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古罗马人有多恶心(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古罗马人有多恶心)

本文为历史博物馆专栏邀请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历史博物馆立场无关。

罗马由奥古斯都建立,由五位圣贤和国王统治,并在第三世纪的危机灾难中幸存下来。之后,四位皇帝统治徐图,并改革了国家。然而,东西方二分法的趋势仍然不可避免。自从霍诺留在中国后,西方帝国的衰落似乎已成定局:哥特铁蹄横行亚平宁,突破永恒之城;汪达尔利之刃越过地中海,直奔帝国的粮仓——千年文明的辉煌与荣耀似乎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角湾附近欣欣向荣的新罗马。

今天,我将用九张地图向大家展示从古罗马皇帝统一到西方帝国分裂的九个过程片段。我们来看看罗马从地中海霸权的鼎盛时期到四分五裂、不断争议的蛮族王国的演变,以及西欧从罗马统治下的一盘棋到人们心目中黑暗的中世纪的演变。它的命运绘制了怎样的曲线?

[1]公元235年——在起义军士兵的欢呼声中,皇帝亚历山大·西弗勒斯跌入血泊。与他一起的,不仅有塞维利亚王朝最后的希望,还有自奥古斯都时代以来一直稳定运行的公国传统。这一年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但与此同时,新世界的大门并没有打开——远非如此,这一代迷茫的罗马人所能看到的,只是无尽黑暗中微弱的闪光。三世纪的危机潘多拉魔盒在这一年被打开,但它所释放的恶魔绝不是显而易见的内忧外患——远不止于此,这一代流浪的罗马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大变革时代特有的风暴。

公元235年的罗马帝国;仅从疆域来看,尚处于巅峰。然而,各种期待已久的危机即将密集爆发,将帝国拖入长达50年的动荡之中。

[2]公元271年——一代人的岁月不知不觉地消失在历史的深渊中,但危机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崩溃”“灭亡”,这些久未浮出水面的可怕野兽正在黑暗中磨刀霍霍,仿佛准备在日渐消瘦的罗马身躯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一年,战争的号角从高卢吹向叙利亚,但这个被鲜血浸透的帝国却不再统一。全副武装的将领支持军队的自尊,称霸一方;野心勃勃的女王起义并进攻这座城市——罗马分裂了。

如果再给历史一次解读的机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庞大的罗马帝国会在公元三世纪崩溃,陷入无休止的内乱,将整个地中海世界拖入燃烧的地狱。然而,这并没有发生,因为今年,坐在罗马王座上的人被称为奥雷连诺。出身普通的伊利里亚皇帝,将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将帝国从浪潮中拯救出来,用钢铁般的意志将支离破碎的领土恢复到统一,并以“恢复原状者奥比斯”的名义传给后代。

公元271年的罗马帝国;西高卢帝国和东帕米拉帝国已经各走各的路,庞大的帝国随时都面临分崩离析的命运。然而,此时坐在宝座上的人——奥雷连诺,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3]公元293年达到三四世纪之交的罗马帝国,与公元前400年前刚刚进入最后一个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些曾经是国力源泉的政策、组织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古代文明的负担感强烈在空之前,人们感到迷茫和恍惚,人们渴望安定与和平,但又充满了摆脱眼前一切、进入美好新时代的向往。总之,这是一个空变革之声满天飞的时代,是一个古老文明命运转型的前夜。这一年,戴克里先皇帝面对历史对帝国的考验,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四皇统治。

戴克里先也是普通出身,对系统设计的执念不及普通人。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同事们的努力,帝国将以全新的面貌重回正轨。不得不说戴克里先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但他对制度设计的信任最终还是失望了——四皇之治没能实现戴克里先梦想中的选拔人才、任用能力的精英政治,却成就了另一个霸主——君士坦丁。

293年拥有公共信息资源的罗马帝国;戴克里先于286年开始实行两帝统治,293年正式实行四帝统治。东西方帝国各任命一位副皇帝,副皇帝叫奥古斯都和凯撒。

[4]公元324年——“你会以此取胜”(),无论是传说还是现实,君士坦丁经过十几年的战斗,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四皇统治的废墟中走了出来,三十多年后再次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唯一主人。和他一起,在迫害和压迫中挣扎了三百年的是基督教。从那时起,木星和众神将变得越来越被忽视,许多属于古典世界的信息资源的在线记忆将继续被这颗新星带来的浪潮所击败,直到它们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同年,在金角湾湛蓝海水的映照下,一座七山新城拔地而起,将成为帝国的新都,传承古罗马过去、现在、未来的荣耀与梦想。当时人们称之为“新罗马”,但后人以其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为“君士坦丁堡”。

公元324年的罗马帝国;经过十几年的战斗,君士坦丁在这一年打败了东方皇帝李思尼,成为戴克里先之后第一个统治罗马帝国全境的皇帝。

[5]公元378年——王冠掉在地上,血溅战场。8月,从君士坦丁堡到雅典,夏风遍地都是血腥味,哥特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正式登上了罗马的舞台。从这一刻开始,《不期而遇》将永远跟随哥特人鬼魅般的脚步,一起见证一场惊艳的演出——他们的舞台就是整个帝国,他们将诠释帝国的未来。站在阿德里亚诺城堡门口俯瞰战线的罗马人可能做梦也没想到,32年后,这群“野蛮人”及其后代会用铁蹄敲开永恒之城的大门,烧毁这座古老帝都几个世纪以来辉煌的。

公元378年的罗马帝国;在4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罗马帝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这并不意味着罗马在这个时候被分为两个国家——相反,这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理手段时找到的解决方案。

[6]公元395年——这是被无数教科书定义为“罗马帝国的东方和西方”的一年,但当回到历史现场时,临终前度过一生的狄奥多·Xi,绝不会想到在他之后的东西方帝国不会统一,也绝不会想到仅仅80年后,西方帝国会像被秋风吹走的落叶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黄沙中。的确,生活在这一年的罗马人不再面对统治世界的世界帝国,但他们仍然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存在,也是所有文明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此时的罗马人或许已经不再有天下无敌的霸气,但他们依然珍惜身为罗马人的荣耀和骄傲。

米兰的正厅还在歌舞升平,奈苏的市场还在拥挤,纳邦的港口还停满了船只——住在幻影里的人看不到的是,阿伯丁倒塌的城墙已经长满了青苔,伦敦废弃的公共浴池正在被大自然慢慢侵蚀,北高卢四通八达的大道正在成为野蛮人的牧场。危机始终萦绕在罗马人的枕边,警惕、谨慎和坚持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一次又一次地复兴;可惜的是,此时坐在米兰和君士坦丁堡的两位年轻皇帝似乎并没有这些解决困难的钥匙。

公元395年的罗马帝国;自从罗马帝国在这一年被迪奥多·韦斯特的两个儿子瓜分后,就没有再统一过。

[7]公元429年——长期居住在皇宫的皇帝仍然是同一个皇帝,但他的帝国不再是那个帝国。短短二十年间,曾经富饶的西帝国各省在蛮族的刀剑和蹄子的蹂躏下,一个个陷入了毁灭的深渊——不,此时的蛮族不再是五十年前跨过多瑙河的哥特人那样对帝国充满未知的恐惧和渴望的陌生人;经过几十年的游戏,现在他们不再是帝国之外的不速之客,而是一个深深嵌入帝国的新机关。

当冲锋的号角再次吹响,当锋利的刀刃反射的阳光撕开最后一缕晨雾,谁是罗马人,谁是野蛮人?拉文纳的西罗马朝廷不愿意回答这样奇怪的问题——因为就在这一年,一群在欧洲大陆屡败的汪达尔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带着杀气扑向西帝国的粮食命脉北非。400多年后,“骰子又被扔下来了”,但这一次扔骰子的不是罗马人。

公元429年的罗马帝国;此时的西帝国已经失去了对大片领土的直接控制,西哥特人在阿基坦扎下了根,开始一步步扩张,而被西哥特人打败的汪达尔人则选择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北非这个罗马人的粮仓和命运。

[8]公元455年——伴随着两把利剑的声音空气,瓦伦丁三世带着狄奥多西王朝摇摇欲坠的西方帝国的最后追求和理想走进了历史,把永恒之城罗马留给古典世界的最后荣耀留给了他。三个月后,盖塞里克领导的汪达尔军队突袭了千年古都,洗劫和破坏了近两周。宏伟的宫殿和寺庙被烟雾和火焰吞噬,一排排的建筑和公寓被哭声和绝望淹没。

汪达尔人带来的灾难是如此彻底,以至于我们至今还在用“破坏”来表达“故意破坏文物”的破坏行为。所有这一切,蜷缩在拉文纳的水坑和沼泽里,西罗马宫廷看到了,但无能为力。不到一百年前,罗马人的旗帜高高挂在帕提亚帝国的首都空,罗马人的战车也把黑森林里的德国人吓坏了。然而,此时此刻,帝国只是在到处的危险中寻找机会,在最后一堵可以依靠的破墙下,收缩着已经遍体鳞伤的四肢,无助地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一步步逼近的熊熊烈火。

公元455年的罗马帝国;瓦伦丁三世的突然遇刺,让西方帝国陷入了一片动荡,也让拉文纳的外交形势异常严峻。从绝对军事实力、税收和粮食产量来看,此时的西方帝国几乎是无望的。

[9]公元476年——“始于罗慕路斯,终于罗慕路斯”,只是后人的一点感伤之情。当强大的将军奥多亚塞将第16位傀儡皇帝罗穆卢斯·奥古斯都赶下皇位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山川变色和国难。不是天塌地塌,干坤扭;甚至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夕阳和日薄西山的帝国——我们看到的,就像是深秋枯黄树梢上北风吹落的最后一片落叶,就像是暴风雨天气里浸透的最后一片泥土——与千年后新罗马史诗般的大结局相比,西罗马的死亡似乎让人丝毫不觉得痛苦,仿佛一切都是很久以前就注定要发生的,仿佛我们只是在见证一个孤独的身影走进坟墓。

公元476年的罗马帝国;罗慕路斯被迫退位后,被废黜的前皇帝内波斯继续在达尔马提亚行使他作为西帝国皇帝的权力。位于北高卢的苏尔松,在公元486年被法兰克人征服之前,一直被仍忠于罗马的西阿格里斯统治。

版权声明:

[2]第一幅是美国画家托马斯·科尔《帝国的历程》系列的第五幅《荒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留言并给予奖励。

(๑> 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