居民收入——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首要任务/最大挑战是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2.1%,与经济增长(2.3%)基本一致。
那么,经历了艰难的一年,当地居民的收入表现如何?“钱袋”有哪些新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程大爷对比了31个省份的居民收支情况。应该说,它呈现出与GDP排名完全不同的格局。让我们做个比较,看看你的排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京沪差距拉大,广东重庆站再上新台阶。
此前公布的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透露,上海2020年GDP预计达到3.9万亿元。在“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居民收入也迎来了飞跃——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的城市。
北京以69400元的分数排名第二,但与上海的差距已经从2019年的1686元扩大到2798元。浙江已过5万元门槛,继续位居全国第三。
“4万+”梯队和“3万+”梯队分别覆盖3省5省,数量与2019年持平。略有不同的是,广东和重庆都各自加紧成为梯队的新球员。
排名第五的江苏和排名第四的天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9年相差1000元,2020年更是少于500元。同时,山东以微弱优势超越辽宁,排名全国第八。
31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单位:元)来源:国家统计局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189元)的省份仍将只有9个,中西部省份无一纳入。
随着西藏、甘肃的推进,2020年有31个省份全面跨越2万大关,其中“2万+”梯队有20人,差异化弱,竞争激烈。
如果与GDP排名(2020年的最终排名没有出来,这里是2019年的排名作为参考)相比,颇有“洗牌”之感。比如经济总量排名第五的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排在全国第24位。
城乡居民收入比
浙江首次跌破2,西部省份过半未过线。
进一步细分“居民”,排名情况再次发生明显变化。
看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海、北京、浙江继续保持前三,天津被江苏、广东赶超至第六,福建、山东保持不变,湖南排名第九,内蒙古冲到第十,然后西藏、辽宁、重庆也站上了“4万+”的台阶。
全国13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超过4万元。其他省份已经达到3万元以上的水平,黑龙江垫底,为31115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以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为43834元作为参考,只有前七名省份“达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上海以3.4911亿元继续排名第一,浙江超过北京排名第二,天津、江苏、广东、福建排名第四、第七,收入水平均在2万元以上。
同时,参照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山东、辽宁排名第八、第九也在基线之上。换句话说,9个省“达标”。
而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四省农村居民收入不足1.3万元。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7个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已过线,9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已过线(单位: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乡差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的基本情况是,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比上年的2.64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宁夏、西藏、陕西、青海、云南、贵州、甘肃7个西部省份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而天津、黑龙江、浙江的情况较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降至2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城乡居民收入比不足2,这是1993年以来的首次。
为什么要关注城乡差距?这是另一组数据供你参考-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和上海的差距从去年的1686元增加到2798元。事实上,2019年北京和上海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越过7万元的高线,北京以234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上海。但在整体排名中,上海为什么能战胜北京?除了信息资源在城市居民收入中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也贡献很大。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值得关注。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普遍较高,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为60.60%)。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芳多次强调,居民收入增长要与GDP增长同步,而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新型城镇化。
*当地统计公报未注明是否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对应的城乡常住人口。
为了让更多在城镇稳定生活和工作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成员,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西部城市消费排名较高,19个省份农村消费未过线。
继续看消费支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
城乡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实际下降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实际下降0.1%。
分省份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前十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山东、湖南、重庆;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前十名分别是:上海、浙江、北京、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安徽、湖南、四川。
总的来说,居民收入排名前七的省份,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消费支出上的排序都是一致的。更多的省份表现出一种“错位”。
图中标注数据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单位: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山东为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排名第八,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排名第十六。
相反,在安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居全国第8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较低,居第23位。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排名较收入有明显提升。除重庆(第10名)外,四川、西藏、甘肃、云南、青海分列第11、12、14、15、16位。同时,四川和重庆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也超过1.4万元,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11位。
但与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相比,19个省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未超过平均线,23个省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未超过平均线。
在各大厂商瞄准下沉市场,地方政府希望挖掘消费潜力的今天,值得深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