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建党节的由来及历史背景故事(建党节的由来)

建党节的由来(建党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故事)

聚会节的由来约50个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酷统治下,只是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活动的环境。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纪念党的诞生。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5月提出,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7.1建党节由来和历史故事

生于红船上(1919-1927)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的建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把中国工人运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中国掀起了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为反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内的先进人物一起,在北伐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反叛和陈独秀在共产党内投降主义的错误,革命失败了。

在斗争中成长(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高举革命旗帜,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积累经验,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动员农村广大农民,建立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多次战胜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根据地有一派生机勃勃的革命景象。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首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号召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王明在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又使党遭受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一次战略转移——长征。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反复胜利和失败教育了党。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常坚强的毅力战胜了敌人的围攻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在上积极推动Xi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做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