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火山(潞河第一名山)
火山口不是陆地河流中最高的山,连前十都没有列出。乍一看,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与潞河的其他山没有什么不同。
那么,为什么要说火山口是潞河第一名山呢?
先来看看火山的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和田镇东北部,陆河县城郊,主峰海拔763.4米。陆河县八个镇中至少有六个能看到火山破火山口。除了火山峰,潞河没有这样的山,这么多乡镇都可以直接看到。沿着火山山麓,有许多星星点点的村庄。除了和田镇所属的村庄,还有一些村庄属于洛溪镇和水春镇。
所以火山口是潞河第一名山,主要是因为它位于潞河县的郊区,相对平易近人,容易让人靠近。而且,这座山在陆河县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和田镇是陆河县,相对位于陆河县的中心,火山张是和田镇最高的山脉之一。事实上,在县城旁边很少能看到这么高的山。
说到火山口,有些外地的朋友可能会认为是火山。其实不然!这座火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看起来像燃烧的火焰,所以被称为“火山”。它是以山的类型命名的,而不是说山是火山。资料显示,该火山位于陆河县中部,山脉横贯东北,面向猪麻山(海拔780米),全长15公里,由十几座小山峰组成。因为山的形状像“火”字,所以得名。
火山口因其独特的山型和强烈的辨识度,被视为陆河县的标志。事实上,火山口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即“距离不同”。比如县城内的岳西村、内东村、河北村、镇口村,火山山型优雅最美。环顾东坑镇、水唇镇,火山山型险峻锋利,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展现出另一种美;而在洛溪镇,火山口的山体类型是不同的。
火山口可以说是一座石山。这座山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山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山上有仙迹、方石、鹰石、狮石、虎坪、狮颈坑等名石,造型奇特,栩栩如生。山背有一个天然石洞,长30多米。山顶是一块巨大的石头。特别是在陆河县,山顶有一块巨大的巨石,长100多米,宽100多米。因为每次大雨过后,石头上的雨水都会反射光线,山看起来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石头是白色的,在山顶下。它的形状像一颗大牙齿,所以被山下的人们称为“白牙”。
历史上,火山口的原名是许张弓、许张山或一座山峰,但火山口的名字直到1949年以后才出现。此外,1949年以前,火山脚下县城的宝山村、河北村等罗姓村落统称为徐山峡,1949年以后的土改时期才改名为霍山峡,此后才有宝山、河北等地名。火山县城大小村庄约有20个,大部分是罗秀文的后裔,罗秀文创建于明初,以山下石河镇村为基础。很多从这一带走出去的华侨和台湾同胞,也用祖先描述的文字写下了“徐山霞”。
说起火山破火山口,早在明代就是潞河(主要是海丰县吉康都)的名山。当时,和田镇、洛溪镇和水唇镇没有区别...这个地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明末,来自潞河县洛溪的广东文化名人叶维扬(叶长子)被命名为“徐山”,取自家乡著名的山峰。时至今日,在许多史书和记载中,仍有许多叶旭山与当时的屈大均、陈公寅、陈子盛等岭南文化名人和谐相处的诗词。
《冯路县志》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记载:“许,伊以北九十里(作者注:县),明贼先清其巢,设兵守之后大征,即今和田大营。”也就是说,这座火山当时叫许张弓,明代粤东名山教头蓝一清的巢穴就曾经坐落在这座山上。后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初期,朝廷派兵镇压,再派军队在此守护,也就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和田大营。营地地址现在在陆河县禾田镇宝山营盘村,就在火山脚下。
此外,据清代同治九年、十年(1870-1871年)广东土货(又称广东土制)记载,猪马掌位于陆丰县(东海)东北110里(55公里),南有须山掌,两山有和田洪水(作者注:洪水为基层)。可以看出,在清朝,这座山被称为许,或者可能是山张。
为什么火焰山原名张旭张弓或张山?根据罗的祖先在火山下的传说,这里以前住着名叫许的人,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叫做许或。目前,陆河人的书面语言中已经有关于徐山峰的文字,但口头语言一般称为火山口。
火山口一直是六合山的代表。这座山自古流传着无数的传说和典故。20世纪80年代末,在克拉苏火山主峰上建成了覆盖粤东的广播电视微波中继站,峰顶矗立着近百米的铁塔,为克拉苏火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此修建的盘山公路逐渐成为人们登山的主要道路。潞河县建立初期,谢飞同志曾经爬上过火山。他可能是自古以来爬上火山的最著名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火山口是省级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优美。1994年,霍山掌森林公园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因为地处陆河县郊区,火山穹丘是人们观赏日新月异的陆河县的最佳场所。一年四季,尤其是每年中秋到重阳期间,很多潞河人甚至外国人都会到火山峰顶观光。站在山顶上,远眺,视野十分广阔。山下是潞河人的母亲河——漯河,甚至还有潞河县和许多潞河镇村的全貌。
古人云:“山不高,仙有名。”火山上有一座庙,名叫龙飞庙,据说几百年前就有了,据说效果很好。近年来,该寺不断改建扩建,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都会吸引无数好男人好女人烧香许愿,香火很旺。
数百年来,潞河人对火山口的感情溢于言表。旧社会,一些鲁河人迁徙到其他地方(东南亚、台湾省等)。),而且一年到头到处游荡。当他想念家乡时,他会说:“没有看到火山,我就吃不下饭。”来表达我的乡愁。由此可见,火山在潞河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有多少潞河人没有听关于这座山的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