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导游词(普宁寺简介)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僧人聚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公布的第一批4A级景区,现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佛像,千手万眼的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普宁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僧人聚集,香火旺盛,整体高度27.21米。是千手千眼的金漆木雕菩萨。整体维护后,更具宗教和艺术魅力,文化艺术价值世界第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公布的第一批4A级风景名胜区,现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佛像,千手万眼的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期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座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分是中式风格,具有汉族传统佛寺的特点;后半部分是藏语,仿照藏族桑园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组合相当完美。
普思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寺庙占地3.3万平方米,有29个大厅、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帝佛结合不仅有宏伟皇家寺庙的宏伟规模,更是佛教圣地“曼陀罗佛教世界的中心”。寺庙整体布局严谨,分为前后两部分,以正殿为界。第一部分是传统的汉庙七殿布局(即庙。七大殿一般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心,钟楼、鼓楼、东西侧殿对称而建。后半部分是仿西藏萨摩耶寺建造的藏式曼陀罗,主体建筑大乘阁内供奉着千手千眼的千手观音菩萨。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普思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的烈河上。因寺内有金漆雕佛,民间称大佛寺。普思寺地理位置适中,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它是外八庙的宗教活动中心。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军军平定了蒙古准噶尔地区的太极达瓦其叛乱。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清政府在西藏以萨摩耶神庙的形式建造了这座寺庙。普宁寺的修建和命名表明,清政府希望世界永远和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宁”使天下太平。
普宁寺总体布局呈深对称格局,有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普思寺的建筑风格明显分为两部分。前部采用“伽蓝七章”的布局,后部采用“曼陀罗”的布局。
大乘阁是普宁寺建筑的热潮,总高39米,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一座,占第三位。亭子里供奉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音。观音高22.28米,腰围15米,重约210吨,用木近120立方米,造型优美,玉树临风,堪称世界艺术林中的杰作。(狮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